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02.2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Raymond
缘份天空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0
发帖: 6046
威望: 4721 点
金钱: 8325 静电币
支持度: 20660 点
在线时间:4040(小时)
注册时间:2004-02-08
最后登录:2024-04-18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02.22)


  从单边突进转为慢牛爬升

  李志林(忠言)

  本周二周三两根长阴使不少人产生了对本轮行情结束的担忧,更有人认为2200点仅是下跌中继,至少要调整三个月。我的观点则相异。

  2402点的下跌仅是波段调整,论涨幅,从1814点—2402点已达32.4%,超越了正常波段30%的极限;论上升斜率,春节前是沿45度缓慢爬升,节后则改为沿60度急速攀升;论成交量,周一放出巨量,成交手数创历史新高,周二上午前一小时已量能不济;论获利盘,30%的个股涨幅超过1 倍,80%的个股涨幅超过50%,随时有兑现的要求;论市场走势,本周一因大盘权重股大力拉升,已由先前的结构性牛市变成“全面性牛市”,周一2330点收盘,一天后便急攻2400点,调整遂以暴跌来体现。

  尽管尚不能确定2190点就是波段调整的结束点,但我认为,这种调整不能表明1664点以来上升行情的结束,而是在探明波段底部后由高举高打转为新一轮的“慢牛”式爬升。

  第一、我曾多次将本轮行情比拟为2007年1至5月2541点—4335点的那段行情,即权重股滞涨、指数小涨而中小盘股大涨、成交剧增、人气高昂、指数进二退一、赚钱效应明显的结构性牛市。眼下指数比当时还低近一半,2—6元股比比皆是(当时几乎消灭了10元以下股),平均市盈率仅17倍(当时是40 多倍),市场远未到过热的状态。

  第二、2402点暴跌之后的两天内,国务院又批准了电子信息、轻工、石化等产业振兴规划。产业振兴规划的利好不限于公布,而在于实施过程中长期累积的实在利好效应,上市公司受惠面十分广泛,必然会改变股市的基本面。2月份有14只股票型基金发行,券商 100亿集合理财资金入市,这与6000点时停发基金、加快超大盘股发行上市等举措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唯有靠股市的上升来大力拉动包括房市、车市和日常消费品市场在内的内需来弥补,而目前房市、车市依然低迷,股市行情就不可能在2400点熄火。

  第四、本轮行情中,社保基金是在1月份1800点—1900点大量建仓的,而公募基金、QFII、保险资金是在2月4日突破2100点后以及2月10日突破2245点“牛熊分界线”后才全面翻多的,周三暴跌时QFII瑞银更是在2200点以上狂扫23只股票。仅100点—200点的上涨空间是绝不够大资金运转的,尤其是汇金公司“9·18”后1800点以上买入三大银行股和中石化集团增持的中石油至今仍然套牢,这些市场最大机构的利益决定了行情不可能就此结束。

  第五、本周二周三两天200点的暴跌是石化双雄、银行股的打压所导致的,若是主力为了出货不计成本地打压大盘股,岂非自封逃路?唯一的解释是强力震荡洗筹,目的是轻装上阵、抬高市场持股成本、重新往上做。即便2402点是头部,也至少会有一次反抽(或不到2402点,或超过 2402点)来确认。

  总之,退守2200点平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在2200点—2250点区域震荡整理的时间越长,个股的机会就越多,指数的风险就越小。人们应习惯于“慢牛”式的结构性牛市,坚决摒弃靠权重股拉升的“全面性牛市”的幻想。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上半年“修复” 下半年“恢复”

  陆水旗(阿琪)

  虽然始自去年年末的这轮反弹行情在充裕流动性的推动下一度表现得较为强劲,也有不少股票的涨幅达到了牛市的标准,但就行情的性质来说,这轮反弹只是一轮修复性行情而非恢复性行情。

  一、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衰退,欧美成熟经济体属于实质性衰退、危机性衰退,而中国只是成长速率降低的衰退,即成长性衰退,性质截然不同,在这场经济衰退中,中国将率先复苏是个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去年的跌幅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中却排名第二,这不符合常理,理应修复。

  二、本轮行情的触发点是去年12月份企业去库存的进程快于预期,行情是确立“库存底”后形成的“去库存行情”,但经济与公司盈利真正的复苏还要看内外需求,各类产业刺激政策最终能取得多大的实效,也还需看终端需求。最新数据显示,出口仍在大幅下滑,钢材价格春节之后已再度回落,水泥价格在持续下跌,这说明尽管库存压力已经消除,但经济与企业利润的复苏仍然面临需求不振的束缚。因此,本次“去库存行情”之后,A股市场还需寻找与确立一个“需求底”,才能进入真正的恢复性行情。

  三、本轮完全以流动性驱动、不讲究基本面状况、崇尚概念与题材的投机炒作行情的最大功效是修复了投资者原先几近丧失的信心,把折价状态的A股修复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但还没有恢复市场整体的投资预期,最起码行情价值增长的驱动力还没有得到恢复。

  四、A股市场历史上“先修复后恢复”的行情大多呈现先单边反弹后构建区域性震荡的形式,在一轮修复性反弹之后构建的主要震荡区间一般在15—25倍市盈率之间。以过去4个季度滚动的公司业绩对应于目前的行情,15倍市盈率的底部区域在1800点一带,20倍市盈率的区间中枢位在2400点附近,25倍市盈率的重要阻力区在3000点一带。因此,股指切入2400点中枢位后出现阶段性震荡或者回落再筑底是不可避免的。若把“修复”与“恢复”分解在这个区域震荡的行情架构中,这轮反弹到2400点的行情可视为修复性行情,后市回落再度筑底之后,上试3000点的行情才可视为恢复性行情。如果进一步分解在全年行情中,上试3000点恢复性行情的形成还有待于下半年“需求底”的成立,即在全年“N形”的架构中,前一轮反弹是“修复”,后一轮反弹才是“恢复”。

  因此,尽管“修复”与“恢复”只是一字之差,但行情的性质与行情的内容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

  (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小牛难负大象之重

  王利敏

  气势如虹的牛头行情本周终于受挫,上证指数上摸2400点后一路狂泻,一度跌破2200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人归之于市场担心流动性逆转,有人归之于周边股市大跌,有人归之于短期获利盘太大等等。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大象群体起舞,导致市场人气迅速退潮,以致行情急转直下。耐人寻味的是,随着周四、周五主力改变了策略,目光重新转向中小盘股,不但止住了跌势,唤回了人气,且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大象群舞为何会成为大盘大幅回落的导火线?

  不少人基于2007年“5·30”后热点迅速从小盘股转为大盘蓝筹股的经历,认为大部分中小盘股大涨后,该轮到大盘股出风头了,于是原来不太可能大涨的宝钢股份、上海汽车等纷纷涨停,招行和石化双雄也持续大涨。笔者认为,2007年“5·30”后之所以会出现机构大炒蓝筹股,是因为当时大量新基民入市,造成基金公司资金“爆棚”,而不合理的排名制度倒逼基金迅速增仓,由此形成大象群舞直至“蓝筹股泡沫”。而牛年伊始的股市虽然人气有所回暖,但充其量只能视为“牛头行情”或阶段性小牛,让小牛承受大象群舞之重显然有点勉为其难。

  自1664点以来为何市场人气越来越旺,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中小盘股在指数小涨或不涨的情况下股价大涨带来的“赚钱效应”。近来在股指持续大涨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发现,手中持有股票的市值不涨反跌,对行情的信心明显回落。所以,大象群舞行情已演变成不断远离群众的少数人行情,最后“曲高和寡”、快速回落,当在情理之中。

  由于多数大盘蓝筹股都是含H股的,它们没有大涨时,由于下跌的空间不大,所以很难使大盘有下跌的空间;当它们大涨后,带动大盘下跌甚至大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特别是这些股票的大涨只能使原本已大大高于其H股的价差更大,从而孕育极大的回调风险。如石化双雄的A股股价几乎是其H股的一倍,这些股票更容易形成联动性大跌。我们注意到,本周大盘回落时,H股板块的下跌幅度很大,由此带动大盘急速跳水。

  大象群舞无疑会造成指数快速飙升,快速上冲2400点,这一方面引发了市场各方对行情过分投机的指责和是否有信贷资金入市的疑虑;另一方面,指数的虚涨引发了市场“恐高症”,导致筹码松动和大盘动荡,最后大幅回落。

  值得庆幸的是,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大象停止了群舞,看起来成交量急速萎缩,股指上涨的幅度也很小,但多数个股都在上涨,有的甚至涨停。从表面看,似乎人气不高、买气不足,但“赚钱效应”却回来了。所以,如果指数不涨或小涨、个股普涨或大涨的格局再度显现,市场的吸引力会倍增,牛头行情将会以另类形式悄悄延伸。如果此轮行情以新的模式延伸,时间和空间(尤其是个股的空间)有望大大增加。(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

  用战略眼光审视新能源概念

  桂浩明

  新能源概念股是本次行情的一个重点,从风电、太阳能到新能源电池及汽车,几乎所有与新能源有关的股票都被结结实实地炒了一遍。但即便是在新能源概念最为火爆的时候,市场对它的认识也是有很大分歧的,看好新能源者认为其发展符合国家长期利益,空间很大;反对者则认为,传统能源价格的下跌抑制了新能源的盈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具备真正的投资机会。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传统能源的价格较低,使得新能源在推广使用的初期存在成本上的压力,掌控传统能源的机构也不希望发展新能源,导致新能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真正产业化。这种局面到了本世纪初才有所改变,由于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后备储量不足,加上污染严重,迫使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替代传统能源的问题,发展新能源的问题重新被提起。这几年,西欧的新能源发展是较快的,但美国由于政治方面的因素,新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受到阻碍的,直到奥巴马上台,国家战略有了很大的调整,转而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以便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

  中国的新能源起步较晚,但这几年发展得较快,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不是很大。根据国家规划,新能源在国内的应用也在加快,如风电每年的装机规模遥遥领先于全球。在未来几年中,新能源将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资本市场上,前几年就掀起过一阵新能源热,风电、太阳能概念股都有过不俗的表现。当然,现实问题是这些股票的业绩多数还不是很突出,尤其是太阳能光伏行业受到产品价格下跌以及海外需求减少的拖累,影响了业绩。此外,新能源的产业化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倾斜,但尚未进入普遍盈利期,这也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能源概念股要全方位地发动大行情的确是有难度的。

  其实,人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新能源概念,在战略上无疑应高度重视,以风险投资的视角来看待,着眼于新能源的长期发展趋势以及相关股票的高成长前景,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配置;在战术上,要考虑到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曲折,要理性地判断其短期走势,在相对低位要敢于吸纳,同时也不能盲目追高。以战略视野审视新能源、关注新能源是投资新能源概念股的基础。在未来一段时期中,新能源概念股虽然未必会像当年的网络股那样风靡,但其跑赢大市还是完全有可能的。人们必须接受这样的观点——新能源代表着未来。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望梅止渴”与信心恢复

  文兴

  一位朋友有个比喻,他说当下的股市行情是“望梅止渴行情”——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及12月和1月的天量信贷是“梅”,刺激股市“生津”(体内存量资金开始活跃),进而“止渴”(行情持续活跃),其效果是刺激了更多的“唾液”(资金和热情)分泌。无论这颗“梅”的成效有多大,“津”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为何近期行情敢于如此强势的原因所在。

  这个比喻很有道理,道理在于这次股市行情来得十分突然,很多人到现在还想不明白;本轮行情来得又是这样合理——股市本身就是一个效率极高的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股市上引起波动,当然,给一部分人带来盈利的同时也会给另一部分人造成损失。

  股指2400点是高还是低,暂且不去讨论,但这个点位是在六千点大跌到千六点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它说明了什么?

  在熊市的背景下,市场中充斥着熊市的思维,看问题较为谨慎,这是事实。但是千万别忘记,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有哪个国家推出的政策和举措比我国的力度还大?这是最大的基本面。

  当然,如此影响巨大的金融海啸是空前的,史无前例的,但无论如何总会过去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这里讲一个投资圈内广为流传的笑话,首先要声明,笔者无法证明这个笑话的真伪,这是借来说明观点的。大家都知道,基金管理公司经常会请一些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的官员来上课,希望从中获得“养分”,以领先于其他基金管理公司,更好地为“基民”服务。某基金公司最近又举办了一次这样的活动,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据说一位专家被基金经理“赶”跑了——原来这位专家的观点空上加空,影响了这家基金的操作,导致几位经理在排名竞争十分激烈的基金实战中落败。其实,此笑话如果是真的,笔者倒是很同情那位专家,观点是他的,听不听在于自己嘛,何必“赶”走人家呢?

  股市走势放在那里,对错一目了然。未来的走势如何,只能看大的方向。全球的事情看各国的,当然离不开看美国的。中国的事情当然要看政府的,有了大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加上未来可能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最大的“梅 ”,2400点是实实在在的“津”。我们刚刚有了点“止渴”的感觉,就有人跑来告诉我们行情是错的,岂不扫兴?

  仔细想想吧,即便是“望梅止渴行情”,说到底也是希望经济能“保八”, 产业能振兴。(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Posted: 2009-02-21 20:0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经济频道 Finance Channel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