本页主题: 上海话中的外来语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樱樱yoyo
级别: 光明使者


精华: 13
发帖: 2561
威望: 448 点
金钱: 89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35(小时)
注册时间:2004-07-22
最后登录:2006-10-08

 上海话中的外来语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交往,本民族语言往往要从别的民族语言词汇里借用一些外来语,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词汇,汉语普通话如此,方言也是如此。
上海以前被称为“十里洋场”,洋人云集,因此上海话中的外来语也比较丰富。
我小时候(50年代)在上一辈的嘴里,经常能听到“拉司卡”、“毕的生司”、“麦克麦克”这样的口语。 “拉司卡”是英语last car的音译,原意为“最后一张牌”,但上海人只取其“最后”的意思,如说“拉司卡一块洋钿”、“只剩拉司卡一个人”等。
“毕的生司”是英语empty cents的音译,empty是“空”的意思,cent是“分币”,上海人用它来表达“身无分文”,如说“袋袋里毕的生司”。这个词也有人写作“瘪的生司”,“瘪”字比“毕”来得更为生动传神。
“麦克”来自于英语much,用来形容钱多,用于重叠式,如《金陵春梦》第一集第二十二回:“革命成功,我既不能大吃大喝,狂嫖滥赌,又不能麦克麦克,成为财主。”如果说前面所提到的外来语都带有洋泾浜英语的痕迹,那么“麦克”这个词的发音则纯粹属于误读了。
  以上这些历史悠久的外来语,如今在口语中已基本消失,不过偶尔还会出现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如程乃珊《银行家》:“餐厅前煞住,早有戴白手套的仆欧上来打招呼开车门。”“仆欧”(英语boy)指旅馆、饭店里的男服务员。
“司伯灵锁”(英语spring,弹簧锁)、“扑落”(英语plug,插头)、“水汀”(英语steam,暖气)、“水门汀”(英语cement,水泥或混凝土)、“派克大衣”(英语parka,风雪大衣)等外来词,对老三届这一代来说可谓耳熟能详,说了好几十年,至今也不易改口。
还有一个 “派司”,来自于英语pass,意思比较多,可以当名词指证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是资方代理人,别说选不上工会,连工会的红派司也领不到的。”)也可以当动词表示“通过考试”、“不叫牌”、“传球”等意思。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球场上就常能听到“派司弥”、“球派过来”之类的叫喊声。“派司弥”即“(将球)传给我”(“弥”即英语me,这个音译字是我杜撰的,因未见书证,权且以同音字代替),而“派司”被简缩成“派”,则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首创。这个“派”生命力还很强,如今的学生照样这么说。
Posted: 2004-08-03 16:02 | [楼 主]
樱樱yoyo
级别: 光明使者


精华: 13
发帖: 2561
威望: 448 点
金钱: 89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35(小时)
注册时间:2004-07-22
最后登录:2006-10-08

 

Quote:
247jj: Re:上海话中的外来语
楼主你能说几个无法翻译成普通话的上海话词语?或者是很少翻译成普通话的词语?

我来举例:

刮三、on3、腻腥八啦、一塌刮子、十塌嘻嘻、十头狗脑、老乱、夯八锒铛、错起、接滚、哪能、狠三狠四、5斤后6斤、吃生活、死不灵笨、刚度、作死啊、老作额、伐接领子、令伐清


Quote:
樱樱~: Re:上海话中的外来语
要西了~
别古个的有几饿老好刚饿呀!~
大多都已经可以翻译成普通话~
或者说意思大家可以理解嘛!~
有几个说不太清~

比如 [quote]刮三、on3
很多都可以形容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Quote:
腻腥八啦
恶心死了~
Quote:
一塌刮子
一共
Quote:
老乱
好象是老绿好伐?~恩~就是拽嘛~
Quote:
错起
讨厌~
Quote:
接滚
厉害~
Quote:
哪能
怎么样~
Quote:
十头狗脑
作贼一样的感觉~
Quote:
夯八锒铛
做事情不麻利~
Quote:
狠三狠四
和老绿差不多吧~老三老四一样的~
Quote:
5斤后6斤
就是说很凶的样子嘛`
Quote:
吃生活
打~
啊拉窝窝么拧娘无切桑或饿~
Quote:
刚度
傻子之类的~
Quote:
作死啊
犯贱~ps是,做西呀~
Quote:
老作额

那种作啊?~是作孽还是形容小姑娘作?~
Quote:
伐接领子、令伐清

上次给我同桌解释了半天的~
活领子……
恩...
比如我说一句话~
你不明白我意思~
这个很难讲清楚的~
要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quote]
Posted: 2004-08-03 16:17 | 1 楼
7788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3
威望: 6 点
金钱: 13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4-08-03
最后登录:2006-01-16

 

偶也没听懂!
Posted: 2004-08-03 16:19 | 2 楼
樱樱yoyo
级别: 光明使者


精华: 13
发帖: 2561
威望: 448 点
金钱: 89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35(小时)
注册时间:2004-07-22
最后登录:2006-10-08

 

找到了~嘿嘿~~

“洋泾浜”闲话

  “洋泾浜”,在上海原来有两条,东洋泾浜在浦东,西洋泾浜就是今朝的延安东路。洋泾浜原来是条界河,其北面原属于英租界,南面原属于法租界。旧社会有不少人在这里用生硬的外语跟外国人做生意,因此留下“洋泾浜”一词。


  现在上海话当中仍有不少这样的词汇。比如:“水门汀”指水泥,来自cement;“插扑”指插头,来自plug;“盎赛货”指蹩脚货,来自on sale;“腔势”来自chance,并引申出“混腔势(浑水摸鱼)”“看腔势(看苗头)”等等。

  另外,还有不少进入了普通话,比如:“派司”——pass,“雪茄”——cigar,“白脱”——butter,这几个词上海话读音于原单词相当接近,还有“啤酒”——beer,“唐纳德”——Donald,“派克”——park等等。

  现在较少使用的有“德律风”——telephone电话,“老克勒”来自color,指追求多采生活的一族。

  洋泾浜外语的出现固然和大量洋人涌入有关。当时中国沿海一带,到处有洋人活动,比如北京的使馆区,香港更是英殖民地,为什么洋泾浜外语仅仅出现在江浙沿海的上海呢?另外还有个因素,这就是方言特点。中国唯有吴方言有全套的浊音和短音,北方话既缺浊音也无短音,广东话有短音,但缺浊音,并且有“n、l”不分,“h、f”不分,“j、q、x”跟“z、c、s”不分的特点。而且上海话单音素有50个以上,且几乎每个都在常见外语中得到使用;普通话仅32个,包括哪门外语也不用的翘舌音;粤语不足33个。因此常见的外语中,吴语对得上号的音素常比普通话、粤语等普遍多一倍。北方人说外语时常常将不送气清音(普通话的b,d,g)当作浊音,也不分长短音,这种说话方式外国人是不会明白的。

  最近,有人提出香港的外来词译音与大陆的普通话译音相差较大。我个人认为,为外来词译音,还是应该按照吴语为妥,当年河南籍的唐玄奘就是选用吴音译注佛经的,因唯吴音才能译音准确。用普通话、广东话为外来词译音常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译音也多不准确。比如:英语'VCD'三字母,相当上海话“微西地/visidi/”,北京人多读为普通话的“微西地/wei?iti/”,三个字母都没读对。
Posted: 2004-08-03 16:26 | 3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不错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4-08-03 22:04 | 4 楼
樱樱yoyo
级别: 光明使者


精华: 13
发帖: 2561
威望: 448 点
金钱: 89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35(小时)
注册时间:2004-07-22
最后登录:2006-10-08

 

要我一直说普通话我要死的……
Posted: 2004-08-29 19:38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