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读《知堂书话》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读《知堂书话》

钟叔河编《知堂书话》(岳麓书社出版),共计三百三十篇,辑自周作人的二十八部文集。编者在《序》中说:“我所想看的,只是那些平平实实的文章,它们像朋友闲谈一样向我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中叙述了哪些我们想知道的或者感到兴趣的事物,传达了哪些对人生和社会、对历史和文化的见解。这样的文章,无论是客观地谈书,或是带点主观色彩谈地他自己读书的体会,只要自具手眼,不人云亦云,都一样的为我所爱读。如果文章的内涵和笔墨,还足以表现出本文和原书作者的学养和性情,那就更为佳妙了。”又说:“在我所读过的书评书话中,我认为周作人写的文章可算达到了上乘的标准。”这三百三十篇书话,确都是平平实实的文章,也确如老友神聊,无拘无束,读来自有一种潇洒闲适。

  从表面看来,书话平实无华。但因作者涉猎甚广,多读人所未读之书;又因见解别开,常道人所未道之论,因此非常耐读。前者如沈梅村《读书随笔》、陈舜百《读风臆补》、鲍林《玛伽耳人的诗》、柳田国男《远野物语》,都是人所难见之书。作者娓娓道来,虽引述甚多,犹如豆棚瓜架之下,听古说今,海阔天空,但觉趣味盈盈,绝无厌倦之感。后者如《颜氏家训》《日知录》《唐诗三百首》《太上感应篇》之类,不论是名著还是通俗读物,作者时有独到之见。

  譬如《颜氏家训》,除指出此书“要旨不外慎言检迹”之外,特拈出《终制》一篇说:“是古今难得的好文章,看彻生死,故其意思平实,而文词亦简要和易,其无甚新奇处正是最不可及处,陶渊明的《自祭文》与《拟挽歌辞》可与相比,或高旷过之。陶公无论矣,颜君或居其次,然而第三人却难找得出了。”又如《日知录》,不因为它是名著而拜倒。除“觉得有几条是好的”,不以顾炎武的“儒教徒气”为然,并举卷十五《火葬》条“宋以礼教立国而不能革火葬之俗,于其亡也乃有杨琏真伽之事”说,“这岂不像是庙祝巫婆的话”。又说,“卷十八李贽、钟惺两条很明白的表出正统派的凶相”;“卷十九《修辞》条攻击语录体文”,从而感叹曰“我不想来谤毁先贤,不过举个例子说明好的笔记之不可多得罢了”。再如《太上感应篇》,他以为“此文的中心思想,本是长生,盖是道士的正宗,并不十分错”,之所以“鄙陋不足道”,是“经士人歪曲,以行善为弋取科名之手段”。《唐诗三百首》“缺点不是没有”,可是“凡选本皆有缺点”;说它“与现代不能相合,那是当然的”,因为“蘅塘退士是前清乾隆时人,他的意见只是那时代的东西”。至于“要他客观的罗列唐诗历期的好处,初盛中晚各有它的特色,这未免强人所难,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些话都颇公允。

  这些,只是随手举的例子。由于作者具有“文学家的文字功力,再加上学问家的学识修养,在挥洒自如的谈吐中,往往有所发明,且如老吏断狱,一语中的”(陈平原:《书里书外·杂谈书话》)。此,《知堂书话》之所以耐读,所以高明。�
Posted: 2004-05-10 20:4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