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 --]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  Pages: ( 3 total )

读书郎 2004-04-02 21:27
  书里大量的篇幅在谈论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比如爱情、生命、自然、战争以及新老社会现象比如同性恋、娼妓等问题,其实,你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有关文化、艺术、社会问题的杂文集独立看待。而作者独特的视角,深刻的见识,犀利的文风,轻松坦率的风格,一定能使你同样敞开心扉,做一次精神的放流。

                  苏三 著



读书郎 2004-04-02 21:29
加鲜榨姜汁的可乐(代序)



  苏三,是我的朋友。西方文学的科班出身,好读书,很感性的一个人。后来不知为何沾染上嗜读历史、哲学的“怪癖”,动辄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和人较真、叫阵。几年前就开始出书,都是那种表面感性,骨子里藏着哲理挺深沉甚至很尖酸刻薄的东西。我曾说,真个是纯粹的芥末面,可以成为一些人的至爱,但永远不能像可口可乐那样老少咸宜。

  最近,她告诉我,写了些“可口可乐”的东西,我不信,要来一看,果然。


  就是这本《我为碟狂》。

  这次说的是电影,最大众的文化或者说是娱乐。

  不是美国人每周两次坐电影院看的电影,那玩意太劳神,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之类的必要条件。是满街满巷的音像店甚至是地摊上的VCD、DVD。谈论的片子虽然说不了是唾手可得,但也绝没有鲁迅《药》中蟋蟀的原配做药引子那样市面上难得的东西。给你的都是一个普通观众可以达到的最真实的接触面。

  书名前没有限定词,比如:“中国”、“外国”、“经典”、“情色”、“爱情”或“奥斯卡”之类,也不想做强制的分类。就像老百姓吃菜一样,随着季节和心情,想要什么就是什么,顺其自然。怕的是总吃一种东西伤了胃口,也怕因为望文生义错过了好东西。

  作者的立场是超级影迷的定位。用质朴、纯粹、坦率甚至是童言无忌的话语做着介绍、评价和欣赏。

  因为不是道学家,她会真诚地告诉你哪部电影里的哪个演员真的很性感;

  因为不是专业电影人,她不必严肃、深沉、全面、技术,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地说着最鲜活而真切的感受;

  因为不是职业评论家,没有必要假装客观、理性、公正,说些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糊涂话。她说导演,说演员,尖刻但确实是切中要害;

  她不靠这行吃饭,没有刻意追求规整、前卫和大而无当的唯美倾向的动力。贴近大众的亲近平易始自天性。

  书是写给谁看的呢?我看有几类:

  写给其他影迷们的。已经看过的电影,听听别人的感受,也许,有会心一笑?

  写给不大看电影人们的。因为它给你打开了另外一个曾经被你忽视的精彩世界,也许,你会考虑赶紧到音像店里补上这一课;

  写给专业电影人的。这里有当今普通观众对电影最真切的感受和期待。毕竟,忽视了他们,就忽视了中国电影的走向;

  写给打算从事电影事业人们的。据说张艺谋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第五代导演之所以厉害,而且人才辈出,很大程度上赖仗当年看了大量的片子。而许多知名演员在谈到成长的历程时,除了要感谢导演,也都提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这本书在浩如烟海的电影世界里可能能帮你理出一点线索来。

  这本书也是写给不怎么看电影,也不打算看电影人的。因为说电影只是个借口,他们谈论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比如爱情、生命、自然、战争。其实,你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有关文化、艺术、社会问题的杂文集独立看待。

  这么说吧,所有文化着的人和想要文化起来的人们都可以成为它的读者。

  对想看电影的,它能勾引得你恨不得马上得到正在读的那个片子;对没有此好的人,只读这本书也不会觉得有太多的不完整和遗憾。这,就是苏三的本事。

  与一般的“淘片”书相比,《我为碟狂》有几个明显的不同:

  第一,书里有个无时无地不在的“我”,随时都在大放厥词。比如在谈到爱情时她说:“爱情是一种疼痛,是一种你终生愿意追求的痒痛……爱不是数学公式,爱不能原样固封于玻璃瓶。爱是乱的,爱有交叉,爱是不讲原则,爱没有道德可言。爱中最宝贵的品质并非是忠诚。爱一旦被忠诚防腐处理,爱还是爱吗?”接着提出:“社会人开始一次新的爱情时,你怎么清仓,你怎样保鲜,你怎样对世俗的忠诚示以不屑,怎样让爱一直保持它野性的本能?”(见本书《卡门》一文)这些话有时真的要让你放下手中的书沉思一会儿呢!与之相平衡,书里又有另外两个经常出现的人物:“老公”和“儿子”,他们既是物理意义上的老公和儿子,又是通俗、市场、大众和少儿等倾向的代表符号。如果你在“我”这儿找不到共鸣,可能会被“老公”和“儿子”引为知己。前提是一个不太差劲的片子。

  第二,作者从来都不肯完整从容地叙述一部电影的故事梗概。她的理由是: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悬念”,在你想要充分享受一份精神大餐的时候,有人却把所有的菜肴都替你咀嚼了一遍,一定是件挺败兴甚至是恶心的事。有些这类的书把故事叙述给你,甚至连细节都不放过,其实是在糟践好东西,劳神费力不讨好。

  第三,作者不仅告诉你哪些片子好看,同时也告诉你哪些不好看,为的是避开烂片节省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其实,有时候知道“不好看”比知道“好看”更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甚至经常告诉你一些片子的物理状态,比如配音、字幕、音响效果什么的。当然并非片片如此,只随必要而定。

  第四,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作者对每部片子的评价,扫一眼高挂在篇首左上方的“心情指数”即可。自然“晴天”是好的,“阴天”就差些了。当然,那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好恶,不一定能够代表你。所以,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在文章的篇尾给您设置了“指数分析”一栏,您在看完片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评判涂写。也是为了日后查索回顾方便。

  第五,全书的结尾有一个片名索引,为方便淘片时快速检索的需要。

  这就是苏三奉献给大家的“可乐”,是不是有点怪味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像是加了鲜榨姜汁热过的可乐?

  苏三一听这话笑了:那就对了,有点辣,比一味的甜可要强得多!况且还能治感冒,借机医疗一下文化匮乏造成的“内虚”、“风寒”有什么不好?得你这一评价,真真正合我意。

  她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还自以为是,并且一贯如此。

  傅秋爽  

读书郎 2004-04-02 21:30
目录



  《印度往事》1

  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

  《晚 娘》3


  《晚娘》挺艺术的,别以为是一般的色情片。

  《红磨房》(法国版) 5

  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

  《莫莉的世界》7

  全片的主题是理解智障,爱护残疾人。

  《烈火焚城》8

  这是一部丑化战争的影片。

  《摇啊摇,摇到外婆家》9

  一个电影选题的出奇制胜我认为比什么都重要,除非你就是要在某个主题上过瘾。

  《间接伤害》10

  据说这部电影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理由是它充满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

  《一夜情未了》12

  原以为是情感片,没想到却是侦探片。

  《海 滩》13

  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在表面。

  《征战岁月》15

  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

  《哈特的战争》 17

  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

  《荒岛余生》19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

  《变 人》21

  一部美国科幻片。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主演。

  《烈火金刚》23

  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

  《阿甘正传》25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

  《魔鬼特训队》27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一 棵 树》29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

  《黄飞鸿》(之二)31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之分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

  《冲击人生》33

  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超级插班生》 35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

  《怨 女》37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温柔陷阱》38

  配偶间的猜疑一旦被证实一次,两个人之间的忠诚和信赖就将永远遭到破坏。

  《巨猩乔·扬》39

  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

  《我的野蛮女友》41

  你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

  《寻 枪》43

  我听到太多人说《寻枪》了。

  《春 香 传》45

  尽管我知道韩国和中国有多么地近,文化上有那么多的相互渗透,可当我看到《春香》时还是大吃一惊。

  《阿 育 王》47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史上至今场面最宏大、用人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历史片。《异 形》49

  对外星物的想象是西方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主题。

  《芳 芳》50

  芳芳砸烂了隔在他们俩之间那道“玻璃”,她大喊:“爱还不够,我需要你的皮肤,你的血液,需要知道你在我身体里!”

  《美丽心灵》52

  我怀疑这样一部冗长的片子是如何获得2002年度奥斯卡四项大奖,同时它又如何获得五项金球奖。

  《情证今生》54

  仅这两位演员就可以使影片成为名片,故事更是悱恻动人。

  《被 告》56

  朱迪·福斯特的成名作。她因在此片中的成功表演荣获奥斯卡大奖。

  《刘 天 华》57

  只知道刘天华是拉二胡的,但是常常把他和瞎子阿炳当成同一个人。

  《十七岁的单车》58

  曾获38届金马奖华语片6项大奖,导演王小帅,周迅在其中扮演一位始终没有说过话的配角。

  《春光乍泻》60

  《春光乍泻》不知道做何解,不过我早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同性恋作品。

  《编外丈夫》等 63

  我一般不喜欢看搞笑片。

  《凡 高 传》65

  电影中的凡高第一次给我那样狂暴易怒的印象。

  《战地巾帼》67

  要说血海深仇,二战中的美国与日军之间丝毫不逊中日之间。

  《爱在战火中蔓延》68

  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看完片子激动的不得了,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好看的片子了。

  《透 明 人》70

  此片男主演是我的全世界最爱:Keven Bacon。

  《明日帝国》72

  007系列的影片其实不用细心去看,只问这次007是谁扮演,地点发生在哪个国家,与007上床的是哪个女人,其他的便都可以省略。

  《卡 门》74

  卡门,是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谁都可以是卡门。

  《天国和地狱》76

  看封面也知道很古旧了,主角是与黑泽明如影相随的演员三船敏郎。

  《闪 灵》78

  假如你喜欢纯粹的恐怖片,喜欢悬疑、暴力加血腥的场面,那么我推荐你看这部通灵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库布里克。

  《男人的荣誉》80

  成功的片子几乎都有一个好剧本,不成功的电影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垫定了失败的基础。

  《玛 丽 娜》81

  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美丽的西西里岛传说》。在谐谑中展示痛苦与残忍的存在。谁曾经默默地爱过和被伤害过,谁便可以体会那无助的悲哀并细细品尝泪水过后长久的悸动不安。

  《死囚之舞》82

  哈莉·贝瑞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让她成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第一个黑人得主。

  《草 房 子》84

  所有人的故乡在茅草庵,所有人最深刻的记忆在童年。该片获华表奖优秀儿童片。

  《天使爱美丽》85

  没有一个影片像这个影片一样能让我有几分钟的迷惑,也没有一个影片能让我如此兴奋。

  《时光凶间》87

  小教授之所以要研究时光机器并利用这套机器,是为了挽救未婚妻。

  《太阳照样升起》88

  需要参考的许多东西都积累到位,再看海明威的作品,就越来越有味。

  《遥远的落日》90

  看似平淡,却能让人唏嘘不已。

  《日瓦格医生》92

  以前我写过这篇小说的读后感,认为作家是把饱受蹂躏的拉娜当做祖国的象征来描写的。

  《山本五十六》93

  它是山本五十六的人物传记。

  《没事偷着乐》和《沙拉油妈妈》94

  假如奥斯卡的评委是公平的,并且是懂汉语的,那么当年度的奥斯卡外语片大奖一定得送给这个电影。

  《中央车站》95

  我对这部片子早有耳闻。第一眼看到就决定买下来,是一种“可找到你了!”的愉快心情。

  《士兵之歌》96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主题的普世价值,该片获得了许多世界奖项。

  《雁 南 飞》98

  该片曾经获得嘎那金棕榈大奖。

  《残 缺》99

  那位男侦探第一次到罪犯的家中探访时出门的那一回头,简直绝了。

  《地狱的房客》101

  我不知道这个影片算是个恐怖片呢还应该算犯罪片,恐怕还是偏于后者。

  《走出非洲》102

  假如一定要我列出三五部我愿意看两遍的影片,我首先会挑选《阿甘正传》,然后是《伊丽莎白女王》,接着就是《走出非洲》了。

  《钢琴女教师》104

  对于喜欢欧洲片的观众,此片属于必看片。

  《爱你的五种方式》106

  男保镖:“我看你很面熟呢?可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你。”女售货员:“我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爱。”

  《好男好女》 107

  据说因为这个电影的公映引起了不小的政治地震,大家都在悄悄说:哦,这个事情原来已经可以公开说了。

  《七武士》等黑泽明电影 108

  假如谁不太理解日本人,不理解日本文化,我建议就多看黑泽明的影片。

  《夏伯阳》《乡村女教师》《牛虻》110

  尽管这也是一部宣扬革命者的主旋律影片,但编导在艺术和技巧上的成熟足以使任何一个“敌人”为之叹服。

  《屋顶上的轻骑兵》112

  据说对此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特别好的,特别不好的。我基本上属于后者。

  《东方快车谋杀案》113

  这个片子只能当游戏玩,和艺术关系不大。

  《天脉传奇》114

  很明显杨紫琼也想在这个影片中体现中国的某些东西,可惜都没有体现出来。

  《温柔地杀死我》115

  你想看演员全裸、姿态多变的色情片吗?你想看恐怖凶杀的镜头吗?这个片子能满足你这些要求。

  《像鸡毛一样飞》116

  孟京辉很谦虚地说,他这就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一次“搅和”,并且中国电影需要有人出来“搅和”。私下讲,我也喜欢这个搅和。

  《生 活 秀》118

  很好看,小寡妇漂亮,电影节奏和画面也掌握得很到位。

  《霸王别姬》119

  看戏的时候我以为主角应该是“霸王”,到了第三碟的时候觉察到最“健康”的人其实是“虞姬”——程蝶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120

  这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但编剧却是姜文。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21

  这本小说在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时曾经有一阵子甚嚣尘上,当然是作为禁书。听得太多了,就跟看过差不多了。

  《海 上 花》123

  妓女确实是妓女,但你在这里看到的绝对是你想象不到的另外一番天地。

  《发 条 橙》125

  《发条橙》的小说我看完后就认定是一部难得的伟大作品,并且一再把电子版转给许多我认识的朋友们看。

  《千与千寻》126

  这部片子被田壮壮罗列为世界十佳电影故事片之一。

  《义海雄风》128

  越来越多的明星脸出来大放光彩,先是汤姆·克鲁斯,然后是戴米·摩尔,再后是杰克·尼克森,竟然还有我最崇拜的男星凯文·贝肯,还有……

  《和你在一起》129

  这句话放哪个艺术家那里都是成立的:煽情煽到那份上,太粗鲁!

  《阿飞正传》131

  王家卫作品,主演是张国荣。

  《坎 大 哈》133

  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么多的苦难,影片中却没有一个流泪的场景。这使我理解了艺术中克制的价值。

  《旺角卡门》134

  王家卫的另外一个老片子,总体觉得很一般,但是没有明显的缺陷。

  《出租车司机》135

  假如你是罗伯特·德尼罗或者朱迪·福斯特的影迷,你可以看看这些影星刚出道时的样子。

  《我的父亲母亲》137

  许多人说《我的父亲母亲》是有关爱情的。这样说也不错,但是我更想说是有关死亡的,爱情的死亡,一个爱人的死亡。

  《三轮车夫》139

  是部越南片,导演是越南人陈英雄,主要演员却是梁朝伟。

  《幽灵公主》140

  这个片子的封底印着一行小字:少儿不宜。

  《宾 虚》142

  该片曾获13项奥斯卡大奖,是获最多奖项的影片。

  《汤姆叔叔的小屋》144

  假如你对于西方文学不甚了解,那么这本书还是要读一读的。

  《猜 火 车》145

  我是慕名找到这个片子来看的。据说这个电影是英国历史上打破电影票房记录的影片。

  《苏 州 河》146

  本以为这是一个讲述普通人在苏州河两岸生活的故事片,结果却发现是部典型的爱情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147

  我甚至在某些类似世界十大排名中偶尔也可以看到“劳伦斯”的身影。

  《情 人》148

  《情人》是电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极品。

  《忠贞》(法国版) 149

  法国人,是群浪漫的动物,他们的纯粹让我艳羡。

  《亲 密》150

  该片不宜与一般异性朋友一起欣赏。

  《夜 玫 瑰》152

  很明显是探讨婚姻的,里面说道:“婚姻本来就应该是一场磨难,但这是个对人的锻炼”。

  《大西洋城》153

  这是一部不能忽视的老电影,对于我来讲是久闻大名。

  《香草天空》154

  让人看7遍才能看懂,那是好电影吗?

  《教师别恋》155

  此片荣获柏林影展两项大奖,银熊奖,蓝天使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傲世军魂》156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20世纪驻守在亚洲的英国人是天生的坏蛋和敌人。

  《雨 人》157

  这是个有关亲情的影片,假如不是喜欢达斯廷·霍夫曼或者汤姆·克鲁斯,你就可以不看。

  《冲出亚马逊》158

  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现场直播。得知《冲出亚马逊》荣获最佳故事片。

  《那山 那人 那狗》159

    1999年度获6项金鸡奖,并且在国际上也数度获奖。

  《25个孩子一个爹》161

  一个小品演员能够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受到农民朋友肯定的影片,也不容易了。

  《昨 天》162

    天哪!这么好看的片子,假如你不看,那我只能深表遗憾!

  《乱世男女》164

    我觉得,一个不知道Stanley Kubrick的人几乎是不能称做影迷的。

  《失 乐 园》165

    没有杂质的爱就是床上功夫,爱就是功夫。

  《鸟》166

    我对这个影片发生兴趣缘于两个铁杆影迷说“看不懂”。

  《花 火》167

  在某些方面中日两个亚洲民族之间的差别可能一点不比西方人之于中国的小。

  《好 家 伙》168

  这是个典型的黑帮片,几乎可以说是《教父》的另版,同时艺术上也达到了《教父》的水准。“做一个黑帮成员比做美国总统还酷”,影片开头的这句话已经成为经典。

  《云上的日子》170

  电影里的一切都像在用生活演绎哲学:爱的哲学,距离的哲学,生命的哲学。假如有人实在不知道格调是个什么东西,那就多看看这个影片。

  《美丽的毒药》171

  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简直是部催情片。

  《女扮男装》171

  韩国对于女性的歧视早有耳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

  《小 宇 宙》172

  深感这个世界有太多事物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便是一条毛毛虫的内心世界都可能是我们难解的。

  《樱桃的滋味》173

  很多人说起电影的时候不会联想到伊朗,但是当你注意到阿巴斯的时候就不会再漠视伊朗电影的存在了。

  《最后一场电影》175

  这个影片讲述了一批年轻人成长的故事,伤感而迷茫,中学生和大学生应该有共鸣。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76

    喜欢这个电影的适龄男人可以入围做我的爱人。

  《四根羽毛》178

  这是一部印度人导演、英国人表演的影片,粗看起来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

  《巴黎最后的探戈》179

  这是一部大师的教学示范片。

  《红磨坊》(美国版) 180

  当然它最成功的地方是画面语言,精美、流畅。

  《艳舞女郎》181

    这个片子我看了好几遍,无他,就是觉得“好看”。

  《猎爱的人》182

    这是个老片,因为杰克·尼克尔森在里面还是一个年轻人。

  《乌龙骑劫》182

  影片一开始便看出来导演一点正经没有。

  《大话西游》183

    后现代话语被越来越多地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会心一笑。

  《站 台》185

  通过贾樟柯的这部电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新一代导演和以往导演的不同。

  《美丽的大脚》187

    里面有许多的黄段子和搞笑段子,所以整个戏比较活泼。

  《六 壮 士》188

    仔细看才发现有许多著名演员加盟此片,其中有格里高里·派克。

  《火烧摩天楼》189

  影片表现了许多人的牺牲精神,几乎像是又一起“9·11”一样让人震惊感慨。

  《绝处逢生》190

  影片讲述的是1943年一群盟军俘虏被关押在纳粹战俘营的故事,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星球大战》前传 191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电影有些日本文化的色彩,包括女王的装扮,也包括斋殆武士这个说法。

  《极速60秒》192

  表现街头犯罪,围绕偷车。很庸常。

  《脱线先生》192

  很明显这是个喜剧片,片头的的介绍全部是动画。

  《喜玛拉雅》193

  该片由英国、法国、瑞士和尼泊尔合拍,喜玛拉雅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那座山,但是电影的喜玛拉雅与中国无关。

  《周渔的火车》 194

    周渔或许爱上了爱情。

  《携手一生》196

  痛苦无奈中的丈夫在死亡的阴影中回忆着他们曾经有过的幸福生活。

  《勐 垅 沙》197

  其实后来我是真的被片子给吸引了。解放军一会儿救苦难,一会儿英明决策,敌人的阴谋一个个被识破,看得人热泪盈眶的。

  《十 日 谈》198

  这个文本在刚出世的时候就是一个禁书,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色情有关。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199

  平心而论,该片的导演肯定属于大腕,遗憾的是……

  《纽约的秋天》199

  喜欢还珠格格之类的小妹妹不仿有时间看看。导演陈冲。

  《甘 地》200

  我觉得这个影片过多表现的是政治,而不是甘地本人的内心世界。

  《情陷撒哈拉》201

  当时电视开着,看了这个电影的前半部分,我连必要做的事情也撇下不干了,一直看到完。

  《天使的约定》202

  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建议没有文化的人绝对不要看。

  《失眠症》202

  是部侦探片。刚硬的矛头直指人性,其中某些情节让人玩味。

  《情不自禁》203

  靠非凡离谱的想象力来制造情节向来不是好电影的做法。

  《防守反击》204

  我觉得国产片能够把人吸引一会是很不容易的。

  《夜都迷情》205

  我看这个影片主要是因为我比较喜欢Melanie,她在影片中叫玛利亚。

  《时时刻刻》207

  这不是一部拥有广泛观众的影片。不是给男人看的。

读书郎 2004-04-02 21:31
《印度往事》



  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

  

  这是被炒得很厉害的一部作品,是2001年奥斯卡外语提名。这是为什么即便票价昂贵也把我吸引进电影院的一个原因。不知道将来的影碟会怎么样,电影院中的效果不错。


  中国早几年有一部搞笑片《京都球侠》,其中的演员我记得有陈佩斯等,一帮中国的爷们和外国人比赛足球,最终国人获胜。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对于那个影片的抄袭,不过人家抄袭的起点比较高,所以就可得外语片提名。但是这次他们不比足球,这次比板球,对手依然是100年前的万人恨英国人。印度人导演的影片,不用说最后的赢家也应当是印度人。

  我喜欢那个领头的印度小伙子,人帅,又勇敢,足智多谋有情感,怪不得印度和英国女人都暗恋他呢。

  因为在电影院里,音乐效果不错,画面讲究美观,偶尔会让我觉得是不是中国的张艺谋到了印度去拓展事业,大红大紫,场面壮观。电影的长度据说原版是4个小时,我看的是2个多小时。

  这个影片总体还行,但是觉得还是有哪些地方没有彻底到位。到哪个位?一般欣赏西方影片的位。那是我习惯采用的标准。

  一般来说,西方影片不明显提倡民族主题,即使是借助民族题材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展现其普世价值。

  不过,看来这个印度导演已经顾及到白人无情的眼睛,所以大大削弱了民族情绪,并且安排了许多西方人的理性客观表现。比如,尽管主要反面角色是那个英国上尉,但是却安排了他妹妹是个拨乱反正的正义天使。她不顾哥哥的前途和哥哥的一再劝阻,多次跑到对方的阵营去教印度人怎样打板球,可以说最终没有这个英国女人印度人是无法胜利的。在赌金很重、生死攸关的比赛场上,假如裁判具有哪怕一点的民族私心,英国都可以获胜,但那些英国裁判铁面无私。印度人在比赛中出乱招,英国裁判说这些比赛规则中没有明令禁止只能由着印度人胡来也就算了,最后一球大家都认定是英国人赢了,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印度人已经在懊丧流泪了,但裁判突然说,英国人获得的那个球不能算,必须重新来!这就是西方的绅士风度,这也是西方人随时随地“价值无涉”的理性典范,说白了西方人就是具有遵守游戏规则的理性传统。由受压迫的殖民地这样从容承认殖民者的一个优点,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一个主题明显是反殖民的影片,却又这样明确地对西方文化作出一定的赞许姿态,或许这是英国人曾经留给印度人的印象,也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无论如何,从那个印度农民电影主角布万的身上,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导演对于民族的期盼:理性、纪律和宽容。其实体育的社会作用或许就在于可以大规模地训练一个民族理性和有组织有纪律性——这其实是现代化的要求。从这个影片处处感到一个理性的印度和一个心态复杂的印度导演。

  把话题回到最初:这个影片还没有彻底到位。仅止于反思阶段,没有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次,思想上没有刺痛感,所以说没有到位,距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深刻的未必是艰涩的,不要混为一谈。

  不让印度电影又唱又跳,那可办不到。不知道谁向印度电影界透露了外国人对他们歌舞泛滥的看法,最近好几部印度影片中都显示出他们对于歌舞的极大克制,以至于看起来不太像印度电影了,不知道是应该遗憾还是称赞。看来民族的不全是世界的。

读书郎 2004-04-02 21:32
《晚娘》



  《晚娘》挺艺术的,别以为是一般的色情片。

  久仰《晚娘》大名,终于得以大饱眼福。女主角由香港著名三级片出身演员钟丽缇所饰,自然她就是“晚娘”。男主角名字为“真”。

  这是一部泰国片,或许可以说是以泰国为背景的影片,我看到的片子甚至没有汉语
,全是靠字幕来理解。

  影片改编自一部小说,因为情节过于奇特大胆,所以开头有一行提醒:希望大家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部影片。

  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上个世纪中叶,结束的时候是二战。

  《晚娘》挺艺术的,不是一般的色情片。里面有缠绵的爱情,有复仇,有正义,有邪恶,有不平,甚至有一定的心理描写。《晚娘》的阴暗与曲折,让人想起英国的文学名著《呼啸山庄》。一样的屈辱,一样的压抑,一样以情感和婚姻展开,不同的是《晚娘》多了性的描写。里面有为数不少的性场面,富有美感,并且表演得合情合理。钟丽缇身材不错,胸部丰满,就是背上的肉厚了点,很丰腴,恐怕不太符合现代正流行的骨感美。不过中年女人那样已经算是魔鬼身材了。

  主人公真的一生,以强奸开始,以强奸结束。其中的乱伦关系让人目不暇接。真是母亲被人强奸后的孽种,所以从小受到父亲的虐待和刁难。圣洁美丽的母亲在生下真后就撒手人寰,这成为父亲仇恨真的一个借口。华姨像是观音再世来到真的身边,但华姨与真父亲生下的女孩却像是真的克星,使真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家中妹妹是女王,真如奴才。男仆与真如兄弟一般,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要与真分享,真在17岁的那年被男仆好心启蒙性爱。性在泰国就如阳光一样自然,慷慨普照所有的人群,主子和奴才一样享受自己的性爱。这与我曾经认识的现实里的泰国很接近。

  真恋爱了,和一个夜校的女同学,他们之间的纯洁如早晨的露水,直到后来他们分离也没有任何的肉体关系。

  与女同学恋爱期间,时髦的晚娘以后母的身份来到真的身边。善良的晚娘与凶恶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出现真的笑容,他是个漂亮的帅男孩。无意中看到晚娘在洗澡,晚娘一次又一次地试探真,最后他们乱伦。并且这一幕最终被父亲看见。

  因为妹妹导演的一场乱伦误会,真替男仆受冤,被父亲赶出家门。三年后真又被父亲招回,与真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已经受孕,而这个孽种来自他们的父亲,真的使命是与妹妹结婚,做这个孩子的父亲。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一次兄妹却不得不在洞房相见,当然只能合衣而眠,即便在婚筵中真还抽空与一个女仆缠绵。据说自从父亲与女儿有染就患上不举,故而寂寞的晚娘与真名义上的妹妹和妻子已经同性恋;为了生一个自己的孩子,真强奸了同性恋的“妻子”……

  《晚娘》绝对少儿不宜,甚至不适合与熟人一起欣赏,否则女客人会十分难堪。补充一句,这确实不是一部粗糙的色情片,其中的人物塑造与情感铺设还算细腻逼真,但也不能算很认真的艺术片。

读书郎 2004-04-02 21:33
《红磨房》



  MOULIN ROUGE

  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

  叫《红磨坊》的电影不止一个,我说的只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不是2001年的那部Nicolev·Kidman担纲主演的歌舞片《红磨坊》。此片出品日期是1952年。


  我认为这是一部没有大肆宣传在中国将没有市场的电影。当然名字很响亮,但是一旦观众知道了这是一部他们不敏感的题材,市场马上就萎缩了。即便有导读老实说我也不觉得会有多少观众看。这个电影不算特别好看,除非你是关心残疾人或者是关心现代派艺术的一位传奇人物——吐鲁斯·劳特瑞克。

  红磨房夜总会以其特有的大众艺术格调为整个世界所接受,尤其是它的康康舞和略带色情的艺术表演,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这个电影《红磨房》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主人公是法国画家吐鲁斯·劳特瑞克,又名亨利。

  19世纪末期的法国,画家和残疾,这几个特征一出现在屏幕上,就觉得这应该是部传记片,并且我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位画家,我读过他的传记!看完片子马上去书架上找,找到了这本书《吐鲁斯·劳特瑞克》。我确实看过这本书,当时没有仔细看,印象也不深刻。看过电影很好奇,想印证一下相互的出入就又随手翻了一遍,发现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好看。而这个电影就取材于这个传记的后半部分,以残疾画家与两个女人的情感展开了画家的内心世界。最后也发现,这本传记原先并不叫《吐鲁斯·劳特瑞克》,就叫《红磨房》,是后来被人改了的。

  画家还是与红磨房有一点关联的,否则传记和电影就不会取这个特殊的名字了。不过还是有牵强媚俗的嫌疑。

  红磨房的最初创始人是亨利的熟人,据说在建立的初期他就曾经征求过亨利的意见。这个创始人野心勃勃地认为红磨房马上可以赚到大笔利润使他成为百万富翁,但时间一天天过去,钱财却没有到来,大家认为是海报不好。他就求亨利给画一张。并不善画海报的亨利推辞不掉,硬着头皮做了一幅。没想到这幅红磨房海报在法国掀起轩然大波,谩骂和赞誉接踵而来,它成为亨利艺术生涯的分水岭,同时它还为红磨房夜总会带来了滚滚财源。红磨房今天在全世界的流行,也可以说有亨利的一份汗水和智慧,并且相信这幅《红磨房》海报原作今天一定是身价百万了。不过红磨房作为一份产业很快就易主他人了。

  如当时一般法国艺术家一样,亨利整天出入于巴黎的下等社会场所,粗俗热闹的红磨房几乎亨利每天必去,那里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真正的家园。他在那里是个特殊的客人,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他到底有多特殊:红磨房不向任何人出售食品,但对于亨利却例外。

  亨利原是贵族出身,假如他身体健康,将顺利继承伯爵之位,由于家族长期近亲结婚,造成了亨利的身体缺陷。体弱多病的亨利在14岁那年不仅摔断了腿,而且下身停止发育,长大后的亨利是个畸形的小矮人,上身与正常人一般,腿却像小孩。贵族和残疾,成为亨利所有行为的心理基础,骄傲和自卑使他敏感,这是他终生不安和辛酸的根源。即便是财富,即便是世袭的贵族地位,即便是艺术的极大成就感,都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宿命。

  爱情是生命尊严的试金石。除了母亲,亨利的一生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位异性真正的爱。传记中是这样记述的,全是女人拒绝了他的哀求,连妓女都不爱他;但电影略有修改,树立了一个更加尊贵的吐鲁斯·劳特瑞克,全是他拒绝了别人。就这样,他爱上了酒,连他的拐杖都定做为酒瓶和酒杯,无论在哪里都有酒相随。亨利人生的句号划在了精神病院,终因酒精中毒死去,时年37岁。不过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一个残疾人,在临死前能够听到这样一个喜讯也应该瞑目了:他的画作被卢浮宫收藏,总统因为他的艺术成就而颁发他给爵位,这个爵位恐怕比世袭的爵位更可贵。

  假如这部电影的导演有心,假如观众熟悉19世纪的法国巴黎文化界,你或许可以从电影里看到这样一些人物:修拉、罗丹、德加、卢梭、凡·高、莫里斯,甚至左拉等,尤其是那场争论达芬奇画作的场面,按照传记凡高应该就在旁边。

  看这部影片更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年龄感上差距甚大。影片刚开始时,亨利给我的印象是50多岁的一个绅士而那时候他实际上应该30岁左右。与他有过情感经历的女士更是差距甚远,第一个书上描写的妓女说是看起来常常如十六七岁,但在电影里看上去却像30多岁;后一位年龄在书中是21岁的小家碧玉,但电影里看起来像是45岁的贵夫人。

  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自觉想得最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爱情对一个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权势、金钱、成就,甚至关怀备至的母爱,甚至没有杂质的友谊,都不能替代爱情的存在吗?在吐鲁斯·劳特瑞克这里爱情成为一个尊严的杠杆。当你有条件爱而不去爱的时候是一回事,当你想爱而必将遭到全世界的拒绝时,爱情就成为一个人的致命断头台:没有爱的可能,似乎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个世界。

读书郎 2004-04-02 21:33
《莫莉的世界》



  MOLLY

  全片的主题是理解智障,爱护残疾人。

  莫莉的哥哥在电影厂拍片,突然收到疗养院的一封信,妹妹莫莉所在的疗养院就要关闭了,他必须要把妹妹给接出来。父母早亡,照顾妹妹是哥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所有
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妹妹的存在,包括女朋友。所以当女朋友第一次看到这个当哥哥的为妹妹换尿湿内裤的惊讶是可想而知的。女朋友再也没有回来,接着说再见的是工作,原因是哥哥在会议室与客户介绍产品时匆忙带到办公室的妹妹在玻璃窗外脱衣服,客户失掉了。工作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但哥哥仍然耐心地为妹妹做所有的一切,偶尔他也冲妹妹大发脾气,完了之后再道歉。工夫不负有心人,莫莉在哥哥耐心照顾下智力在不断提高,并且在医院的手术后莫莉越来越像个正常的大姑娘,只是人太过坦率,并且对真诚有些执著地偏激。

  这样善良的哥哥谁能不爱?妹妹爱上了哥哥,并且希望哥哥娶她。哥哥耐心地说服了妹妹,使她明白了那叫乱伦。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莫莉的另外一个轻微的弱智,帅哥森姆,与莫莉的关系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终于他们俩相爱了,甚至有一天莫莉问哥哥:你介意让森姆做你的妹夫吗?

  天有不测风云,莫莉的治疗发生了意外的变故,治疗效果正在反复,并且慢慢有征兆表明她可能要回复到最初的弱智状态。哥哥心急如焚,怒吼着不愿意让莫莉回到以往的“非人状态”,弱智森姆一拳把哥哥揍倒,并且说出了最智慧最饱含深情的一句话:“她在我眼里从来都是人!”这句话让所有的正常人重新思量“人”的含义。

  另外一个比较令我震惊的是,一般中国人经常喜欢自夸:中华民族是善良的代表,美国资本主义下没有人情、人人是坏蛋。看看这个片子,你会改变看法。爱,在这个世界上无所不在。不同的是,中国的感人事迹最后都会成为肉麻的宣传素材,而这个美国片却没有这种刻意,它很自然。

读书郎 2004-04-02 21:34
《间接伤害》



  COLLATERAL DAMAGE

  据说这个影片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理由是它充满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

  假如我翻译宁愿翻为《次要伤害》或者《并列伤害》。collateral 有“附属”“并
列”“次要”的意思。“间接伤害”让人不知所云。

  这个影片据说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因为都是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我觉得反而这个推迟使这个影片更出名一些,增加了神秘色彩。实际上这部影片没有“9·11”记录片好看。尤其是前半部的节奏拖沓到让人没有耐心继续观看,主角斯瓦辛戈的出现让人感叹廉颇老矣!我只是想知道究竟全片有多难看才坚持看下去的。但第二盘扭转了局面,情节开始有趣起来,不过激烈的打斗仍然没有超出以前的老套。

  看来美国人对于恐怖分子的存在早有许多心理准备,并且对准美国的恐怖分子形形色色。因为这个电影虚构的恐怖分子就不是来自中东,而是来自美洲的哥伦比亚游击队。假如谁不了解哥伦比亚的政治局势现在有多乱,倒是可以通过这个片子看一看。

  斯大哥扮演的主人公是位消防队员,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温馨地生活在洛山矶。一天斯大哥在接妻儿的途中与一个警察擦身而过,然后就在与家人招手之际,爆炸发生了。失去了家人的斯大哥悲痛万分,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官方竟然对这起针对哥伦比亚驻美大使的炸弹袭击引起的市民伤害称之为:“collateral damage”。这个轻描淡写惹怒了斯大哥,可以想象受害者的愤怒。在确定那个曾经擦身而过的警察就是恐怖分子后,斯大哥走上了复仇之路,独身闯进哥伦比亚,一切由此展开。

  这是个典型的美国英雄片,中国人一般不会有这样奇特的构思,太张扬夸张,符合美国人爱做梦的习惯。影片里最后正义得到伸张。而真正的正义到底在哪里?影片也在疑问复仇和恐怖主义的根源到底在哪里。“collateral damage”对于谁是次要的伤害、谁是重要的伤害却很明显,那就是,主要看你站在谁那一边。

读书郎 2004-04-02 21:35
《海滩》



  THE BEACH

  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在表面。

  这部由美国当红小生里奥那多出演的影片曾经在前两年有过许多宣传,它是在泰国拍摄的。我记得有过一条新闻说,这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却在泰国破坏环保,遭到泰国社
会的批评云云。今天我从头到尾观看了整部电影,发现它与环保一点关系没有。或许这仍然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认识隔阂。

  这是一部构思奇特的影片。它发生在我们中国人因为廉价旅游已经很熟悉的泰国。这里的“海滩”是个特殊的专有名词,指一个神秘小岛的一片海滩。主人公里查德是个年轻人,独身旅行,尤其喜欢冒险。在泰国的一家旅馆,隔壁一个叫达夫的客人撕破了他们房屋之间的隔栅,向里理德兜售大麻,他还向理查德展示了一个神秘的地图,说那里有大麻,并且有一个神秘“海滩”。第二天,达夫在房间里自杀身亡。理查德找来一对年轻的法国情侣,准备和他们一起按照地图去寻找“海滩”。最终经过种种难以想象的历险,他们来到了仙境一般的“海滩”,这里居住着一个部落,他们与世隔绝。

  原来达夫就来自“海滩”,是这里的一个居民,他到外面的世界目的是用大麻换取岛上用品的。但是在那之前他已经有些精神崩溃。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这里女首领的情人。

  这个部落或者称社区,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人非常熟悉的,甚至同样的社区依然残留在美国的今天,当然都在特定的神秘地区。他们的来源是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

  在这个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表面。天然的,其实就是原始的。60年代的嬉皮士精神包含着对于回归大自然的期盼。嬉皮士运动本身,是人类在工业化之后的一次大规模集体反弹。摆脱拥挤、嘈杂、过度社会化,是每一个社会的必然阶段,今天的中国也正在隐蔽地经历着这个阶段,许多人在呐喊动物回归,自然回归。嬉皮士在西方社会的退潮说明了回归自然的失败。然而,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个回归潮应该引起更多后来社会的关注和警惕,以便更早准备和瓦解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海滩”一系列矛盾逐渐展开,和谐被打破。一个自然的社会,必然是残酷野蛮的社会。我们的祖先都是从野蛮的自然中自愿走出原始森林的。简单的回归自然没有出路,只能走向野蛮。鲜血、死亡和暴力之后,“海滩”社区走向解体。

  熟悉嬉皮士社区文化的人们,可以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人类在自然和极度社会化之间的两难选择;不过导演和编剧却未必有这个用心。这是个没有多少哲理用心的影片,能够看出来,影片的主要卖点就是冒险和刺激。

读书郎 2004-04-02 21:36
《征战岁月》



  WE WERE SOLDIERS

  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

  《征战岁月》,又名《我们是士兵》。不老的英雄美男梅尔·吉布森担纲主演男主角摩尔。


  这是一部典型的越战片,不过反思战争的痕迹更为明显,在第一盘放至40分钟的时候士兵们才来到战场,前面全是对于家庭和普通人和平生活的大肆渲染,为后面的感伤、和平与战争的反差做铺垫。

  这不是一部一般的反战片,不单是反思美国的对越战,它是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剧中摩尔的小女儿让父亲解答战争的起源,以及摩尔用古代战争的画片和越战的图片放在一起的画面,都显示出导演的反思:战争与人类有难解之缘!所以这个影片对于战争的反思更为深刻,但也仅止于此。电影不能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据说是美军进入越南后最酷烈的一个战役。由摩尔带领的一个团甫入战场就遭到了几千越军的包围,经过几天死伤惨重的艰苦激战,摩尔和他的战友获得了胜利。即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即便在战火的照耀下摩尔依然和同伴在开玩笑,这些主题的游离和错位,极大烘托了作品的主题:战争是人类的宿命,战争是人类的常态,战争让人类无奈。

  我常常觉得美国像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即便有一个小伤疤也要大惊小怪地展示给所有人看,并且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给人述说阿毛的悲惨。越战就是美国人的阿毛。想想中国经历过多少战争,死伤多少人,哪里如美国人这般几十年不变地悲号他们在越战中的伤感。是美国人太敏感流血?还是美国人都普遍反战?战争之所以让人反对,不外乎来自对生命的爱护,对生命的尊重。由此我继续疑问:革命,流血的革命,也是一种战争;内战,美国人反对内战吗?或者换句话说:美国人反对革命吗?他们反对流血的革命吗?我没有答案。但我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他们曾经有过一场南北战争,但是建国以来只发生过一场内战。

  假如说美国的反战主要来源于对于流血场面的厌倦和恐惧,那么他们反对核战争吗?他们反对高科技加入的战争吗?凭借高科技优势起码美国的生命损失会小得多了。而这样的高科技战争已经有过一场了,它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没有看到多少美国人的反思,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鲜血。这个强烈的对比让我想,美国人的反对越战是自私的反战,不是站在正义立场上的反战,不是出于普世原则的反战。这个反战一直是狭隘的。好在,起码他们反战了,不管是为一小群人的利益还是为无关的别人。最可怕的是,某些地方和某些人群连反战的声音都不能发出来,那才更可悲。

  我个人是连死刑都反对的。不过,话说回来,反战的出发点仅只站在反对流血牺牲上,显得单薄了点。人毕竟是要死的,从本质上说,死在病床上与死在战场上并无两样。

  战争与死亡,向来都是不能深入诘问的主题。他们都没有最终答案。现成的答案只有一个:无奈。

读书郎 2004-04-02 21:36
《哈特的战争》



  HART’S WAR

  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

  哈特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美国士兵的名字。故事发生在二战。


  我觉得这是个老套的故事,不过主角之一是布鲁斯·威里所饰,觉得应该可以看,所以还是看了下去。布鲁斯·威里在里面饰演一位在欧洲战场被俘的将军。

  哈特,是影片中被俘的一位中尉,其身份背景是美国的大二法律系学生。

  这个影片不是十分清晰,要么是他们的对话与情节故意处理成那种比较模糊的,要么是我不太明白某些特殊的背景。

  我看到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哈特因为迷路而误撞德军,同伴被打死。哈特不堪忍受折磨,供出了美军基地,也就是说他开始与德军合作,但是他仍然被作为俘虏收监。就这样哈特来到布鲁斯·威里所在的那个俘虏营。似乎看管他们的德军知道哈特变节,对他格外客气一点。俘虏营里有一种神秘奇怪的气氛,大家对于彼此信任有着格外的小心,这里有秘密。

  我自己一直有一个疑问,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了的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比如一些革命者在严刑逼供屈服后被放出来,可不可以继续为以前的阵营做事情?这是个道德问题还是个革命的甚至是实际利益的问题?假如单从经济角度看,我认为是可以让叛徒继续革命的。我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答案。但无疑很多变节者本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内心会有许多的挣扎。这个电影之所以叫“哈特的战争”,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战争只发生在一个战俘的内心。

  但是电影中关于哈特的内心并没有细致展开,因为一连串的事情太紧急,没有他内心挣扎的时间。军营里出了许多奇怪的事情,但是却与哈特无关,看来有些秘密在他的了解之外,可这并不等于他受到了足够的怀疑。不断有士兵发现死亡,之间似乎搀杂着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纠葛。作为二年级的法律系大学生,哈特在俘虏营的临时法庭上展开了像模像样的调查和辩论。最终他发现,这是一场阴谋,而主要的策划者就是被囚禁的布鲁斯·威里,他是个将军。最后将军把事情挑明,必须有人要牺牲,并且可能是带有屈辱的牺牲,最奇特的是牺牲前被牺牲者并不知道他们是牺牲品,法庭上的所有证据都是假的,只是为了掩饰集体的更大的秘密,这个牺牲对于集体是必要的。终审来临,哈特将罪责引到自身,也就是说他自愿作为牺牲者被吊死,取代一个一无所知的黑人。

  高潮在刑场展开。哈特马上被带到刑场,因为罪名是谋杀,没有赦免的理由。观看行刑的俘虏点名时发现又有人失踪了。秘密就要被发现,这时将军出现了,俘虏营中开始了大爆炸。将军说:我的士兵们在干他们该干的事情。德军开枪杀害了将军,一切真相大白。这一切发生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

  哈特后来回到美国,他说,在俘虏营,在将军那里,他知道了诚实、信任、勇敢、责任和尊严的意义。

  而我记住的一个镜头是:将军微笑着从容回答德军的质问,然后被德军击毙后蜷缩在地,大雪纷飞很快掩盖了发生的一切。

读书郎 2004-04-02 21:37
《荒岛余生》



  CAST AWAY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


  又名《漂流者》。cast away原意是“抛弃”或“失事”。

  这是一部普通的影片,但是在2002年的五月份看这样一部片子却是不普通的。因为就在几天前大连海域刚刚发生了相同的事件,飞机在海上失事,100多个人或死亡或失踪在茫茫大海。这个影片再现了一起飞机在海上失事的过程。不同的是,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最后漂流至太平洋一个荒岛,最后回到了文明世界。而大连空难好像没有生还者。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干脆我就以他们俩的真名叙述故事,这样大家更有现场感?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苏联已经解体,叶里钦在位。改革在全世界方兴未艾,电子时代也已经到来,一切在加速变快,快递业务开始了。汤姆是Fedex快递的最初一拨人,整天在飞机上跑来跑去,他做国际业务。繁忙使他几乎连在新年与女友见上一面都得保证了才能算。汤姆就要前往一个美洲国家出差,海伦在送别,他们彼此交换了新年礼物。汤姆再见时说的一句话是:“我会回来的!”他搭乘的Fedex运输飞机途径太平洋上空时遭遇雷电,飞机起火栽入海里。紧急中简易救生艇使汤姆获救,他漂流到了一个荒岛。

  小岛上荒无一人。远远看到一个轮船经过,但没有人看见汤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一月又一月,四年过去了,汤姆仍然活着!最后冒着生命的危险,靠着对海伦真挚的爱,汤姆费心扎了一只木筏开始了漂流,他计算过了,他目前与美国的距离是6千英里。在最后接近昏迷状态下,一艘大客船经过,汤姆获救。

  所有人认为汤姆已经死了,包括海伦。听到汤姆的声音,海伦昏了过去。她不仅结婚了,甚至还诞下一个女儿。生活怎么样来重新安排?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其实查起来也简单,问一问美国Fedex快递总部的人。不过这个片子导演没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荒岛上的孤单和奇特,而是有意看看一个人与世隔绝意味着什么,文明社会在对比中有什么意义。

  我以前和人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陷于孤身境地注定终生不能回到文明社会,比如宇航员,那么应该怎么办?这样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我的答案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假如注定终生陷于孤单境地,根本没有办法解救出来,只能自杀,要么就冒险回到人类社会,这个冒险过程本身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亮点。没有社会的存在,等同你已经死亡。所以汤姆在根本看不到有人搭救的希望时,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回到人类社会的努力,这是明智的选择。否则的话,即便他一直生存在荒岛上,但实际上对于社会他已经“死”了。实际上家人和单位也已经为他举办过葬礼。那些必将终生落于孤独无助境地的人们,因为在社会意义上已经“死”了,还是让死在生理上统一吧。自杀是最好的出路。

  据说,宇航员上天是备有自杀工具的,最大的可能是药片。这样的举措是明智、哲学的。

读书郎 2004-04-02 21:38
《变人》



  BICENTENNIAL MAN

  一部美国科幻片。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主演。

  Bicentennial的原来意思是200周年。要我翻译就翻成《200岁的人》。“变人”不太合理,另外莫名其妙。还看到一个翻译是《机器保姆》。


  这是一部美国科幻片。主演是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太具有喜剧风格但却由他来演。另外,科幻是科幻,道路上飞着汽车呢,但是拍的非常实在,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动人的情感片,给我这样的文人看也能挖掘出点什么来,特别注重科幻特色的人可以选择不看。这是一个低成本影片,大多数场景都在室内拍摄。

  话说这是个已经普遍使用机器人保姆的时代,大家对于大街上的机器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机器人内部都是程序和零件,但是外部设计却是人型,衣服和脸全是金属模具。罗宾·威廉这个机器人来到一个用户,他的产品名称叫“天使”,尽管他的职责是佣人。他来到的这个家庭从主人的不习惯、不喜欢到再也离不开经历了一个过程。但是很快大家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有了问题:它竟然有情感!

  这是个严重的事故。工厂和“天使”的主人商量要收回这个机器人,要价多高都可以。但是“天使”的主人在证实了这个机器人确实是有感情的之后离开了工厂,拒绝了利益的诱惑。非但如此,他还给“天使”的艺术创造付钱,并且在银行给他立了户头,“天使”运用自己的艺术天才变成了一个富翁,他的工资是制造他的工厂主的两倍。“天使”和主人一家彼此就像一家人,他渐渐在主人的教育下成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只是他没有肉身,没有表情。主人的小女儿爱上了“天使”,但现实阻碍了她向“天使”倾吐她的爱,只能和别人结婚。“天使”并不明白人间的这一切。

  “天使”可以随便阅读主人的书籍,在那里他知道了什么是自由,主人也给了他自由。“天使”还知道了爱情、接吻和性爱。他对于性爱的理解是:就跟死了一样,实际上你是与心爱的人上了天堂;而苏醒之后爱人实际上就躺在你身旁;假如你想再死一次随时你们就一同前往。他对于接吻的描述也很美妙。总之,这些人类的普通生活是如此地吸引他,以至于他要倾尽所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是他的最大心愿。他和主人家的第四代泼莎相爱。人类社会仍然不接受“天使”,不接受他与泼莎结婚。原因是人类嫉妒他的长寿和永恒。泼莎会死,其他的正常人类都会死。通过研究,“天使”已经把自己进行了生物化处理,也就是说除了头脑之外的全部感受都是人类的,甚至他可以吃饭、放屁、做爱。最后,为了获得与泼莎的正常婚姻生活,“天使”放弃了永恒,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理局限的人!在这里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一个名言:宁为凡人不为仙。这一刻,我觉得作为人类一份子,一个必须面对生死难题的普通人类是多么地自豪与幸运!或许这也是这部片子最重要的主题:人类是可以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的。

  最后,白发苍苍的“天使”让人给做了安乐死,他正好200岁。当问到为什么放弃永恒时,他说:生命应该有尊严。长度本身并没有意义。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以前我说过的一段话来:现今的人体移植术很是发达。从植皮到植发,又从隆乳到隆鼻,直到易心易肺,体内假冒伪造可称其多。但截至目前每个有移植的人包括心脏有假的人都还可以称自己为“我”,这毫无疑问。但当有一天一个人被逐步全部移植掉的话,谁可以来承担这个新“我”呢?法律也肯定早就出来界定旧“我”在什么时候宣布死亡,新“我”在什么时候可以宣布生效。现在刚刚公布的“克隆术”假如用到人类繁衍的话肯定对将来“我”的概念也会有准确表述的麻烦。假如移植与生物化技术达到那样一个高度,“人”将怎样定义?我们会把“人”的尊严赋予“天使”这样的人吗?

  这不是个荒诞的问题。

读书郎 2004-04-02 21:38
《烈火金刚》



  HEAT

  

  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他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


  我喜欢看西方的片子,主要是英、法、美、苏的片子。经翻译过来的片子肯定都经过筛选,艺术性和娱乐性比较好的,这我知道。这些片子有的富含哲理,但却又并不沉重,真正的寓教于乐,看完好几天还让你琢磨来琢磨去,比如《阿甘正传》、比如《情比山高》。

  就像听音乐我喜欢古典和抒情的一样,电影我也是原只喜欢这些风格的,不喜欢打斗片,不过有时候也有例外。

  美国的《烈火金刚》,又名《盗火线》,可以算是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他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他们彼此熟悉到几乎都能闻到对方的气味,但却始终没有真正交手。这使得警察焦躁疯狂。在剧情的发展中,歹徒一边是富有人情的兄弟情意和缠绵的浪漫爱情、恩恩爱爱割舍不断;警察一方却离婚再婚,家庭破败,女儿自杀,老婆偷情。再加上老对手总是溜掉,最后警察就变得几乎像一条真正的疯狗一样焦头烂额。

  这个定位和我们国内通常设计的(是的,设计)几乎相反,我们会让警察英雄柔肠百断,而对立的坏蛋无恶不作,从里到外成为万人恨。我们这种设计有些别扭,原因在于现实不是这样,因而显得虚假。更深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编剧和导演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只犯有一种罪行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铁窗之内监禁的并不缺乏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这不仅因为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冤狱和政治犯可以作证,根本的原因在于道德和法律根本上并不是一回事。假如道德完善的人可以称做“好人”,和法律作对的人可以称做“罪犯”的话,那么在现实中“好人”成为“罪犯”的机率很高。至于儿女情长,更不分“好人”和“罪犯”。不论究竟地颂扬警察的庸俗作法,其误区在于把一种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的(只和法律有关)职业和这种从业者的道德水准想当然地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一种一身警察制服在身就可以使人立地成佛的幼稚推理。

  现在我们继续来看电影《烈火金刚》。经过几番较量,正义注定要战胜邪恶。结尾,警察对歹徒无情追杀,警察终于把歹徒射中,这时全剧的高潮到来。在确认歹徒没有回击能力后,警察走近这个他一直苦苦追寻的“坏蛋”。两个阵营的两个好汉像老朋友一样不约而同地把手伸给了对方握在了一起,但很快他们将走向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作为英雄留在人间,而另一个则是没入死神的黑暗。一场决战结束了,不知是对这场战斗的留恋,是对杀人的不忍,还是和一个“老朋友”刚见面就分手诀别的遗憾,或许是猩猩惜猩猩,面对临死的对手,原本疯狗一样的警察站在黑暗的风中,眼泪从他刚毅的眼中缓缓流出,让人生出无限感慨。

  一切社会概念面对死亡都会熔化得无影无踪,正义与邪恶,朋友和敌人,甚至恩恩怨怨,当死亡降临的时候,一切界限和隔阂都会消失,对生命的深切理解会超过一切。这个打斗片在结尾处把人性的思考进行了一番渲染,从而使本片获得了一片隽永的色彩。

读书郎 2004-04-02 21:39
《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

  大家都认为《阿甘正传》很好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天我整理我们家的影碟,竟
然发现了三套盘,我肯定看过不是一遍两遍。

  它幽默,不是一般的幽默,而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幽默;幽默到了极致就会是一种哲学;它深沉,深沉到我今天还在不停地探索它的深层内含,似乎有一种智慧的哲学始终贯彻在里面。我认为它不同凡响。对不止一个朋友我都预言,近几年内中国都不会拍出这样深奥而有看头的好片子。中国导演可以深沉,但在视点奇特方面恐怕有太大的距离追赶。

  凝重、深刻、幽默、艺术,它是个难得的精品。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客观”地正视一个ΘΘΘΘ,这是电影中的第一次。

  ΘΘΘΘ参与世界大事,在中美乒乓外交中立下奇功;ΘΘΘΘ引发了震惊美国和世界的水门事件;ΘΘΘΘ无意义的长跑却让无数人追随,并让人探究一个本来毫无意义的事实的意义;ΘΘΘΘ无意间由于机遇而成百万富翁。导演或许在借此暗示:这个世界是可以由ΘΘΘΘ创造推动的,本来这个世界就是由智慧不高的一种动物(可能叫人类,也可以叫ΘΘΘΘ)创造的,并且人类正努力于虚无却误认为是真实呢。由此影片达到了对人类进行辛辣自嘲的目的,也从而产生了哲学高度上对人类生活的解析与俯瞰。而由ΘΘΘΘ作出“伟大”功绩时所形成的反差,又获得了极高的喜剧和戏剧审美价值。

  现实主义悲剧成分增添了《阿甘正传》感人至深的魅力。阿甘的早年残疾,女友简尼的受父虐待,越战中朋友的伤亡,阿甘和简尼相知不能相爱,即便相爱也不能圆满的事实,后来母亲的死,简尼的死,残疾的朋友挽不相称新娘的出现,这些真实的哀伤和社会错位有效地调整了本片怪诞的取向,成为制约该片平衡的有效砝码。悲剧成分使该片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现实评判力度,使观众在幽默和荒诞中还要不时地进行清醒的思考和严肃的反省。而他们中间衔接和转换的那样自然,表现了导演和编剧的奇才。

读书郎 2004-04-03 20:47
《魔鬼特训队》



  CADENCE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英文“Cadence”,原意是“抑扬顿挫”或者是“节奏”和“韵律”。这里被翻译为《魔鬼特训队》大概是考虑到吸引人吧。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越战期间。因为主人公的出狱是以最后获得解放可以参加越战而结束的。

  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就叫他查理算了,是个年轻人,极其叛逆。参军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不再适合读书了,只能到军队上去锻炼。父母后来的相继去世让查理更加倔强,早晚出事几乎是肯定的。终于他被判了9个月的监禁。

  监狱不大,只有几个人,奇怪的是只有查理一人是白人,不过管教人员多是白人。尤其是那个白人下士更是很明显在刁难黑人,他极力引诱查理加入他的阵营去修理黑人,但屡次遭到查理的抵抗和拒绝,这成了下士嫉恨查理的原因。不过下士渐渐从查理的强硬抵抗中更加敬佩并喜欢上了查理,他故作亲切地和查理谈家常,请查理吃巧克力,但是全部遭到了查理的明确拒绝。当下士强压怒火问查理为什么拒绝他时,作为在押犯的查理平静地说:我永远不会和你合作,因为你是个恶霸。

  查理的这个角色非常完美,既复杂又合理,既强硬又富有爱心。所以无论谁与他交过手,谁最后都对他敬佩。我想这个监狱的磨难训练了查理。他从一个不懂世事的叛逆青年,成为一个英俊有个性的成熟军人,在这里他的所有行为都像是个男子汉。所以,最初想找他茬儿的黑人罪犯都成了他的哥们儿。

  高潮部分在最后面。查理故意抗拒下士的命令去修理一个风车,那是他父亲交给他的手艺,最终他成功了。这个事件对他体现着许多的不同意义,其中之一是对父亲的怀念,其二证明了他的勇敢,最重要的是理想战胜了刁难。此后不久,在一个下士故意捣乱的野营中,一个黑人罪犯去攀缘这个风车,在根本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被下士开枪打死。法庭上本来大家合计是可以把这个魔鬼下士送上断头台的,但是关键时刻查理却说出了一个可以救下士一命的细节,结局下士只是被判了有期徒刑而已。查理的90天监禁也要结束了,临走前他去看下士,但下士却扭转脸没有看他,拒绝和查理交谈。但是我们却看到下士正在画的一幅画上有一个巨大的风车。这个风车正是查理他们修理过的风车,也是他打死犯人的地方。

  黑人同伴也不理会查理,因为他违背了送魔鬼下士上断头台的协议。他们几个正在出操,从查理面前经过时旁若无人,就在查理以为他们永远不会与他和解时,他们扭转过来唱着一首奇怪的营歌,那个节奏和韵律非常迷人,并且还配合着一些好玩的动作,那是他们的标志。似乎那是黑人才有的特色,以前查理都是跟在队伍后面看着大家唱这只歌的,这一次他也开始和他们以同样的韵律动作起来。然后,这个犯人的小队伍重新继续自己的操练,查理和他们各奔东西,走向监狱的大门。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读书郎 2004-04-03 20:48
《一棵树》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

  我得老实承认,这个电影我从来没有看完过,尽管我算已经看过两次。一次是从中间碰上的,一直看到完;另外一次也是从中间碰上的,因为有事走开了。都是看的电视台播放。看完看不完没关系,反正我介绍的电影都不完整,只是一瞥。


  这个片子本身就没有完整的故事,是摘取的一个生活片段或生活色彩,那么我更是摘取之摘取了。

  片子的背景应该是当下中国的西北甘肃一带的沙漠。一棵树,是一个地名,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被沙漠吞没的地方。离这里15里远的村里有一户普通的农家。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家庭是三口人,一个童养媳出身因为打破了一些细瓷就发疯了的疯婆子,一个老头,还有他们的儿子。儿子结婚了,媳妇儿是奚美娟饰演的。儿子那个疼媳妇儿,让老派的父亲都看不过去。媳妇儿那个好哦,孝顺、能干、坚韧,让人觉得怎么能不疼呢。有一天他们开始准备到一棵树去垦荒,过程非常艰难,常人难以想象。没有绿化与环保的豪言壮语,没有任何口号,只是男人对媳妇的一句话:“你记的我们结婚的那天夜里吗?那天沙子飞进了你的眼睛。我要种很多的树,不让沙子再飞进你的眼睛”。夜幕下媳妇儿静静地看着丈夫:“我听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丈夫突然得了骨癌,晚期。丈夫死后埋在了一棵树下,但丈夫“种很多树”的愿望在妻子的手中一天天实现,一棵树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是千万棵树了,但它的名字依然是一棵树。

  我怀疑这个故事是根据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不过是不是真的故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现在成为一个艺术、电影艺术。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动作都是属于角色的。不过她总是多饰演城市或知识妇女,看她演农村戏还是第一次。不知道是她把这个戏给演好了,还是这个戏本来就很好才会找她来演。

  导演和编剧以及摄影是谁我都不知道,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集体配合创作出了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演员并不漂亮却看起来那么美,景色并不秀丽画面却那样耐人寻味,对话那么平淡却又那么动人心魄,故事并不曲折却始终吸引你。这就是《一棵树》。

  最精良的艺术,难度最大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看起来不起眼儿的简单形式来完成的。那么《一棵树》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

  这样的片子街头没有盗版卖。否则盗版的人会亏本。毕竟盗版的人以及大多数的观众并不是为着艺术才去观看电影的,电影的第一功能是娱乐消遣。拍一部这样的影片,即便赚不了钱,但创作者至少可以赚到终生的荣誉,甚至是中国人在国际上的荣誉。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读书郎 2004-04-03 20:48
《黄飞鸿》(之二)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之分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

  假如有意评说电影而其中没有香港电影将是个缺陷。但是对于香港电影能说些什么呢?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这
使香港电影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假如内地的艺术与沉重可以与香港电影中和一下,那有多好哦。

  不过我宁愿看沉重不够娱乐的内地电影,也不愿意多看香港电影。客观地说,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评价香港电影,这纯粹是个个体偏好,也叫碰巧了。其一,我这个人多思善感,而香港电影多以浮在表面的符号来娱乐,我在香港的电影里实在找不到思考的落脚点,这让我多少有些尴尬。其二,我个人没有看武打小说的习惯,而香港电影的很大部分就是武打,甚至许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都来自中国的武打电影,其实是香港的武打电影。我去年到中东一个国家,我问大街上的普通群众,你对于中国人有什么印象?他们马上做出武打的动作,并且可以说出香港武打明星成龙的名字。香港电影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功。但是,我仍然没有形成看香港电影的习惯。

  假如非要写一篇我看过的香港主流电影我可以写什么呢?几乎千篇一律,武打英雄的,正义英雄+柔情美女的,搞笑噱头充斥的影片,几乎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东西。总体我觉得香港电影是给那种有大肠没大脑的人看的。呵呵,我们家里三口人竟然有两个人是香港电影的拥趸。偶尔我骂他们没品位,偶尔一不小心就随着他们前呼后仰地看个香港电影笑做一团。假如那之前心情正好还会罕见地夸一句:香港电影太人道了,它能让人开心!

  今天晚上看的电影似乎有一个总标题,叫《没有太阳的日子》。这个片子可真够黑的,从头到尾让我眼睛不舒服,直想去调电视的色度。电影的小标题是《黄飞鸿与十三姨》。这个系列大家太熟悉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李连杰是黄飞鸿,关之琳是十三姨,莫少聪饰演阿宽,比较意外的是看到张铁林在其中演一面行医一面闹革命的孙文。背景是在1895年的广州,那时候白莲教装神弄鬼正在“扶清灭洋”。导演是徐克。

  本来不想看,但一看这个阵容就准备牺牲一晚上的时间,完整的看一部典型的香港电影。但结果是,毫无新意的武打场面与拖沓的节奏,尤其是过于黑暗的场景,使我一次又一次的离开这个频道转去看另外一部电影,在我眼里真可谓乏善可陈。我真不知道香港电影是如何锁住那么多影迷的。当然了,靠明星,比如李连杰比如关之林都是杀手锏。我老公只要一看见关之琳一般就不换台了。

  这个片子还是想表达一点革命的社会深意,不过,在我看来要么是香港的电影制作人不愿意让自己的电影过分深沉而失去娱乐价值,要么是他们本来对于革命国家什么的总是处于童稚的单纯理解,所以对于他们集体表达出对于社会的关心我多以呵呵一笑置之,有些投鼠忌器的意思。对“稚童”要求那么严格干吗呢,他有赤子之心已经不易。这个片子里孙文也只是匆匆一现,对于革命党人陆浩东临终与黄飞鸿在一起与白莲教以及清军的打斗有重场表现。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句对白是重伤的陆浩东对黄飞鸿说的:“我逃往那里啊?”潜台词是:哪里都是这样愚昧的群众,全中国都是这样的中国人啊。逃出白莲教的狼窝,马上就进更大的虎穴。

  我们今天已经穿过了没有太阳的历史隧道了吗?我们今天真的已经“逃”出来了吗?

  看着白莲教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中追杀学英语的师生,烧毁西方来的钢琴、钟表和小提琴,甚至连西洋狗都杀,我似乎可以想起许多BBS上面抑西振东的强烈呼声,偶尔那些声音夹杂着白莲教的余音。

读书郎 2004-04-03 20:49
《冲击人生》



  HAMMERS OVER THE ANVIL

  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我没有看到这个电影的开头10分钟。男主角是《美丽心灵》的主演拉塞·克罗。


  我想这是一部澳洲片,因为那里有大片的牧场和牛仔。风格像美国的,但是年轻的克罗当时应该是澳洲人。人们生活窘迫,看样子像是20世纪初期前后,富人们的坐骑不是汽车,而是豪华的马车。

  片子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准确地说是一个残疾少年,人称瘸腿马肖。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片子并不沉重,只是带一点英国风味的感伤,这个片子和英国有关,片中的女主人公格蕾西就是个英国中年妇女,她才从非洲随丈夫来到马肖的家乡。

  副线有许多条,牧师与漂亮的内莉小姐偷情,然后是牧师对残疾少年泄密的威胁。还有马肖与少年朋友谈论亲吻女人会是什么感受,仅只是为了体验亲吻而亲吻小女孩的场面是个很有味道的小插曲。后来当小女孩偷偷阅读马肖的日记被发现时她主动以让马肖观赏她少女的胸部为交换,马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条件,但却并不满足,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看下面。假如不是有人进来打断真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发生,不过那些很纯洁,都像是童年的梦一样好玩。没有色情,一切都只是一种成长经历。

  主线是野性的贵妇格蕾西与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年轻马仔伊斯开始相爱。伊斯在舞会上要求格蕾西与他一起私奔,格蕾西说停一天,她不想伤害丈夫。当马肖在草原上再次看到伊斯的时候他已经昏迷很久了,一只脚套在马镫里,看来伊斯被拖了好远,伊斯身上已经开始爬出蛆来。为了救人从来不会骑马的马肖不惜让马把自己拖伤去报信,最后俩人都活了下来。伊斯因为脑伤从此成为痴呆,除了呼喊格蕾西的名字他什么都不再明白。而马肖因为救人的英雄行为获得了全村人的敬爱,当他去酒吧的时候男人们主动给他让道,马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格蕾西来到医院,看来她已经准备好要舍弃富足的生活。用一辆简陋的马车格蕾西要把伊斯和自己一起送到故乡英格兰去。看着默默无语的格蕾西和远去的马车,马肖这个后来的作家评价道:在冲击生命的时候,很多女人比我们男人都更为强悍。

  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把格蕾西的年龄弄的那么大呢,起码得有40多岁,而伊斯至多25岁。不过或许这个差别在少年的眼中就是要提示情爱的盲目无序。但影片中故意展示的爱情的美好,而不是偷情的恶劣,或许已经说明了作者对于情爱的看法。

  

读书郎 2004-04-03 20:50
《超级插班生》



  JACK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

  这是个美国片,男主角是中国人很熟悉的笑星罗宾·威廉姆斯,另外一个大家熟悉
的演员是饰演女教师的简尼芬·罗佩兹。

  话说一对夫妻在狂欢时早产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才三个月就提前来到人间。刚出生没有多少天医生就判定他将是个特殊的孩子,他的生理生长速度是平常人的四倍!也就是说,一岁的时候他看来像是四岁,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四十岁。我们再一次在镜头前看到十岁的罗宾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样子了。不同的是他还是个孩子,非常淘气,童心一片。为了不让邻居看到这个怪物,父母一直把罗宾关在家中,当然他很愉快,因为有慈爱的母亲与他在一起,并且天天陪他玩耍。

  有一天他们请来的家教坚决拒绝继续来上课了,没有其他原因,这个老师认为应该让这个孩子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去上学。

  罗宾是特殊的。这一点让我想到假如我们要把罗宾社会归类的话,应该把他放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也把他纳入残疾人吗?我一直认为残疾人这个词汇对于残疾人实际上是个侮辱,有哪一个词汇既可以标识他们的特殊性同时又照顾到他们的心理感受呢?我觉得“非正常人”可能是个相对好点的词汇。嗨,这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接着说电影。就这样父母带着试探把孩子交到了学校。所有非正常人遇到的问题几乎罗宾都遭遇了,嘲笑和辱骂是最常见的。但最后罗宾以他可爱的天性还是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当四十岁的罗宾向漂亮的老师要求一同参加晚会时,老师以师生不能这样交往拒绝了罗宾。可能因为心理上的打击罗宾竟然出现了心肌梗塞,并且住进了医院。父母重新把罗宾关进了家里,但是同学们已经不能没有罗宾,于是罗宾又回到了学校。因为即便在小屋子里颐养天年,那与死有什么两样呢?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当他20岁的时候,他其实就应该是一个生理上80岁的老人。这意味着他活不了多少年。

  电影在中学的毕业典礼上结束了。那时候罗宾已经是一个17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学生代表,颤巍巍的罗宾发言说:人活着,长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丰富多彩。

  我想的是,罗宾假如在20岁时死去我们都会觉得非常Sorry。那么他到底多少岁死去我们才不Sorry?我们自己要求活到多少岁才觉得不亏?永生?还是80岁,40岁?其实没有人会觉得能活够。但一直是枯燥无味的人生,即便千年又有什么意思?是的,丰富多彩才有意义。或许正是死亡造就了短暂生命的不朽色彩。

  看着想必从来没有赶上恋爱结婚就要死去而依然快乐的罗宾,似乎给我们平常人一点心理安慰:起码我们的生活比他已经丰富多了,因为我们不曾被关在小屋子里那么多年。知足吧,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读书郎 2004-04-03 20:51
《怨女》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女主角似乎见过,后来得知她叫夏文汐,是台湾片。

  本来这样很琐碎描写一个女人的传统片我是没有兴趣看的,看样子背景是20世纪初期,人们穿着老式衣服,并且结婚的时候还是坐轿子的。不过叙述的实在细腻,就像一个物
件设计上没有什么夺眼的,但是做工精致,这就是一好。

  看着看着就想:哎,这是不是张爱玲的作品改编的嘛。我从来不看张爱玲的小说,偶尔碰到鼻子底下也翻过几页的,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张爱玲介绍,基本上知道张爱玲是什么样的风格了。但是依然不喜欢。后来上网,见到一个张迷,一问,果然这是一部张片!哈哈,简直像是失节了一样,以后再也不能说没有看过张的作品!

  电影的情节,当然也是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江南,一户贫寒人家的姑娘在情窦初开的时节与出身贫寒做伙计的小刘渐渐产生了感情,但是媒人为其他的线索也常常来串怨女家的门。在哥嫂做主自己默认的情况下,怨女被嫁入豪门。姑爷回门的时候人们看到一个又瞎又罗锅还有严重哮喘的病人,这就是怨女的丈夫。怨女穿上盛装更漂亮了。小刘也在迎接的人群中,怨女赶快躲开他的视线。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中间她生过一个男孩,与婆家三弟发生暧昧关系,曾经自杀未遂,丈夫病逝,分家打闹,转眼之间怨女已经成为一个住在城市大洋房中的中年女人,并且自己开始像当年老公一样吸上了大烟。给儿子选媳妇娶亲,折磨儿媳妇成为她的乐趣,她还主动给儿子选妾,对女人的那种不屑态度让人不禁想起来这个社会是怎样轮回的。不过看来她已经什么都忘记了,现在她只是一个贵夫人。最后儿媳妇不堪婆婆的辱骂含恨自杀。

  平心而论,张爱玲的东西就是做工精致的艺术品。白描细腻,是她的主要特色。假如归类,尽管我不喜欢张品,但考虑到中国有风格的小说作家少得可怜,依然可以把张归入中上品。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评论界过高估计了张艺术的价值。多少人吹捧张爱玲我都不信。

读书郎 2004-04-03 20:51
《巨猩乔·扬》



  MIGHTY JOE YOUNG

  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

  


  早上我跟儿子说,就在他昨天刚刚入睡一分种后电视上就在放一个小孩子肯定都喜欢的电影《巨猩乔·扬》。我儿子遗憾地问为什么不叫醒他呢。

  凡是怪物或者科幻类的片子总是很讨我儿子这样年龄孩子的好,比如外星人什么的就更好了。总之越怪异观众越高兴。大家都知道电影院里只上演梦幻。

  我不知道是中国没有技术还是……不!我想肯定不在技术上,而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这一现象:中国严重缺乏科幻类电影。非现实电影中国只有一类是发达的,那就是武打片,以《卧虎藏龙》为最,人飘在竹林的上空打斗,飞来飞去十分好看。而武打依然是来自传统,其实没有任何新意。

  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在非现实类影片中有许多杰作,科幻的与神怪的,比如吸血鬼系列,蜘蛛人系列,太空人系列,超人系列,巨物系列,纯科幻的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相比起来,美国电影的丰富多彩显而易见,中国这方面的贫乏根本无需赘言。

  中国目前的技术可能相当于20年前的美国,但是想想20年前的美国,当时他们就已经生产了大量流传至今的经典非现实类影片,所以导致中国非现实类电影的贫乏绝对不可能是技术问题。那么症结出现在哪里?

  思想禁锢,思维呆板,保守而缺乏创新,这个特征表现在几乎每一个中国的精神领域。仅在电影这个行业中国人的保守就可见一斑。而美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敢想敢干,精神世界的自由与丰富多彩不言自喻。

  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到美国去的感受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自己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巨文化”。任何东西在那里都可以膨化为“巨”而取胜。“巨”本身成为一种艺术构思,正像中国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缩小为微雕或将山林缩小为盆景一样的道理。简直在中国无法想象的巨大建筑群,巨大的弯拱,美国人制造的“巨”本身就成为神奇。

  在美国“巨”震撼了我,我称其为“巨”艺术。之所以我称其为“艺术”,是因为它已经具有了自己特殊的风格和规律。尽管“巨”起来很简单,但我仍然认为,简单的模仿不会有“巨艺术”的成立。巨艺术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地理背景,美国这个特殊的国家赋予巨艺术以特殊的文化内涵。

  《巨猩乔·扬》可以说是巨艺术的一个新成员。故事很老套,不外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和平共处问题,有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场面,但巨猩乔·扬却是其中的“主演”。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美国人就这么敢想!并且他们既然开了个头,你肯定就想继续看看这样的一头大猩猩会惹出什么一系列的麻烦来,它从哪里来?它到哪里去?得,你的好奇心,尤其是孩子的好奇心,决定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也是能够卖钱的。

  好玩,以及经济收益,就是美国的电影业的发展动力。

读书郎 2004-04-03 20:52
《我的野蛮女友》



  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

  哇,这电影好看!也好玩!

  假如你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身材和脸蛋都很标准,恐怕在熟悉的东方电影明星中找不到比这个女孩更美的人。中国的那谁还有那谁,放在一起根本
就没有可比性。亚洲让我心服口服的美女,就这么一个人了。认真想了一下,与其说我喜欢她是个美女,毋宁说是因为她特别清纯个性。

  王晶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大学生,长着一幅随时向任何人点头哈腰的韩国男人特有的倒霉相,人也不靓,甚至有一点窝囊、一点木讷、一点女人气。看到最后觉得这个演员可真不俗呢,角色的尺度把握精确,十分难得。他的演技比女主角的一点不差。

  电影是王晶的回忆。一天他坐地铁时,看到一个美女喝醉,这个美女在地铁上的一系列举动使所有人目瞪口呆。她先是抽了一个不给老年人让座的年轻人两巴掌,然后是醉酒呕吐了那个坐下来的老人一身秽物,在冲王晶喊了一声“亲爱的”之后就昏然倒地。本来在一旁看笑话的王晶从此大难临头,先是被那个老人打,并且被迫脱了自己的衣服给对方擦干净,最后是他为了给那个女孩找个旅馆安顿下来被当做图谋不轨而进监,最后是被狱友打被母亲打,真是倒霉催的。

  王晶第二次偶然碰到这个女孩喝醉,第二次无奈中送她住旅馆,几乎完全重复了第一次的经历,所不同的是,来监狱见她的女孩直接多抽了他两个嘴巴。嘴巴都被打烂了还得赔着笑脸请美女吃饭,谁让人家那么美丽呢。王晶心甘情愿。不过王晶也说了:即便人长得美也没有必要那么野蛮嘛。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交往起来,王晶就有了一个野蛮女友,你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翻脸。王晶正在上课,野蛮女友夹了他的脖子说:“走,去跟我到医院流产去”。直到电影结束他们俩还没有实际亲密关系呢。

  这样一个说抽谁就抽谁,并且绝对不看场合的一个母夜叉二百五,公德却非常到家:有环保意识,对老人有爱心,在危机时刻临危不惧,并且还是个才女,整天写电影剧本。王晶的苦差之一就是朗读野蛮女友的剧本。

  渐渐王晶知道了野蛮女友的不开心与酗酒都是因为失恋,他知道野蛮女友根本不会看上他这种人。不料在这个蹂躏和被蹂躏过程中,因美女父亲的反对,他们试图离开了一次又一次,但都没有成功。到了这种程度彼此还没有接吻,他们把对方当朋友看,并且彼此已经开始谈自己的异性朋友。最后他们约定一个时间,假如有缘他们会在两年后相见。

  期限到了,王晶来到他们埋下自己心声的地方,王晶发现野蛮女友不是失恋,而是恋人死去,酗酒是她发泄的方式之一。我推想,野蛮打骂王晶也是部分出于这个原因。王晶开始上网,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然后被拍成电影,就叫《我的野蛮女友》了。

  整部电影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亦庄亦谐的尺度把握。它很搞笑,但不离谱;它也严肃,但不滞重。惟一的遗憾是结束部分一再拖延,有狗尾续貂的嫌疑。否则的话我几乎想把这个影片与《阿甘正传》相提并论了。

读书郎 2004-04-03 20:53
《寻枪》



  我听到太多人说《寻枪》了。

  好奇心,是电影票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也是广告的支点所在。往大里说,好奇心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动力,人们生存下去的理由。假如不是为了看看明天是什么样的,我们干脆就在意识到最终我们还是要死的那一刻死了就得。


  我听到太多人说《寻枪》了,说什么的都有。我就想自己看个究竟,去验证他们各异的说法,所以我买了盘。

  电影吸引人看下去的因素的很多,但最传统的方法就是悬念。电影开始,贵州山区里的一个小警察,就是姜文扮演的马山,在妹妹的喜宴上把手枪给弄丢了,手枪里还有三颗子弹,这就是悬念。假如只是凭借这样明显的悬念把人们摁在座位上依然不是影片的高明,因为设置一个悬念实在是太简单的事情了。但无论如何这依然不失为一个好的悬念。再加上一个著名的演员出场,还有两个美女,怎么着这电影也能吸引人了。我没怎么打哈欠就把电影给看完了。这是个不难看的电影,但总的评价却不是很高。

  看电影的时候大家会有这样的经历,看着这个片子你会想到另外一个片子,或者是演员或者是风格或者是题材。我从一开始就想到了一个同类题材的片子,那是个从中部警察才把枪给丢了的片子,里面也没有美女,但是依然牢牢吸引了我。甚至不知道那个片子的名字,也不知道影片的出产地,后来才知道这部片子是伊朗的《父亲大人》。我一直在拿那个片子和《寻枪》相比,后者黯然失色。前者的特色是什么呢?或者说前者在我眼中的魅力何在?后者的“黯然”是什么呢?仔细想了一下,前者踏实细腻的生活描写与心理描写要比后者出色得多,人性挖掘的力度也更大。前者赤裸裸的生活白描其自然程度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简直像记录片,而《寻枪》相对来说very artificial。当然了,新手都想非常艺术化,偶尔这个努力会伤害了艺术本身,就像写作的新手才会在文章中去画蛇添足地精雕细刻,老手的炉火纯青只在鲁迅那样的“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还是枣树”。艺术形式往往会在简朴那里最终获得层次上的升华。

  

读书郎 2004-04-03 20:54
《春香传》



  尽管我知道韩国和中国有多么地近,文化上有那么多的相互渗透,可当我看到《春香》时还是大吃一惊。

  谁近距离注意过韩国文化?

  尽管我知道韩国和中国有多么地近,文化上有那么多的相互渗透,可当我看到《春
香》时还是大吃了一惊。现在看着韩国汽车,大禹什么的产品,还是三星什么,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差别,常常觉得我们和韩国这样的民族并没有什么联系。

  前天晚上看到电影《春香传》,奇怪的它是说唱穿插的。戏台上一个说书艺人在说一个节妇“春香”的故事,中间的叙述一半都是说唱,配上演员的情景表演,好看死了。但我老公不爱看,死活就是不看;让我儿子看,很快出现了少儿不宜场面!所以我只能一个人跑回自己的房间去独自看。也好,本来这就是个适合静心独赏的纯艺术片。

  中国如今怎么也不会有这样风格古雅的片子,一面看我一面感叹。同时我也奇怪,这样一个鼓吹节妇的影片(当然还有一点歌颂爱情的影子)是怎么把我牢牢吸引的。

  首先是韩国说唱,说起来真是有缘,自从第一次听到这种哀怨苍劲的曲调我就被它迷上了。这是我第二次在电视里碰上这种韩国说唱。有人说它叫“唱”,也有人说它叫“潘索里”。它形式上像中国的评书,但却有自己的曲调,或许是从中国的古代诗歌那里发展来的也未可知。我是去年或什么时候看另外一部韩国片偶然听到这个曲调并疯狂喜欢上的。那个影片大概叫《悲歌一曲》,反映了一家贫苦艺人为了学习这种艺术所做出的牺牲,父亲为了让女儿体会这种曲调中所独有的悲怆,竟然弄瞎了女儿的双眼,这样的人生可谓是真正的艺术人生,自然也很残忍。所以最后当我们听到那个女儿的悲声时,它已经不仅仅是单薄的艺术,而是生命深处的悲鸣,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能忘记韩国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用无数代韩国艺人的鲜血和泪水换来的。

  第二个原因是我想了解韩国文化,电影里的许多东西对我是新鲜的。比如看到电视里面的古代韩国公子怎么去求爱,怎么念中国的四书五经。看电影里什么“广寒宫”很有趣,看他们写汉字表示爱情竟然用毛笔字“日月同辉”,甚至发现他们叫人的名字“春香”和汉语发音没有很大的差别,“母亲”叫出来也是“母亲”。他们也科举考试呢,并且也有父道尊严,尤其是“守节”更是中国的嫡传,但也有一些其他的小差异。

  第三个吸引我的是故事情节非常紧凑,有悬念,一旦看了就不想放下。

  这样一个很传统节奏很慢的片子,看的我跟着剧情几乎哽咽。看完好久还在那里发呆:艺术原来可以这样有魅力。以上说的三个方面对我来说也是缺一不可的,要知道平时我10点种就差不多睡觉了,那天竟然看到近午夜。

  好久我还在琢磨这个电影,那些苍劲有力的说唱久久不肯离去,这么感动我的音乐有过陕西的秦腔,陕北民歌,还有清真寺阿訇的念经。他们都是直接从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音律。

  后来我听说《春香传》在朝鲜半岛基本上是个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相当于他们民族的《罗密欧与朱里叶》

读书郎 2004-04-03 20:55
《阿育王》



  ASOKA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史上至今场面最宏大、用人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历史片。

  阿育王这个名字经常听说,却不知道到底他是谁。所以看到有这片子马上就买了。因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搬过来《辞海》一用。


  “阿育王(Asoka,?~前232)一作阿输迦;意译无忧王,一称天爱喜见王。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前268~前232)。在位期间,除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是印度史上最强盛时期。初因南部未下,征战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悟,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很有影响。”

  我看到VCD的封面介绍为“印度电影史上至今场面最宏大、用人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历史片。

  其实就场面宏大来说还一般,但故事之曲折,情景之感人,王妃之美,悬念之惊险,阴谋之狡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印度片子给我的感觉大多是另外一种的搞笑和肤浅,这个片子常常看着不像是印度人拍的。很漂亮,同时具有历史的震撼力,古老的印度应该配得上那样的智慧。尤其是通过这个片子可以认识一位印度最伟大的国王,何乐而不为呢。

  此片特别适合女性看,主线是爱情,副线才是王室的阴谋与征战。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阿育王不是皇后的嫡出,但他最得皇帝的青睐,并且战绩卓著,功盖众王子。在王位的争夺中不止一次生命受到威胁,最后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放弃王位到国外流浪。途中邂逅因宫廷谋杀而流落在外的另外一个国家的公主和王子,随后阿育王与公主彼此相爱成为患难夫妻。因故阿育王被招回国,从此与公主失去音信,后得知公主王子已经遇害。因悔恨没有能够保护爱妻,懊悔不已,爱痛之下白马王子阿育王立地成为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邪恶阿育王。新娶妻子维德漂亮慈爱,是虔诚的佛教徒。众多王子兄弟为争夺王位把阿育王送上战场以为就是送他上葬场,不料他愈战愈勇,反而在王宫站稳了脚跟。后来的无奈局势下阿育王被迫杀死了所有的同父异母兄弟,并且大举开始兼并小国领土。战火烧到了阿育王前妻所在的国家,原来他日夜思念的妻子并没有死去,战场上夫妻相逢互不识,各自为自己的国家战斗,最终血流成河……

  印度歌舞好看好听,我妈妈就是印度歌的拥趸;而我自己曾经因为看印度电影《流浪者》,发誓一定要学丽达歌唱的那种美妙语言。但是,印度电影也因为歌舞过于泛滥影响了整体的艺术深度。《阿育王》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歌舞,但显然比较克制。该片子值得一看。

读书郎 2004-04-03 20:56
《异形》



  对外星生物的想象是西方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主题。

  作为表达想象力的方式,我认为电影是最具优势的一种,可惜中国人不但制造想象力的能力不佳,就连欣赏想象力的能力似乎也有所欠缺。所幸的是听前段时间《星战前传》Ⅱ上映,北京的年轻人就像欢迎超级巨星一样穿着星战T恤,挥舞荧光棒,干了我想干而懒得干的事,那么情况仿佛还不那么悲观了。


  对外星生物的想象是西方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主题。在《诺查丹玛斯大预言》中,曾将外星人入侵列为1999年地球毁灭的缘由之一。随着2003的即将到来,曾经玫瑰色的浪漫幻想早就破灭了。被所谓的严肃艺术所藐视的通俗小说家和商业电影制造者们,还是孜孜不倦地提供产品以满足人们与异种生命体交流的愿望。

  在诸多与外星生物发生接触的电影中,《异形》属于担忧未来的那种,剧中外星生物狰狞的造型,甚至令该片屡屡被归入“恐怖片”一类。钢铁筋骨硫酸血液的异形固然令不少人觉得肠胃不适,却将科幻小说中诡异迷离的细节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文字的幻象转化为具体的影像,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却特技效果带给我们的想象震撼,起用女主角西格妮·菲弗不能不说是该剧成功的一大因素。她长得不漂亮,肯定不漂亮,也没有安吉丽娜朱莉所扮演的劳拉那样强悍,但是她一集比一集美。在与异形的纠葛斗争中,每次电影的结局她都略占上风,虽然她是那样脆弱,但她又是如此勇敢。

  《异形》在当时必然获得了票房上的极大成功,才有了后来3集。当然,第4集也仍然留了悬念,也许至今仍未能找到好的剧本,更重要的是没找到投资,所以第5集迟迟没有开拍。快一点再快一点吧,不然西格妮都老了,导演又有到哪里去找到这样一副既脆弱又坚毅的面孔。(本文作者嘻嘻鱼)

  “Fanfan”,是法国电影。至少是四年以前的老片,因为我在四年前的一个老文里说过这部电影,当时是讨论过程(爱情)与结果(婚姻)的关系。

  《芳芳》很好看,美女帅男,女主角是大家熟悉的法国美女索菲·马索。法国真开放。在电影里你才知道法国到底与中国有什么区别。当然,电影就是电影,有虚构,有偏见,但更多的时候是文化的一种管窥。

  亚力克山大25岁了,就要与另外一个将来肯定是贤妻良母的美女劳拉结婚了,连请柬都已经有了。就在这时,在祖父那里芳芳和亚力克山大邂逅相遇,活泼调皮的芳芳与亚力克山大一见倾心,但他们却什么都不表白,其实是各怀心思。因为爷爷家里只有一张床,所以他们只能睡在一起,不巧的是亚力克山大却还有裸睡的习惯。即便这样也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在一起的生活愉快得犹如梦幻一般,越是这样亚力克山大越是痛苦,最后他明确告诉芳芳他们之间只能是友谊,不可能有别的。婚姻对于亚力克山大不是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取消婚约。使亚力克山大决定永远不对芳芳产生肉欲的原因来自童年。他小时候在早上去母亲房间,常常看到母亲不同的情人。爱情易老,亚力克山大太爱芳芳,他不希望将来某一天芳芳成为他今天面对面也没有感觉的未婚妻。所以,在亚力克山大疯狂追赶上芳芳所乘的汽车后,他最终没有上车叫住芳芳。因为他想,五年后他就不会这样追赶芳芳了,那将多么伤感。所以还不如现在不去追赶。让芳芳永远只受他精神的爱恋,那会last永远,而肉体永远和他保持距离就是爱情长久的秘诀。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芳芳砸烂了隔在他们俩之间那道“玻璃”,她大喊:爱还不够,我需要你的皮肤,你的血液,需要知道你在我身体里!

  不知道将来怎么样。不必知道他们俩的将来怎么样。婚姻对于人类是一个死结,谁说自己对婚姻有一劳永逸的锦囊妙计,一定是骗人。至于爱情,太变幻多端,怎么才是正确的爱,似乎没有答案。一对一的爱都难,更别提三角恋爱,四角恋爱,我相信有了互联网这世界上有更多角的恋爱。

  其实情感很无奈,如亚力克山大并不厌烦他的未婚妻,可是他同时也爱芳芳。或许男人与女人会不同。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即便出于审美,而不是出于道德,女人也更欣赏忠贞,男人喜欢多变。我不太敢肯定所有的男人都是这样。

  回到这个电影,芳芳选择了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无疑于她在说:我活的就是现在!管什么明天和永远。这是一种爱情观。亚力克山大欣赏情感的恒久与精神层面上的纯洁,让自己永远处在情感的渴望中享受激情才是爱的圆满。这是另外一种爱情观。

  你的选择呢?

读书郎 2004-04-03 20:56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我怀疑这样一个冗长的片子是如何获得2002年度奥斯卡四项大奖,同时它又如何获得五项金球奖。


  好事多磨,我放了好几次这个片子就是不能正常play。我放弃了,过了几天就在我准备拿这个DVD去店主那里交换时,我说再试最后一遍,结果成功了。

  你有过精神处于崩溃的的边缘吗?你有过几乎要发疯的绝望经历吗?我有过。有好几年的时间我觉得我生活在地狱,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我处在一种边缘状态;假如我放纵我自己,我就会被领到另外一个世界,或许在那里更轻松,但是那里很陌生,所以我决定不放弃。在心理即将成为生理的事实之前,我拼命告诉自己:自信。我相信我的智力足够战胜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最后,I survived!

  精神病是个至今没有绝对定论的东西。智力和毅力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可以抑制精神病的,我不知道。这里面看人们怎样定义一些东西。我只知道法国哲学家福柯颠覆了一些东西,之前的弗洛伊德们又加上了一些东西。

  约翰·纳什本来是一位数学家,但是由于他的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他当做经济学家看待,这样的人何尝不能作为哲学家看呢?因精神狂想症在青年时期就离开了学术界的纳什在古稀之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一直狂想自己在为美国军方甚至为整个世界在作着重大的科学贡献——破解密码,他是个对这个世界极其重要的人物,那时候荣誉并没有真的到来,而是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他差不多克服掉狂想之后,种种真实的荣誉接踵而至。其实在现实中也是这样的,那些特别需要荣誉的人,无论怎样渴望荣誉也对你置之不理,当你终于放弃,或者当你不再在意荣誉时,鲜花和掌声却到处围绕着你。我常常觉得这里面有禅机。

  纳什本人是个很帅的男人,第一次看到演员会比现实里的人稍逊。当然,罗素·克洛的演技不错,但我还是更愿意他的容貌与风度更能配得上纳什真人。电影的长度大约两小时。之前我服了感冒药,所以十分瞌睡,几乎没有兴趣看下去。最后就怀疑这样一个冗长的片子是如何获得2002年度奥斯卡四项大奖,同时它又如何获得五项金球奖。

  这是幻觉吗?刚才在DVD封面看这几项大奖的时候旁边没有人可以让我像纳什一样咨询别人:这是真实的吗?刚坚持看完片子我就昏昏睡去,《美丽人生》成功地把我催眠。

读书郎 2004-04-03 20:57
《情证今生》



  INDOCHINA

  仅这两位演员就可以使影片成为名片,故事更是悱恻动人。

  这几天瞎忙,很累,就又做噩梦,还魇住了。早上醒来,发现浑身不能动,手放在头上是麻木的,明明家里没有人,突然就看见老公进房间了,并且还和我说话。想极力摆脱
这种不能自控的局面,拼命挣眼睛把自己弄醒,但眼皮重如山一般。就这样在苦痛于矛盾中挣扎,最后终于完全醒来,想起昨天晚上看的电影《情证今生》,其实爱情才更像是一场噩梦,那种不由自主,那种恐惧与迷茫,那种半醒半梦的挣扎与哀伤,无一不是酷似。

  《情证今生》又名《印度支那》,是法国片。发生的故事在越南的20年代,结束部分已经是1954年,中间经历了许多众所周知的政治变迁。男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法国的著名女神凯瑟琳·德芙和文森特·皮瑞滋。仅这两位演员就可以使影片成为名片,故事更是悱恻动人。

  凯瑟琳扮演的伊林娜是位越南殖民地的大橡胶园主,她与一对皇亲国戚夫妻是老朋友,不幸这对夫妻在飞机失事中身亡,留下一大笔财产和一个女儿卡美公主。单身但已经不年轻的凯瑟琳作为朋友收养了卡美以及卡美的财产。不知道什么原因倔强高傲的凯瑟琳一直没有结婚,但她平时并不缺乏与各种人物的露水情。偶然之间与一个法国海军士兵占相遇,然后开始了不该有的恋情,他们秘密相爱着。凯瑟琳的父亲怕失去自己疼爱的女儿,并且以身份不符为由,给了占一大笔钱让他离开凯瑟琳。无奈之中占尽管愤愤地说:爱情是无价的,但接受了钱离开了凯瑟琳。凯瑟琳发现了事实的真相找到占,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个无比骄傲的女人很脆弱地哀求占回到她身边,占冷静地拒绝了。凯瑟琳流着眼泪离开,突然她在汽车上看到占在拦截她,然后凯瑟琳让司机下车,一场爱的狂风暴雨在狭小的汽车内演绎。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接触。

  红色风暴开始席卷亚洲,越南也不例外。在一场追捕地下党逃犯的枪战中,凯瑟琳的养女卡美正经过那里,与死神擦肩而过。关键时刻冷静的占把卡美救起,大家都以为卡美已经中弹死亡,结果占剥光卡美的衣服发现卡美只是被吓昏过去,其实她身上的血都是逃犯的。裸露上身的卡美在依然活着的激动中紧紧拥抱占,同时她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爱情。凯瑟琳很快发现了这段对她有着别样意义的感情,但她不愿意伤害女儿一直隐瞒着自己与占的旧情。

  卡美并不爱自己的表兄,但是家族已经给他们订婚,并且皇帝也恩准了他们的婚姻,已经在法国留学成为地下党员的表兄明着和卡美订婚,但实际上暗地里在帮助卡美逃走去寻找已经被凯瑟琳支到荒远之地的占。一段传奇开始了,经过一系列的波折,最终卡美找到了占并且结婚生子,但是卡美与占却成为国家的重犯,并且他们双双成为地下党的人。结局是占在被捕后自杀在凯瑟琳和他第一次约会的地方,而卡美却成为解放后重要的共产党干部。

  爱情的故事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伤恸想来是多么的单一,都是失去的寂寞与哀伤。一个有创意的人,假如意识到失恋的高度同一性,想必偶尔会为失恋的痛苦感到可笑的。遍地都是伤心人,多我一人又何必呢!

读书郎 2004-04-03 20:58
《被告》



  THE ACCUSED

  朱迪·福斯特的成名作。她因在此片中的成功表演荣获奥斯卡大奖。

  这个片子是1988年的作品,福斯特非常年轻,她在其中扮演一个出身下层作风随便的年轻女子,扮相是我看过的所有她出演过的片子中最难看的一次。她在一个酒吧当众被三
个人轮奸,有大段的赤裸裸强暴镜头,几乎像是三级片。

  十分好笑的是我倒着看完了影片。我前几天买了许多影碟,都是DVD,这个没有看,竟然是VCD。结果看完了觉得这个片子怎么这样呢,太“短小精悍”了,不合常规啊,并且就这么个仓促的电影也能让女主角获得奥斯卡大奖实在说不过去哦。我去翻看才发现还有一碟在包装里,原来是看了后半部,没看前半部。说实在的,前半部全是多余的,我只看后半部也没有影响对于剧情的理解。

  参加实际强奸的三个人受到控告,但是该片重点却是放在对于观看强奸人的控告,并且最后观看者的教唆罪名成立。现如今,在当众犯罪无人阻止的事件也很多,哪些观众是违法的哪些不违法从这个电影还真的让人看到了区别:那些在周围不加阻止而拍手起哄的,就是教唆犯。

  由于场面比较混乱,而且被害人自己没有看到现场的观众情况,所以全部的指控就靠在场那些有社会良心的人出面,而那些人肯定是罪犯们的熟人或朋友,所以有勇气不顾朋友关系而诚实地做证成为许多人罪与非罪的关键。诚实,一贯是人们不太在意的一个品德。这个案子假如放到现实社会很难说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现在的电影是越来越好看了。这样的老片子在当初肯定是比较好的片子,但在今天看来却很一般。什么都在发展。女人,“发展了”就不好看,但西方的女人往往是年轻的时候特别好看,老了更好看,朱迪·福斯特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我看她现在40岁左右的样子更顺眼。据说她现在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但孩子的父亲都不存在,或者说法律意义上是不存在的。她没有结婚,精子是从精子库提取的。西方许多演员很个性,本身会是社会的一种思想潮流的体现,中国演员很少有这样的。

  

读书郎 2004-04-03 20:59
《十七岁的单车》



  BEIJING BICYCLE

  曾获38届金马奖华语片6项大奖,导演王小帅,周迅在其中扮演一位始终没有说过话的配角。

  又名《北京单车》,曾获38届金马奖华语片6项大奖,导演王小帅,周迅在其中扮演
一位始终没有说过话的配角。

  你听说过快递公司吗?我是从3年前开始熟悉这个行当的,我们公司几乎每天都有快递公司的人来往,不是EMS,不是DHL,是10块钱一趟随时送到的那种城市里的快递。每次在电梯里看到一些民工模样的人堂而皇之地进出豪华的饭店或高级写字间,他们身上毫不掩饰地散发着男人身上特有的体臭,讲究的女孩子在他们过往的时候几乎要掩着鼻子走路,夏天他们的衣服几乎都点缀着盐花,多半这样的人都是快递公司的员工们。几乎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外地民工。这个工作太苦太累,城里人不会干。我曾经有一个疑问是他们为什么不经常洗澡呢?后来我认识了一位老乡,他就是开快递公司的,他说他们公司的20多个孩子们住在一个100多平米的大间里,但他们赚的还不少呢,一个月多的可以拿一千多元。我已经想让几个喊着“不怕苦不怕累”的远亲到他这里来干快递。他们为什么总是带着一身盐花是因为他们不停骑车不停出汗。

  十七岁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但是在影片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十七岁人的焦躁和辛酸。看过很久也难以释怀。它陈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既是年轻人的,也是城里孩子与外来民工的生活差别。

  影片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很独特,不是中国人常见的,专业的电影人应该在专业角度会对它有更多的说法。我只是觉得它很特别。除了节奏慢有些让我不耐烦外,整体感觉很好。

  这个电影属于目前流行的写实一族,戏剧性不强,可了劲儿地白描,这派最突出的特点在中国就是说方言,这个电影也说一点。很多地方它与《寻枪》很接近,尤其是自行车与手枪之于主人公的意义几乎一模一样:命根子!丢了就一定要寻找回来。主人公他就那么地轴:不找到他丢的东西就是不回头,似乎这东西才是他的命,生命本身在追寻他物中已经被掩盖和异化。就两个电影中的这个统一性,我想是生活的重压造成了这个局面,还是中国人普遍地不善于客观适度地关照自我生命造成的?我困惑。

  剧情的几段波折都会让观众为主人公揪心,也有几笔淡淡的黑色幽默。总的来说导演通过电影直逼社会的矛盾;但白描的手法又留下了客观的体味,并且加深了电影的思想深度。

  最让我感动的一笔在结尾部分:生死搏斗后主人公“贵”扛着自己那辆基本已经报废的单车走在人流奔涌的大街,他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人。类似的场景可能我们见过很多回,但谁会多看这个人一眼!由具体残酷的故事到我们熟视无睹的大街场景的转换,这个镜头的猛然改变带来了哲学深度的收获:每一个普通现象后面都可能隐藏着特殊的故事与意义,从而传达了这个电影深层的人文关怀。这个画面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处理非常大气。

  该片很值得一看,但是需要耐心。

  其中的演员都不错。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其貌不扬买二手车的中学生,他把人物的个性展示得很饱满。

读书郎 2004-04-03 21:00
《烈火焚城》



  FULL METAL JACKET

  这是一部丑化战争的影片。

  又名《金甲部队》,再看这英语,你也可以说是《铁布衫》。管他什么呢,总之这是一部战争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Stanley Kubrick(见照片)。


  我现在对于Kubrick的影片摄影风格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比如鲜艳的色彩,比如淡蓝和粉红的对比,都是他老人家的拿手戏。每一个画面都像是经过他做画家老婆的精心处理。

  这个碟的封皮上写着“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好在哪里?不知道,总之我觉得我能看,属于文艺片。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这是一部反战片,No!甚至不是一般的反战片,这是一部丑化战争的影片。我已经看过好几部Kubrick的影片,各种风格的代表按说都有了。无疑,他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导演,但是总体来看并没有我原来想象的那样登峰造极。不过他基本上没有很差的影片,但是他的影片却总是徘徊在90分那里,总是功亏一篑不能达到高潮。我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也基本上在这里,很有品位,但是不具有震撼力。

  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影片改编自一本小说。

  至于内容,我想我还是照抄来得更容易:“它通过新兵训练的过程刻画了非理性的杀人狂热如何残酷摧残人的心灵。影片分两个部分,上部分描写了一群原来生龙活虎的新兵,在一名魔鬼教官的引导下被训练成为一群嗜杀的机器人。后部分描写男主角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前线采访巷战的经历,越南女孩在危楼中伏击美军是该片的高潮部分。”

  贯穿始终的男主角的名字叫Joker,小丑的意思。而他的名字可能就是导演对于战争的总结。

  Life is a joke.Every one of us is a joker.

读书郎 2004-04-03 21:01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一个电影选题的出奇制胜我认为比什么都重要,除非你就是要在某个主题上过瘾。

  这是张艺谋和巩俐合作的最后一部片子,几乎像是张巩这架合作之弓射出的强弩之末,非常的无力。张艺谋的任何片子我几乎都喜欢,但独不喜欢此片。这部电影在国内似乎连响都没响就消失了,但是看封面的宣传它在国外还是获得了一些小奖项。


  我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甚至三方面的原因使我不能喜欢(假如不是影片本身不好的话)。

  第一,这个选题老套。黑帮+舞女的题材全世界都拍烂了,尤其是同为中国的香港把这个题材拍到无可再拍,除非只是为了满足嗜血的商业要求才会去拍。这个电影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一个电影选题的出奇制胜我认为比什么都重要,除非你就是要在某个主题上过瘾,比如李安,憋足了劲就是要过武打的瘾,所以才卧薪尝胆准备了不知多少年拍出了《卧虎藏龙》。否则那些比较有艺术独创性的艺术家还是别冒险去过瘾拍类型片。

  第二,巩俐根本不适合这个角色。巩俐不难看,但是典型的北方身材和长相与南方美女相差甚远。非但如此,巩俐整体的形象看起来是非常硬的一种女人,这样由她来演《秋菊打官司》或者《菊豆》都没有问题,但是由她来扮演一个彻底征服了上海头号黑帮老大的舞女,真的很困难。不时需要裸露的衣服都可以看到巩俐粗壮的大胳膊、并不柔和的长相,简直是对巩俐以往形象的一种破坏。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我就不用说了。不过我倒是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个影片在许多方面都不太像是张艺谋的精雕细刻风格,很多地方都像是随便做完的。色彩依然是张艺谋的,但以往张艺谋的符号都不见了。里面的演员再好,也只能说明这可能是部严肃的艺术片,而不是个普通的打斗片,如此而已。

  意外地在电影里看到张广天的名字,他是配乐,至于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读书郎 2004-04-03 21:02
《刘天华》


只知道刘天华是拉二胡的,但是常常把他和瞎子阿炳当成同一个人。   我们家的人似乎都会一点音乐,我大伯一家人七八口似乎都会一种或两种乐器,我爸爸起码会拉二胡。小时候他常常在闲的时候拉几下,后来二胡就一直挂在墙上,落在上面的灰尘越来越厚,最后二胡彻底从我们家消失了。二胡没落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东西渐渐走出我们的视野,然后他们又以奇怪的方式回到我们中间。  我这一代成长的时候音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所以什么乐器都没有学。前年我儿子的学校去了一帮人,说是给孩子们选择学习的乐器,他们看了我儿子的长手指,让他学二胡。我想起了我们家落满灰尘的胡琴,就说不行,结果让他学了大提琴。  刘天华我是听说过的,只知道是拉二胡的,但是常常把他和瞎子阿炳当成同一个人。瞧,他们确实有相近的地方,都是南方人。阿炳是苏州的,刘天华是江阴的,都以二胡出名,也都是男人,时代也很接近。  我喜欢看和历史或文化有关的记录片,人物传记其实也算一种。想看看刘天华与阿炳到底有没有关系,就安心看电视上播放的《刘天华》。导演是郑洞天,里面没有名演员,但是我觉得这个片子其实也不错。尤其是编剧还是很尽心,比如按照音乐的乐章来叙述就比较新,也贴切,每一个乐章采取一个不同人的视点来叙述刘天华使这个传记活泼起来。  依电影上看,刘天华之前二胡没有正规的作曲,只有民间小调,他是中国第一人。刘天华出身大户,他当初被蔡元培聘到北大音乐传习所不是因为二胡,是因为琵琶。当时北大的人和我现在一样对于胡琴看不上眼。依据电影上看,是因为一个西方的小提琴教授古诺夫看好刘的二胡才使刘天华一鸣惊人,这个转变使刘天华甚至开办了第一个个人音乐会。不幸的是1932年刘天华在向一个艺人学习音乐时染上猩红热,随后在37岁上英年早逝。  

读书郎 2004-04-05 20:04
《春光乍泻》



  HAPPY TOGETHER

  《春光乍泻》不知道做何解,不过我早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同性恋作品。

  我上一次买的盘全看完了,缠着同事要她和我一起去,买盘为了减少挑选的时间,我对摊主说:别让我浪费时间了,凡是获得大奖的都给我看。


  我还是比较相信获奖作品的。其实许多我需要的经典影片他们那里都没有,他们只卖新的,或者说多卖新的。《春光乍泻》却不算太新,应该是97年末的作品,并且也获了许多大奖。

  《春光乍泻》不知道做何解,不过我早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同性恋作品,并且还是名片:A wong kai-wai film。英语片名“Happy together”倒好理解。主演是张国荣、梁朝伟、张震。大家都知道张国荣在现实里也是一位同性恋,不过他依然获得了现实世界的尊重,看来这个世界越来越宽容起来。

  电影背景反映的是90年代末的两个青年,张国荣饰演何宝荣和梁朝伟饰演的黎耀辉,结伴到南美旅行,目的地是大瀑布,当然他们在影片中是同性恋。中间俩人吵吵打打,那种恩怨嫌隙,吃醋嫉恨,与普通的男女恋爱没有任何分别。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特殊的地方,不过大多数还是与普通人一样。就在这时梁朝伟旁边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张宛(由张震扮演),但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都是隐隐约约的。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假如没有这个隐约的复线,这个片子将不会那么丰满,俗话说三角才稳。只有两个人的情感大概会比较单调的吧。

  影片中大多数的时候何宝荣与黎耀辉一直在相互斗气,相互埋怨,相互仇恨,但实际上他们俩无论在外面发生了多少的性爱,一直都知道彼此才是对方的最爱。这让我想到一句歌词:“没有恨就没有爱”。仇恨才是检验爱情的试金石。假如你一直仇恨或埋怨一个你已经分手了的恋人,那么你一定是依然爱着ta的。假如连想都想不起来一个人的时候才可以说:我真的不爱ta了。别让“恨”欺骗了你。黎耀辉就一直恨着何宝荣的移情别恋,并且拒绝了何宝荣的恳求原谅;但孤身一人漂泊的时候黎耀辉才知道身边少了一个人,并且他会为失去了何宝荣的爱而哭泣。但这依然没有使他们走回到一起,缘分结束了或许就是这样的,谁也没脾气。人们做事不一定都是有逻辑的,很多时候看心情看脾气看契机。一旦是人做的事情,便什么都没有个准。其他动物倒靠得住一些,凭本能就OK。其实,假如这世界上真有一种生物被称做怪物的话,那么我投票的品种就是两条腿的动物:人。

  一面看影片,一面我琢磨:为什么同性恋会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应该说同性恋从人类社会开始就出现了,这么长的时间得不到社会的理解远不是人们仅仅表面看到的一些现象,什么繁育后代,什么道德问题。我有一个比喻,同性恋者像是人类社会中的臭鼬或刺猬,普通人注定和他们会有微妙的心理距离感。这一距离感使他们不能从普通人群中获得好感。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非常微妙,他们的好恶不能被简单的性爱所涵盖。例如,即便不存在男尊女卑的情况下一位孕妇也是更希望自己生个男孩,而通常父亲会与女儿更亲热。还有俗话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很明显男女之间的和谐相处性别起着微妙的正面作用。但同性恋在这个大环境中是完全的另类。当你作为一个女性面对一个男“同志”,你知道你的性别和谐被打乱。这时候,男女搭配干活也累。实际上,他们是两个“女性”的存在,但作为“同类”他们又没有共同的语言,他们的组合不再获得天然的优势。我们再把男“同志”放进男人的世界,男人们同样觉得别扭:这个同性恋可能随时骚扰我;我和这样的另类交往别人怎么看待我;他女里女气;他和我不是同类,我与他没有共同语言。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他性交!普通人也性交,但不会特别被提出来,但同性恋者因为他们是以独特的性交方式而被社会分离出来的一群,所以他们将时时被放在肮脏的双人床上来被众人打量,但实际上他们性交的次数未必会比普通人多。这个特性会造成一个潜在的联想:同性恋和妓者差不多。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为性的方式而被正常社会分离出来。女性同性恋者亦然。

  所以在一个保守的社会里,即便明确了你没有对同性恋的歧视偏见,但实际上同性恋依然会作为刺猬存在于你的视野,使你感到不安。一个社会,一个普通人,必须越过许多的心理障碍才能很放松地去接触同性恋这个群体。

  同性恋另外一个性爱特点也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他们相对于自然群体在性伴侣的挑选上确实更随便一些,比如众所周知的厕所性交在这个电影里也有一定的体现。假如把他们与普通社会人作为对比的话,是夸他们更自由更解放呢,还是应该说,正是因为社会对他们的不承认反而使他们的一切性行为更趋向于混乱?假如在法律上广泛承认他们的合法性,那么结局会是更规范吗?婚姻已经是正常社会的死结,把同性恋也拉进来好吗?起码在这个影片中可以看出,同性恋同样要求彼此的忠贞。他们在同伴乱交后同样会嫉妒伤心。人性所要求的喜新厌旧与忠贞在同性恋与正常人那里同样都不能调和。讨论让人类走向开放,还是退回保守,在幸福的概率计算上都体现不出太大的意义。所以我放弃这个思考。Let it be。爱谁谁吧,一切都随便!人类的幸福方程式中没有完美的答案,只有减少痛苦的妙方。

读书郎 2004-04-05 20:05
《编外丈夫》等



  我一般不喜欢看搞笑片。

  我年轻的时候十分个性。比如上大学的时候就发誓不看国内片,不管当时名气多大的国内片也不看,宁愿别人都去电影院里凑趣的时候我躲在被窝里看张抗抗与孔捷生的小说去。所以80年代最火的《小花》《庐山恋》什么的都没有看过,今天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环节来考察他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少了一环。读历史的,不管多黑暗的历史,不能凭个人
好恶取舍,才写得通史;好专家首先得是好脾气。

  昨天住在朋友家里,翻他们家的VCD,许多还是正版的,其中之一是90年代热抄了一阵的陈佩斯主演的电影《编外丈夫》,导演是陈国星。

  我一般不喜欢看搞笑片,好比事先你就知道有人要来挠你,而你傻呵呵地抽出两个小时让人来挠一样,挠得好的不外是花样多,挠的不好的自己不笑也无趣,恶俗了呢反而觉得主动让人恶心了自己。当然,假如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需要让电影艺术工作者挠自己一把放松一下我还是首推香港搞笑片。

  《编外丈夫》讲“老陈”从威风八面的处长位置上被机构精简下来的故事,期间感慨了一点世态炎凉,夹杂着一些女人的纠纷。笑料基本上属于中国小品的集锦。我对于中国小品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好感,属于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层次,这很明显。不过,既然“普通群众”有小品的需求,市场应该给他们存在的一席之地。不过还是有雅俗之分。

  我喜欢看来自英国的《憨豆先生》。偶尔我拿他的搞笑或者其他比较成功的西方搞笑片与中国小品或者类似《编外丈夫》这样纯粹中国式的搞笑来对比,发现中国的搞笑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也是狭隘性,或者说是局限性,他们很少反映普世的价值或主题。《憨豆先生》之所以能够风行全世界,甚至可以深究到后现代以及心理学、哲学的层次上去体会人文精神,这就是高下的区别。

  昨天还在朋友家看了几个片子,都不值得单独拿出来为篇。一个是美国的老电影《美国情 玫瑰心》,英语是“American Beauty”,讲述60年代的一个女子学校里的事情。前半部全是以一个女学生的身份讲述在这个学校的不良遭遇,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应该是推翻女子学校才对,结果到了最后她反而带领大家保留了这个女子学校。编剧简直脑子进水。

  另外一个片子是香港电影,描写泰国华裔帮派之间的争斗,主演是林志颖和吴辰君,据说这个片子当年在泰国获得最佳票房,但我只看了20分钟就关机了。看来泰国的人民群众和苏三的欣赏口味大不同,或者说他们的胃口太好,这样的烂片竟然看得下去。

  艺术这东西,确实应该有雅俗之分。雅艺术是给贵族和学者看的。但电影其实属于大众艺术。俗中求雅,并非不可能。美国好莱坞是把雅俗结合最好的国度;中国电影则是偶尔俗偶尔雅,总处在两个极端,还是没有弄懂电影的精髓。《编外丈夫》俗到极点。

读书郎 2004-04-05 20:05
《凡高传》



  LUST FOR LIFE

  电影中的凡高第一次给我那样狂暴易怒的印象,

  《渴望生活》是一部众所周知的传记名篇,凡是喜欢传记的人无不被作者的文字所感动和钦佩。电影《凡高传》就改编自这部成功的书籍,甚至英文的电影名就直接叫“Lust
for life”。但是“Lust for life”在中国恐怕没有像在英语世界中那样尽人皆知,所以中国人干脆翻译的时候就叫它《凡高传》了。

  《凡高传》感觉上没有原著书籍那样好,但也不能算太差,毕竟文学底子在那里。通常情况下,一种艺术形式转换为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百分百一定会成功的;一种以文字感人,另外一种以声色说服人,很明显有差异。我首先不满意的是扮演凡高那个演员的脸,包括他的神色都不是我心目中的凡高。他看起来更像个正常人的,那么健康,脸形太圆,而我们在一些图片上看到的凡高脸的棱角更分明一些,神情也阴郁得多。另外一个是汉语配音,很糟糕。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电影中的凡高第一次给我那样狂暴易怒的印象,并且电影中的凡高更让我相信凡高的一生是灾难性的一生。这和我以前想象中的凡高有些差距。不过它把凡高的自杀却阐释的更加合理。可是我一直认为凡高更多是因为心理和生理的疾病而自杀的,并不因为生活压力本身。在电影中我有一个感觉,凡高向表姐求婚的失败阴影笼罩了凡高的一生,甚至要为他的过早去世负责。

  电影中的凡高像个人群中的刺猬,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他和父亲争吵,求婚引出自虐,不与传统妥协,不与社会妥协,和一个下等女人同居最后被那个女人抛弃,然后和高更争吵分离,甚至他出现暴力倾向……艺术家本来就是与俗常社会不合拍的人。假如合拍的话我们怎么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不寻常的另外一个新世界呢。也有人说艺术家就是善良的坏人。

  说到凡高,每一次我都会想起身边的一个朋友。他很瘦削,职业工程师,但却喜欢读艰深的哲学,最近听说他业余在读历史学位,职业之外的东西都只是纯粹的兴趣,并无任何著述立说的愿望。这个人很沉默,似乎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外部世界的一切反应他都可以置之不理或一笑了之。我去过他家一次,他招待我的是一杯咖啡和一部动画片。看到他看动画时孩童般的笑脸,我明白我是个俗人。假如我和他在一起,我们从来不会谈什么高深话题,我们什么都不谈。我不觉得他深刻,但是假如生活中有一个人更像凡高,那就是他了。我对他有一点敬意,深信他是个诚实善良的人。他在生活中不算个得志的人。我想,今天全世界的人在向凡高表达敬意时,可能什么地方已经变异。我们看到听到谈论到的真是那个本来的凡高吗?我们真的会喜欢一个出现在你身边的凡高吗?

  这个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一个画家问凡高喜欢做什么样的画时,凡高说:“我喜欢让我的画表现出深刻而温柔的东西。”一直相信,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首先是个伟大的思想家。

读书郎 2004-04-05 20:06
《战地巾帼》



  WOMEN OF WAR

  要说血海深仇,二战中的美国与日军之间丝毫不逊中日之间。

  又名《女俘营》。此片也是“经典”。主角是苏珊·萨兰登。看演员应该不算特别老,但估计得是10年前的片子了。


  说起二战中对于日军的声讨大军,我们一般会认为主力军应该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觉得最冤。中日的这场战争,中国一般都描写为“日本侵略”,很避讳说成是“战争”。一词之差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要说血海深仇,二战中的美国与日军之间丝毫不逊中日之间。日本突袭了珍珠港,美国又用核弹回报了日本,还有其他更多的地方美日之间结怨,但我们真的很少在美国的片子中看到这些反映。相比之下中国对于抗日题材的狂轰滥炸却雷同得让我厌烦,再想到许多中国类似题材的视点之苍白单一,简直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

  我看的是DVD,两片,110分钟。第一片看完的时候我直惊叹:真是经典。节奏那个慢!叙述那个平淡!怎一个烦琐了得。几乎不想继续看下去,但还是耐住了性子,偶尔电影会有“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的现象。果然!

  故事发生在二战的菲律宾丛林。苏珊是一所美国医院的护士,刚刚结婚不久,丈夫也在菲律宾从军。大约在1942年美国做战略性撤退,一部分人和伤员必须投降日本人。本来苏珊是要撤退的,但是看到伤员的紧急需要她就不顾自身安危留了下来,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战俘。一系列可以想象到的非人折磨与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没有差别,包括直接杀戮伤员、虐待、侮辱,直至对被俘女护士的轮奸,苏珊也没有能够幸免。尽管大批的人员在战俘营中得不到治疗在病痛中死去,但是104名女俘在菲律宾光复的时候全部活了下来却不能说不是个奇迹。这个事实是耐人寻味的。实际上女俘们并没有停止斗争,是顽强的意志以及的团结勇敢使她们活了下来,甚至还多了一个人,一名女婴诞生在他们中间。苏珊以她的勇敢获得了日军长官的敬意,日军临撤退前这个标准的武士把自己家传400年的武士军刀赠予了苏珊,说她才应该得到这把刀。

读书郎 2004-04-05 20:06
《爱在战火中蔓延》



  SHINING THROUGH

  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看完片子激动的不得了,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好看的片子了。

  男主演是大家熟悉的美国演员麦克·道格拉斯,其实他在其中出现的并不多,只是一个配角,是女主角的恋人;女演员是中国人未必熟悉的一个演员Melanie Griffith,在电
影中她的名字叫琳达;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德军科学家由众所周知的“辛德勒”扮演。

  这个电影是我在电视频道上看的,并且我问过一些人似乎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片子,并且仅我自己就在电视上看到过三次。昨天是从头看到的,结果续了上来,一直看到结尾,可谓回肠荡气。这个电影假如不看头就不容易向下看,假如不看结尾也觉得不过瘾。从这个角度说,这个电影的结构非常紧凑,缺了哪一段也不成立。而有的电影却不是这样,常常觉得即便没有第一盘,仅看第二盘也可以。

  昨晚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看完片子激动的不得了,好几天没有看到这样好看的片子了,马上入睡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推门走到室外。我们家有一个十几平米的阳台。由于北京刚刚下过雨,到处看起来都很滋润,眼皮底下的大树都绿油油的,一层神秘的雾气漂浮在周围。我们家的这个阳台在晚上看总是很迷人,但白天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骗”过许多人。我清楚地记得,一位男同学到我们家里来,特意赞扬了这个阳台。我说是夜晚给它添了彩。他不信,第二天他老婆过来,他还特意带老婆去看我们家的阳台,结果梦醒。白天里的阳台,没有了夜色的神秘,夜没有了“月色”氛围,反而是遍地枯枝败叶,狂风一吹更是黄土乱飞。电影,就像是夜里我们家的阳台,充满神秘的梦幻色彩,给你多方位的美感。走出电影院,现实就是我们家阳台的白天,一切丑陋昭然若揭。好在我知道,天天夜晚都会来临,所以我守着我们家的阳台,不管它在别人的眼中多么难看,我只等待它寂静神秘的深夜。它的美只属于我一个人。这里没有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区分,哪个都是真的。电影与现实,各有自己的规律,各有可爱。

  琳达是名狂热的电影迷,她的一切智慧和幽默都来源于电影,并且随嘴她都可以说出她所依据的电影名字来。电影是她机智勇敢的源泉。没有电影便没有她的传奇,没有电影这世界上会少了一个英雄,没有电影便没有了她的爱在战火中的感人蔓延。

  二战中的美国,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夕,琳达在街头邂逅道格拉斯,后来发现她所供职的老板就是同一个人。道格拉斯人有些怪,为人想必非常苛刻,不停地换秘书,他有一张严肃的脸,据说很少人能够看到他的笑脸,但琳达是个例外。不用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琳达看过的电影灵感。不久他们俩就站在了双人床边。有一天他们俩谈起了一个敏感的问题,琳达判断出道格拉斯是个间谍,为美国负责后方情报收集工作,这个结论仍然来自于电影里的常识经验。

  珍珠港偷袭后美国正式参战,道格拉斯身份公开,作为秘书的琳达随着道格拉斯到军队工作,中途道格拉斯突然辞别,并且不能说到哪里以及什么时候回来。凭借丰富的电影知识,琳达在乱做一团的总部里分析出道格拉斯的代号,知道他天天出生入死战斗在情报线。6个月过去了,郁郁寡欢的琳达在夜总会里陪同事们玩,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看到道格拉斯领着一位漂亮的女军人进来,道格拉斯也很快发现了琳达。心中燃烧着怒火的琳达拒绝和道格拉斯重新接触,谴责他连续6个月杳无音信,道格拉斯反问:“我可曾对你许下过诺言?”看着这个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地为他啜泣的倔强女人,道格拉斯默默无言,但以他后来三次深入敌后不顾自我安危救助琳达的行为看,爱重新在他的心中蔓延。尤其是影片结束时,他身负重伤拼死也要把昏迷中的琳达抱到瑞士边境一边的场面看,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那样无怨无悔。

  这个影片是以琳达在老年时接受BBC广播电台的采访而展开的,一切都是回忆。期间最重要的主线是:琳达与道格拉斯重逢后接受情报部门的派遣,以仆人身份为掩护打入德国进行间谍活动。情节惊险合理,感情真挚动人,阴谋与阳谋交错,时不时还有小幽默加进来。

  或许这个影片不能算什么大片,我依然隆重推荐大家有时间看看。

读书郎 2004-04-05 20:07
《透明人》



  HOLLOW MAN

  此片男主演是我的全世界最爱:Keven Bacon。

  又名《隐型人魔》。


  现在我手里放着几十片新来的VCD,一时不知道先看哪个好,但一看到这个碟就马上决定了:慰劳自己为先。此片男主演是我的全世界最爱:Keven Bacon。里查·吉尔可以排在他后面。这又是个人偏好,多少人知道凯文·贝肯是谁呢?我喜欢上这个演员是从他演的那个《监狱》开始的。这样的男人不漂亮,但是有一种天然的独特内涵,不温不火,尤其不会是人见人爱的大路货,不管距离多近都给你安全感,我喜欢。我估计很多女性见了他都会嗤之以鼻,不过萝卜白菜。

  难过,竟然是科幻片。这叫为爱舍得,不喜欢科幻但不能不喜欢凯文,所以决定:看。

    话说这是一家美国的研究所,凯文是一个研究小组的领导者,他的优点是有才华,他的缺点是太有才华了。他们的课题似乎与医学有关。他们研制的药水向动物注射,动物就会因透明而消失不见,但是在一种特殊透视镜下可以观测得到。后来凯文自己准备冒险一试,经过痛苦的三天,实验成功了,但凯文却不愿意轻易还原。就这样他成为一个隐形人。

  隐形,意味着没有人能够看到你,没有人可以监视你;换句话说,隐形人将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来去无踪,可以为所欲为。刚开始凯文只是在女同事的胸前做些小手脚,然后就是跑进陌生的漂亮女人家里进行强奸,接着是杀了不喜欢这个实验的投资人,最后的计划是:杀了研究小组的所有人,这样他就彻底自由了。人与魔之间的转换就这样完成。

  科幻片一般都依据科学推测来完成,从各个方面探索人文意义上的延伸。美国人特别擅长这些。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人不喜欢拍科幻片。我认为根本不是中国科学不发达的缘故,答案另有所在。中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很可能与我有同一个毛病(一个民族,基本上在同一个时代,当然有许多共同点):想象力欠发达,或不善于虚构。中国死板的教育造成了大面积的想象力亏欠,几十年强烈的“铁肩担道义”意识形态使人们不屑在现实主义之外花费精力。

  科幻最终要落脚于人文关怀才会获得思想意义,但过分了就是拘谨死板。

  《透明人》放完了。看自己心爱的影星饰演坏人是件冒险的事情。看前我没有留意到这一点。看来,凯文从《监狱》里出来以后发胖了。地球人都知道:我这个女人只对瘦男人有坏心眼。

读书郎 2004-04-05 20:08
《明日帝国》



  TOMORROW NEVER DIE

  007系列的影片其实不用细心去看,只问这次007是谁扮演,地点发生在哪个国家,与007上床的是哪个女人,其他的便都可以省略。

  北京台有一个周末晚上的节目《环球影视》,我很喜欢。节目最后的片尾曲也很棒
。昨天看了《明日帝国》才知道,哈,那个片尾原来是来自这个电影。听这句女声:……tomorrow never die……,同时出来一把手枪,“啪”一声,很帅。

  007系列的影片其实不用细心去看,假如你实在没有时间,只问这次007是谁扮演,地点发生在哪个国家,与007上床的是哪个女人,并且使用的最新技术主要是哪些,其他的便都可以省略。不用问的是,每个007影片的开头一定是007正在床上和一个女人“那个”,结尾也一定是在胜利中和另外一个女人“那个”,每次接受的艰巨任务一定是阻止一场即将来临的世界大战,007不管被多少人痛打或枪击,惟一不变的是他永远能活下来。

  007的确是永生的。007已经在荧屏上活跃了40多年。007的演员已经换了五六位,随着岁月的流失,导演还会让007大换血,让007永远年轻下去。人们在电影院里听着同样的造型向你一成不变地介绍他自己“棒,芥末丝棒”,这样介绍了40年人们到底烦不烦?目前看来人们还没有烦。电影需要神话。007电影存活这么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它有许多值得探究的深层话题。中国没有这样的系列,很遗憾。

  所有的007演员中我最喜欢的是布鲁斯南。《明日帝国》正是由他扮演,里面的女主人公就是中国香港的武打皇后杨紫琼。这次的新科技主要是一台无人驾驶的汽车,根据它发出的功能看,起码得投资上亿去生产。故事的发生地不在中国,在越南西贡,起因是一个媒体大王为了制造特大新闻在中国附近的公海故意制造了中美之间的误会,眼看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好在人类有了00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一直没有发生第n次世界大战,看来都是因为二战后出现了“棒,芥末丝棒”。

  尽管布鲁斯南很帅,我也不愿意再看007系列了。几年看一部了解一下007系列的发展就足矣。

读书郎 2004-04-05 20:08
《卡门》



  CARMEN

  卡门,是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谁都可以是卡门。

  “Carmen”,又被混进艺术队伍的道学家翻译为《荡妇》。封面上标着获得多项大奖,但没有一项是奥斯卡的。


  60年代出生的人在思想上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的。比如我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我可能一面把宋庆龄、秋瑾这些人作为自己的楷模,但同时,简·爱、《音乐之声》中的玛利亚修女以及卡门这些艺术作品中的西方女性也给我这一代人造成坚实的心理基石。他们表面是看是矛盾的,但是宏观上看却是相辅相成更加丰富多彩,因为他们有统一性:革命。

  我喜欢卡门。你能在著名的“卡门序曲”中平静吗?你能在斗牛士舞曲中不击节呼应吗?实际上,西班牙文化本身就让人热血沸腾。关于卡门的,不管是歌剧也好,芭蕾舞也行,只要在我们家附近有演出,留出第二天的早餐钱,随时愿意去感受“热血沸腾”的体验。

  我刚刚发现一个问题,我手里拿的这个《卡门》DVD不是电影里的卡门。其中的画面全都不是。也就是说封面宣传和内容不符。封面的人物比电影里的漂亮多了。或者这个电影的真正名字是《我心谁属》也未可知。我看的这个片中演员不漂亮,尤其是卡门,除了体现出卡门的卤莽野性和倔强,别的都不像是一个大电影应该选取的“卡门”,她的名字叫Amelia Driver,是68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卡门,是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谁都可以是卡门。

  故事背景应该是今天的西班牙。一个男舞蹈家正在到处寻找一位可以扮演卡门的女演员。与其说他在寻找好的舞蹈演员,不如说他是在寻找精神上的卡门。一个其貌不扬名字恰好叫卡门的女演员闯入他的眼帘,他竟然对她一见钟情,即便她不漂亮,即便她舞也跳得不怎么样,但是她刚见面就会说:“别小看我,我想要的东西我一定能得到。我比我表面上看起来要坚强得多。”很快他们俩在舞台上的热情就发展到了床上。恐怕男人更热情一些。先是发现了卡门原来有丈夫,后来男主人公在化装间亲眼看到卡门与另外一个男演员正在光膀子亲热,而卡门三两句亲热话就让他回心转意了。男人的再次吃醋,卡门表示断交。男人追上去哀求,没想到一贯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卡门坚决拒绝:你有钱有权我都不要!像在舞台上做的一样:男人在舞台下拿刀向自由的卡门捅去。

  片子里不断出现的斗牛士舞曲震的人心潮澎湃。

  爱情是一种疼痛,是一种你终生愿意追求的痒痛。没有爱情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事实上一个人做到不让自己过多受到情感的伤害可能是容易的,假以时日,辅之涵养,“不痛”这一境界即可搞定。但对于一般人来讲,尤其是年轻人,爱到深处人孤独,轻则是泪水,重则是血恨,再继续生动些,那就只能挥刀杀人。情急之下,利刃或硫酸不指向对方就只能指向自己。

  没有悲伤人将不人。没有爱情人亦不人。爱有层次,爱有种类,爱有长短,爱有分别。大千世界,爱之丰富多彩足可以让人人自叹:吾不解风情。

  爱不是数学公式,爱不能原样固封于玻璃瓶。爱是乱的,爱是混沌,爱是交叉的,爱是不讲究原则的,爱是没有道德可言的。爱中最宝贵的品质并非是忠诚。爱,一旦被忠诚防腐处理,那爱还是爱吗?社会人开始一次新的爱情时,你怎么清仓,你怎么保鲜,你怎样对世俗的忠诚示以不屑,怎么让爱一直保持它野性的本能?谁能做到,谁便不会让爱情的悲剧发生。

  社会与人性的矛盾激化点,只浓缩于爱情这人生之痛。多亏这世界有了爱情。

  在道德社会下还可以悠闲地欣赏激越的卡门之舞,不幸中之大幸。卡门,她的真义就是革命。

读书郎 2004-04-05 20:08
《天国和地狱》



  看封面也知道很古旧了,主角是与黑泽明如影相随的演员三船敏郎。

  看到黑泽明“监督”的字样,没怎么犹豫就把片子拿回了家。

  我不熟悉黑泽明。我是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他正规的电影作品,似乎在电视上看到过他晚年的“梦”或什么的,彩色的,绝代惟美。一直不敢肯定是不是他的作品,从中间看的
。黑泽明如雷贯耳是近几年的事情。

  看封面也知道很古旧了,主角是与黑泽明如影相随的演员三船敏郎。如今两位艺术家都已经作古。前几天一直在复习美国的“经典”作品,已经领教“经典”的温吞可以当做鸭绒枕头闷死人。昨天忍不住放了来看希奇,先有心理准备。

  该片拍摄于1963年 。尽管有了一些预想还是觉得始料不及,竟然是黑白片。仅是画面的处理我就觉得非同一般,几乎全部都是四平八稳。比如在三船敏郎的家里,有窗帘、沙发以及柱子和墙,黑泽明的镜头全部把他们归整地律顺为横平竖直,这非常罕见。倒不觉得僵化,只是觉得纹丝不乱,画面的严谨与故事结构的丝丝入扣交相呼应。这40年前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长片,看得人是一点脾气没有,只能在结尾喘口气,说出一句中国电影的经典对话:高,实在是高!不过开头作为铺垫的股东开会节奏上未免就有些拖拉,省几分钟可能会更紧凑。

  严格些说,这是个侦探片。情节吸引人,所以观众才可以在电影院里呆两个小时也不走。但它不惊险,全凭在编剧上下工夫,让推理案情的连环扣来挽留观众。同时案情不复杂,老少咸宜,并且镜头老是把观众带到现场去,这可以满足普通群众的好奇。现在的片子有许多噱头,要不要就来暴力和色情,这个片子把这些情节都过滤了,用质朴的手法彻底显示了一个导演扎实的基本功。

  三船敏郎是个大工厂的股东,正在他全力拿资金与几个股东背水一战的时候,劫匪错把司机的儿子当做他的孩子劫走,并且以巨额赎金要挟。因为不是他的孩子,他可以置之不理,但受到良心的谴责。经过一系列的内心搏斗,他救了孩子自己却破产了。后半部的焦点主要放在破案上。

  黑泽明之所以成为黑泽明不仅因为他是个艺术家,更在于他还是个思想家。我一直认为没有思想没有人文关怀的艺术不是上品。假如我们以厚重来比喻艺术的维向,则思想是“厚”,技巧为“重”。黑泽明这个电影根本不是简单的侦探片。前半部大段三船心理上的反复都是对于人性的探索,而最终穷出身的罪犯面对三船敏郎的一番对话也算是画龙点睛。它一方面点出了社会贫富差异的问题,同时为三船敏郎复杂饱满的人格赋予最后一个亮点。通过前面的铺垫我们知道,三船本身就是穷人出身,财富是我奋斗得来的,为富我何罪之有?动则就想杀富济贫显得多么可笑可耻可悲。但贫富的差异本身又确实是个社会问题。所以这个片子整体看起来非常厚重有分量。最重要的是,黑泽明让三船一直多沉默,许多思想让观众自己去思索。或者说让不想思索的看情节,让想思索的自己思索去,从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黑泽明这样一个大师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一生顺畅。但知道他在成名后的60年代竟然还失落自杀过,感慨:不知道是日本人都那么刚烈呢,还是我们该自我宽慰一下,看,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

  继续寻找黑泽明导演的片子看。

读书郎 2004-04-05 20:09
《闪灵》



  THE SHINING

  假如你喜欢纯粹的恐怖片,喜欢悬疑、暴力加血腥场面,那么我推荐你看这部灵通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库布里克。

  “The Shining”,在英语里做通灵讲。此片摄于1980年。


  我对于许多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目前人类的科学我相信对于许多怪异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尽量避开一切类似的话题以节约我有限的“此在”时间。

  恐怖电影是电影中的一个显要的种类,但我不喜欢,我们全家也都不喜欢。中国大陆是唯物主义当家,该方面向来并不发达。香港电影一国两制不受限制,鬼怪电影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西方国家也乐此不疲。

  作为一个类别,并且《闪灵》的男主角是我所信赖的尼克尔森,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库布里克,朋友又说非常喜欢,所以准备观摩一遍。我儿子一般比较喜欢想象力丰富的影片,所以我把他从楼上的游戏机那里叫了下来和我一同观看。

  一开头就较失望,节奏出乎寻常地慢。即便放在普通的艺术规范下也已经是大忌,就看在宾馆经理室面试尼克尔森的一场,什么吸引人的东西也没有,就是平常对话,持续了七八分钟。天哪,导演你还想要票房吗?也许为了保持节奏上的一致,从头到尾的节奏都是一个节拍:那叫慢!后面的慢有些道理,因为已经开始有恐怖效果的,反正只要观众被笼罩在气氛下是感觉不到慢的,只会加深恐惧,慢意味着为投资人节省经费。

  要说恐怖,是真达到效果了。看到一半我儿子就滚在我怀里惊呼:妈,让我钻进你肚子里吧。等我把儿子推在一边他就坚持一定要关机。我要坚持看完,他大骂不止,最后用书把自己的眼睛挡了起来。这时候外面一片漆黑,我们头顶上的灯泡闪着火花一会明一会暗,电线接触不良的恰是时候,增加了不少效果。儿子连续两天要求和我睡在一起,并且第一晚他因为噩梦据说睡得很不愉快。

  我是个现实主义者,凡是“没用”的东西我都不喜欢。恐怖片基本上是被我列入废物不看的。其他种类的影片可以是知识的、情操熏陶的、思想哲学的、历史与文学的,但恐怖片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吓人。我心脏不好,讨厌被人惊吓。并且对于我来说它是一种浪费。按照通常标准计算,我余生的时间不过是几千天,一部吓人片,并且节奏超常巨慢,对我无疑是双重的冒犯。当然,恐怖片还是有一个好处的,可以让情侣借机团结紧张一番。

  以上是我的个人偏好,然后我们来看看社会是怎么评价恐怖片的。

  你听说过怪异恐怖片获得过公认的世界大奖吗?没有。这个答案已经足够。恐怖片向来在边缘。假如谁想用《人鬼情未了》来反驳,那么我告诉你:这个片子不恐怖,它是一部典型的爱情片,有普世的价值在里面。

  最好吃的水果在味道上有个比较普遍的标准:酸而甜,缺一不可。太甜,腻;太酸,寡。假如我把恐怖片中的主要元素比喻为尖酸倒牙的东西,那么人文价值的元素就是甜。《人鬼情未了》为什么被大家认为酸甜可口,道理就在这里。而《闪灵》只是寡酸。我们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得以广泛流传的志怪作品全部都是味呈酸甜。寡酸的必将被历史淘汰,并且已经被历史淘汰。

  除了节奏慢、主题寡酸这些大毛病外,客观地说《闪灵》的制作还是比较精良的。假如你喜欢纯粹的恐怖片,喜欢悬疑、暴力加血腥场面,并且你有大块的时间,那么我推荐你看《闪灵》。

读书郎 2004-04-05 20:09
《男人的荣誉》



  MEN OF HONOR  

  成功的片子几乎都有一个好剧本,不成功的电影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奠定了失败的基础。

  主演罗伯特·罗得尼,另外一个小个子黑人演员也是熟人脸。这个片子没有看到有
什么奖项,并且我觉得他们不冤。

  影片属于男人片。故事背景从40到60年代,围绕海军潜水员训练,有一两朵爱情的小野花儿,主线始终纠缠在种族歧视问题上面。既然在种族歧视上切的那么深,主角应该是那个坚忍不拔的黑小子,男人的荣誉应该属于他,但奇怪的是白人罗伯特·德尼罗又星光大闪,让人分不清谁是最大的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个才是电影的主线?种族歧视,还是罗伯特的男人派?可能是一种大牌明星与主题的平衡失败。

  除了让我再一次感受那个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同时普及了一下海军潜水员的知识外,片子失败。想立的太多,全部倒台。

  其实这个片子中也有些小火花,挺激动人的。比如那场,为了让所有黑人再也不敢来挑战加入只能白人承担的海军潜水员营地,军功卓著的老司令竟然以黑小子的生命为代价交换,站在岸上原来是反对黑小子的白人们经过难熬的9个小时的内心激战,人性光复,都来支持黑小子,黑人最终胜利上岸。其他小高潮还有,但感觉很涩,不那么畅快。

  成功的片子几乎都有一个好剧本,不成功的电影在剧本这里就已经奠定失败的基础。一个好剧本起码应该有一个好主题,这个剧本的主题却非常犹豫,经常偏离,甚至说作者自己可能都没有想清楚哪个是主线。我重新全面考虑了一下这个片子的主题,仍然觉得问题出在这里。种族歧视问题没有得到完全展开,罗得尼这个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不足以和正面反种族歧视的主线作出抗衡,所以两个主线两个主角同时被淹没于汪洋大海。最后也没有明白“男人的荣誉”是属于谁的。

读书郎 2004-04-05 20:10
《玛丽娜》



  MALENA

  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美丽的西西里岛传说》。在谐谑中展示痛苦与残忍的存在。谁曾经默默地爱过和被伤害过,谁便可以体会那无助的悲哀并细细品尝泪水过后长久的悸动不安。


  编剧和导演获奖,什么奖不知道,反正肯定值得这两个奖。画面和音乐也不错。整体风格和另外一个意大利导演拍摄的二战片《美丽人生》相近,在谐谑中展示痛苦与残忍的存在,意大利人天生的豁达与幽默在影片中可见一斑。

  想听故事梗概?就不讲给你。好电影是不能这样给糟蹋掉的,要像保护处女的贞操一样保护它在你那里的新鲜,看电影不就讲究个“油煎包,热乎的”。你经历过在电影院里的“先知”吗?他们趴在你耳朵边好心地预告一切的一切,而你坐在那里不过是将电影复习一遍。偶尔你想对先知说“打住”,但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你真想在他脸上熬一锅炸酱面。当然了对于介绍剧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假如你没可能看到影片的时候,就只能给介绍剧情了。

  这个电影说是性启蒙也好,青春期教育也罢,它通过一个少年的眼睛,围绕一个意大利西施描述了二战这个特殊期间人们的嫉妒、无情伤害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记录了战后人们的宽容和谅解。一个小男孩儿的情感世界被导演亦庄亦谐地渲染得那么真挚感人,看完以后我的评价就一个字好;两个字:真好;三个字:太好了。

  其实,我们可以说这个影片是有关初恋的。这种恋情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它只存在于你的心间,少年的懵懂和不可言说的焦虑增加了它的悲剧美感。甚至因为年代的久远,你可以说,那一切的如梦如幻真的发生过吗?

  深爱无痕。

  谁曾经默默地爱过和被伤害过,谁便可以体会到这个影片那无助的悲哀并细细品尝他泪水后长久的悸动不安。谁没有经历过这样遗憾的爱,这本身却是一种遗憾。

  

读书郎 2004-04-06 19:38
《草房子》



  THATCHED MEMORIES

  所有人的故乡在茅草庵,所有人最深刻的记忆在童年。该片获华表奖优秀儿童片。

  这是一部对少年时代进行回忆的影片,只不过是一个中国少年的回忆。既然是中国的,所以肯定含蓄,绝对没有《玛丽娜》那样的煽情与赤裸裸的性描写。


  江南,1962年,一所乡村小学校,记忆在那些背景下如水一样地曼延。悲欢离合,人世艰难,温情与哀伤同在。看完影片时,我特想去给自己细心认真地做一碗放了红糖的荷包蛋,似乎吃一碗饱含特殊家乡民情的糖水就能让我打消对于故乡和童年骤增的思念。影片让我想起家乡来。

  所有人的故乡在茅草庵,所有人最深刻的记忆应该在童年,野草丛中散满了神秘,小河沟声声不息是淡淡的哀怨。这部影片独特的时代色彩可以在无数中老年人那里获得共鸣。

  影片中的一切似乎都是朦胧的,没头没尾。这正是一个孩子的记忆特点。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从来只有疑问,而得不到答案。并且,童年的回忆只能是片段的,不连贯的,温馨的,也是无助的。《草房子》正是这样。

  该片荣获华表奖优秀儿童片,19届中国电影金鸡5项大奖,伊朗金蝴蝶奖,意大利铜狮奖等。老实话,这部影片不应该是部儿童片,因为儿童们不一定喜欢看,它是部文化片。看过《心香》吗?就是那样的风格,不紧不慢。就这样一部“儿童片”,竟然让我中间可以流泪。

  总体来讲这个影片不错,但还是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去想,却又想不起来具体了。

  演员是曹丹,杜源,导演徐耕。

读书郎 2004-04-06 19:39
《天使爱美丽》



  AMELIE FROM MONTMARTRE

  没有一个影片像这个影片一样能让我有几分钟的迷惑,也没有一个影片能让我如此兴奋。

  将“Amelie from Montmartre”翻成现在这样真恶心,还有一个更俗气的翻译《阿
美丽的奇妙命运》。

  没有一个影片像这个影片一样能让我有几分钟的迷惑,也没有一个影片能让我这样兴奋。

  我看了一下VCD封面的简介,什么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她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我看来简直是一派胡言。或许导演会说:恩,也可以这样理解。

  我武断一些地结论:这个电影能看出点意思来的观众不是万分之一,便是十万分之一。

  我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文化片,哲理片。遗憾的是票房估计成问题。劳动人民很可能会因为看不明白而闻风拒看。

  这是一部法国片,画面色彩美丽,构图好看,女演员也很漂亮,视点当然更罕见。

  在“常人”,换句话也就是“俗人”那里,“正常”与“不正常”有一道鸿沟。哪些人应该进精神病院、哪些人正常的不得了,恐怕文明社会一直有精确的判断。但是,自从有了法国的福柯恐怕这些规矩要进行一些改变。

  我并不知道这个影片是否真的有福柯的思想存在,但法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应该对福柯的哲学并不陌生。同一个国度里的思想总结应该有一些共通的来源。这个影片讲述一个“奇妙”姑娘的“奇妙”世界。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虚幻的,谁能分辨?假如在现实社会,这个姑娘的归宿应该是进精神病院,但是没有人打扰她,她就很安稳地生活在她自己的世界,也融合于外部世界。她周围的世界是多彩的,丰富的,也是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的。甚至导演没有显示丁点她是“病人”、需要别人来照顾的暗示。该片超凡脱俗的对于Amelie“个性”的“顺从”显示出极大的宽容,最后只能从福柯对文明的颠覆中寻找一些答案。只有在这个电影里,我才理解了福柯思想中那狂放不羁的宽容和浪漫。与其说我在看一部电影,不如说我在对应一种哲学。或许,电影与福柯之间并无任何联系,那又有何妨碍?我借助电影获得了我应该得到的一切。

  这个影片其实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评说,惟一错误的判断就是固定在一点。更多更具体的评论我一时还做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影片的制作难度非常之大。主要难在对于Amelie精神世界的展现角度,稍微偏颇一点都会流于枯涩和干扁。目前它很流畅很优美,并且简直朦胧得耀眼。

  VCD的背面有一段对影片的“简单”解说,上升到“善恶”的层面,作者肯定是个“中国农民”。后来我发现有一小段英语解说,就算一个西方人的见解,和我理解的也不一样,抄下来放在这里以供参考。

  Amelie is a fanciful comedy about a young woman who discreetly orchestrates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around her,creating a world exclusively of her own making. shot in over 80 parisian locations,acclaimed director jean-pierre jeunet ( delicatessen,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 )invokes his incomparable visionary style to capture the exquisite charm and mystery of modern-day paris ……

  电影,或者其他的任何艺术作品。你看见了什么,什么就是你。作品和读者(观众)互为注解。

读书郎 2004-04-06 19:40
《时光凶间》



  THE TIME MACHINE

  小教授之所以要研究时光机器并利用这套机器,是为了挽救未婚妻。

  我一看见是“The Time Machine”就赶紧买下这个盘。一个朋友找《时光倒流70年》许久了,哪里问了也没有。我希望它是,但也有些怀疑。结果看了不是。


  看完我给这个影片打了个及格分,属于“能看”系列。许多地方与另外那个更出名的《时光倒流70年》接近,都是凭借一架机器说事儿,都是科学家的经历,都是怀着要改写现实的决心。但这个片子由于很近,所以有了一些新拓展:时光机器更来劲,让月球迸裂,把地球揉来揉去好几回,想象力更丰富更大胆,人种都已经改变。

  小教授之所以要研究时光机器并利用这套机器,是为了挽救未婚妻。在现实社会中,教授的妻子在一场抢劫中为了捍卫结婚戒指而丧失了生命。教授利用时光机器无论如何未婚妻总是会死去,当然会是不同的原因。最终发现,即便他回去1000次,未婚妻只是会有1000次不同的死法而已,死亡无法改变。

  没什么更多好说的。闲了可以看看。

  昨天晚上不太瞌睡,突然看到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今天来看他那时候的文字已经有些稚嫩,但仍然可以发现他的热情与智慧。其中一大章讲的全是自古到今人们对于死亡的焦虑与苦闷。仔细算了一下,他写那些文章的时候,正在经受着“妞妞”给他带来的苦痛与心灵震撼。

  钟表已经走到深夜1点多,我度步到阳台上。看到久违的星空,宇宙的神秘通过星体的闪烁向我传递。 突然间觉得,对于死亡似乎没有了焦虑;只要没有病痛的煎熬,我愿意安静死去也不愿意经受时间机器折腾来折腾去。

  死亡是一种休息。

读书郎 2004-04-06 19:41
《太阳照样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

  需要参考的许多东西都积累到位,再看海明威的作品,就越来越有味。

  又名《太阳也上升了》。大家熟悉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1年以62岁高龄自杀身亡。他以自己硬汉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子形象而
著称。

  中国人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当首推《老人与海》,然后有《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所谓“迷茫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就是从海明威这里而起。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海明威的作品,当年有少许涉猎都是为着老师留的作业,我对其他风格的文学作品更感兴趣。现在看来最主要的障碍是对于海明威这代人的不了解造成的。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为什么不能积极起来面对人生与社会,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个硬汉子何以用自杀来了结自己。难怪,我那时候太年轻了。现在重新看海明威的作品,需要参考的许多东西都积累到位,再看他的作品越来越有味。

  《太阳照样升起》具体剧情我就不用介绍了,大家可以去直接看他的同名小说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样是个男人,中间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纠葛。《太阳照样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同时在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这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那软中带硬的形象,充满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这是1957年的老电影。另外这部片子有可能是欧美合作的结果,但没有证据,只是猜测而已。

  这个影片让我想起来许多外围的东西,比如海明威的自杀,一战后迷茫一代的形成。影片开头就是一战的残酷场景,然后就展示一群美国老兵在战后法国的生存状态,主要是他们的心理状态。看了这部影片就不再迷茫为什么会有迷惑的一代。而且直接参战的海明威的心灵创痛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们发生的根源。海明威对于人类的绝望,含蓄的哀伤,心理上不能愈合的创伤,都直接来自残酷的战场。连爱情都不能挽救他,实际上是连爱情他们都抛弃了。与残酷的死亡相比,爱情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面临感情的选择,他们宁愿与妓女逢场作戏也不愿意和真正的情人规规矩矩组建家庭。从而这个世界已经与他们无关!

  赤裸裸惨烈的悲剧我们看多了,但我们并不熟悉那些把绝望和伤感压制在内心只以温情和镇定示人的绅士。影片中的硬汉子不是通常我们想象到的强硬角色,恰好他们的刚强是通过韧性与智慧,甚至是文弱来体现,反差中闪现出极大的艺术美感。含蓄与细腻使角色魅力四射。

  能够创造出这样角色的作家本人,让人神往。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其实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这个人主动离开了我们,用的是一管枪。

  为什么海明威要取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名字来作为他作品的名称。“太阳照样升起”,他在用这样的话来劝说过自己多少遍,忘记过去忘记过去,但看来他还是不能忘记。我自己也曾经在最悲苦的时候想过,自我的痛苦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太阳天天升起,大自然不会为任何人的悲伤动容。或许,他正是用这个一个名字来表达他的悲观?看来我必须看完《太阳照样升起》的下半集,那样会更容易地寻找到海明威的逻辑。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