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转载《80年代的我们》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水爱水♂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5
威望: 15 点
金钱: 62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16(小时)
注册时间:2005-11-11
最后登录:2006-05-22

 转载《80年代的我们》

先声明,这个文章确实出自本人之手,文笔不好哈。有耐心的就看看,看不下去了就算了
80年代的我们
经历了很多事情,想写点东西下来,这个是从记事开始第一次想亲自写出来的东西,也酝酿了好一段时间,可能文字比较苍白,但是确实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希望大家看了过后多捧场就好。可能有点象在叙述历史,各位不要觉得很难过啊。呵呵!
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这个东西还是比较难写的,我不能写到好全面,但是可以函盖大多数人的想法,就当作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的小小感想吧!

1、我们的祖辈:
要谈我们这一代,首先肯定会提到我们的祖辈,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历史造成的问题。80年代出生的我们,现在的祖辈或者已经过世,或者已经是70-80岁的老人。追溯时光,他们的出生年代是在解放前。大约20-30年代吧!那个动荡的年代,是中国人口急剧增长,而后又因为战争的特殊性使人口急剧下降的年代。能存活下来的城市人口,确实不能算多数,侵略者都是以占领城市为目标的啊。而且旧社会的体制,使得我们的祖辈们并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我敢说,现在那些被骗钱的老人,多数都没有读过很多书。49年全国解放,农民分土地,使得很多以前的土豪劣绅受到了打击,但是就当时而言,贫富分化是急剧的缩短。想想我们的祖辈们,那个时候可能正值青春年少,就象现在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一样,国家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给了他们一个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个时候,我们的祖辈们思想单纯,一心一意为了建设更好的新中国而努力着。但,毛主席提出“人多就是力量”于是乎,便有了我们的父母辈们,试问,现今的80年代的我们,谁没有舅舅和姨妈?谁没有姑姑和爸(这里说的爸是指的父亲的亲兄弟,我是这样称呼他们的,其他的称呼我不清楚)?我直言不讳的说,我的祖辈的父母辈是属于地主那种类型的,据老辈子们讲,当时的银圆是用房子装,后来连房子都压垮了的。(大家可不要把我看成地主啊,呵呵)解放后,政府的体制,使得家道中落,祖辈们就迁徙到城市里,我想我们这种家族可能存在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那种得到解放胜利喜悦的农民或者城市里的小市民,他们逐渐走上各自的位置,扮演着新中国的建设者的角色。接着,有了我们的父母辈。家庭子女的多数,使得他们生活的担子很重,艰苦的条件,是我们这一辈人无法想象的。80年代的我们,恐怕很难想象那种一穷二白的日子,那种两位老人为了支撑起我们的父母辈而辛勤劳动的场面。试问,现在的我们,如果谁不知道电视是什么,谁不知道网络是什么,别人会怎么看待你呢?就此打住了,我想说的就是,因为有毛主席的“人多就是力量”,造就了很多很多的大家庭。那时候的家庭,大多都是很幸福的,我们的父母辈们那时候受到的教育,是相当正统的(如果有条件能读到书的话)。
2、我们的父母辈:说到我们的父母辈们,我只能描述出生活在城市中的他们,我不是生活在乡下的,无法描述乡下的情况。父母们的小时候,很多都是跟着我们的祖辈们的身边长大的,一个庞大的家庭,他们有自己亲生的兄弟姊妹,想想他们的小时候,一定比我们快乐得多。那种在城市或者乡村的生活,肯定没有现在的城市这样喧嚣,这样复杂。我就常听起我的母亲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讲那个时候的艰苦条件,讲那个时候的艰苦生活。犹记得他们描述中的祖辈教导他们要节约,教导他们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我们父母辈所受到的教育,我们的父母辈大多数是50-60年代出生的,年纪小小的,又是才解放10多年的新中国,正统的教育,造就了我们成绩优异的父母辈们,想来当时如果没有读得上书的孩子已经很少了。因为父母辈们知道,祖辈们的辛苦劳动,才换来他们在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学费虽然少,但是毕竟是要交的,家里又有那么多兄弟姊妹,怎能不为自己的父母争口气?家庭的贫寒,更促进了父母辈们努力读书的决心。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父母辈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在想想,一提到“文革”二字,我们确实是没有任何感受的,父母辈们的成长,也就是处于那样的动荡年代。“红小鬼”是对我们父母辈们多数的称呼,(如果你的祖辈不是地主的话,那你的父母辈们大多数都是文革当中的“红小鬼”)。而后,毛主席提出要“上山下乡”,我们的父母辈正值青春年少,不少已经是高中文凭了(当时读到高中的,已经是牛人了),有很多有条件的,还读了大学。但是就是毛主席一声令下,要让他们到农村去锻炼,中断了学业,15,6岁的年纪,背上自己的行李,下乡了。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父母辈们在城市里生活惯了,虽然城市里的条件并不见得比农村能好多少,但是农村毕竟是农村,落后的生活条件,每天艰苦的劳动,换来的可不是白米饭,而是野菜,红薯。当时的“知识青年”们,谁不想早点回到城市里?谁不向往能更好的读书和学习?但是条件只有一个,如果要回城市继续读书,要么读师范,要么读医科。而且当时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中国特色了,要办什么事,靠关系!除非是你很拔尖,很优秀,不然没关系,谁也救不了你,乖乖呆在农村吧!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多少年我不知道,总之当年的“知识青年”们又陆续的回到了生活的城市,不过他们都还好,或者当工人,或者做其他的,总之国家都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也有很多成长为现在各行个业的顶尖人物,或者政府部门的要职。用现在的话来说,混得好不好,就看你在农村的时候会不会搞。积累了政治资本的,出来就可以在政府部门干个小差使,慢慢的,官越做越大,当然,这是很少部分。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兢兢业业的劳动人民。70年代末,“文革”结束了,我们父母辈们很多希望能干一翻事业出来,所以很多都是投身于工作,很多数都没有很早的结婚。计划生育的实行,“只生一个好”,造就了出生在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80年代啊,是个动乱的年代,我所说的并不是社会的动乱,而是经济的动乱。改革开放,打开了国内市场变革的第一页。脑子转得快的,提早经商,“个体户”“万元户”这个两词,在当时听来,就是富裕的代表。在我的印象中,那个时候做什么,只要肯努力,脑筋转得快,都能赚钱,因为市场大,而且市场竞争又不激烈。现在很多的富翁们,很多都是在那个时候一夜暴富的,很多都是在那个时候淘到第一桶金,赚钱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成功的是多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最赚钱的,还是当时并不起眼的制造行业。因为当时很多都是国营,能有实力独立出来做制造业的,并不多。直到现在,制造业仍然在扮演着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的角色。时光飞逝,转眼来到了90年代,90年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高速年代。造就了更多的富翁,也造就了我们的父母辈们更多的苦和泪。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也计划经济的交接基本完成,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下岗职工,造就了很多国营企业的纷纷倒闭,同时,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也抓住了发展的契机。父母辈们的悲哀就此诞生了。很多辛辛苦苦工作了接近20年,甚至更多年份的他们,能体会到的只有这种结局,俗称“买断”。具体的含义,我想我不说,大家都知道。也有父母辈们能继续留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但是已经人到中年的他们,也没什么奔头了。不过还好,他们退休了,还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以他们的工龄计算,每月拿到的退休金,也足够他们养老了。社会在发展,人的意识也在发展,我们的父母辈们渐渐的因为各种原因,成了目前离婚率很高的一个人群。我毫不避讳的说,我的童年不快乐,就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度过。我想和我同感的人,不在少数吧,单亲家庭造就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不知道是因为父母辈们上山下乡受到的教育少了还是为什么?为什么要争吵?为什么争吵的时候不考虑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感受?疑惑!这里对我们的父母辈们有一个地方是要谴责的,就是他们对祖辈的不孝顺,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孝顺的,我只是说少部分的。不过因为是社会的变革吧,现在的父母辈们之间也并不是很团结。经常有新闻说分家产什么的,结果闹得沸沸扬扬,我想,如果是我们的祖辈们看到这群子女的丑恶嘴脸,真的会后悔为什么那么辛苦养育他们。
3、80年代的我们: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童年的生活可以说是各是各样吧,80年代的我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我们没有自己的亲生的兄弟姊妹(双胞胎,多胞胎除外,罚款儿,罚款女除外)。我们这一辈的,都是父母们的掌上明珠,父母们受过的苦,他们不想我们再受。便努力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供我们读书,供我们生活。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你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家庭,大多数的父母,都不愿意我们成为社会的累赘。至少,我们的童年,比起我们的父母辈和祖辈的童年,要幸福得多。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多样化。我们之中,很少有没有受过初中以下文化教育的,不过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的发展,农村依然贫穷,我们之中,也有很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的。我们之中,很多因为家庭问题,同样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我们之中,也有因为社会问题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我们这群人,真的是很复杂啊。我们受到的教育,可以说是很不错的,美国的中学毕业生,做各种题目的能力,最多能顶到我们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吧。但是我们这群人,因为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的体制的需要,也落入了不幸的一角。先说教育,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在我们这一代中发现的,高分低能的人不在少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分,确实是学生的命根根。在读书的时候,一切以分数衡量。教育的体制,全都偏向了分数。犹记得我一个正读高三的朋友,他们的教室黑板上写着“辛苦就是这一年,多考两分压万人!”。老师会以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经常有学校每周评学生成绩,还把考试的分数写在墙报上,成绩好的就觉得是荣誉的象征,成绩差的会觉得羞愧。这样做固然有激励效果,但是老师们可曾想到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什么?骄傲,虚荣,自卑,浮躁这四个词应该可以概括大多数学生们的心情和精神状态。而且我们的父母辈们经常问我们考了多少分,他们,也把分数看得很重要,因为那就是衡量我们在学校用功与否的标准。但是,学校是个大染缸,父母把我们送到学校之后,就不管我们了,认为我们在学校,应该由学校负责教育问题,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过学校也确实是个复杂的地方,同学多了,彼此家庭的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我们也就形形色色起来了。在读书的我们,都是可塑性很强而且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的人,和什么人接触,经常能改变我们的命运道路。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或有富裕的,或有条件不好的。攀比,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读书时的一道风景线。很可笑的事情是,攀比,自古以来就有,不过前人比的是学习成绩,而我们,更多的是比的家庭条件。炫耀,成绩好的炫耀自己的成绩,家庭条件好的,炫耀自己的物质生活。不能谴责那些炫耀者的不对,人都是爱慕虚荣的,我曾经也不例外。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很美妙。炫耀自己的成绩,我觉得还好,因为也有同学和你在同样努力着,你能保持着好的成绩,说明你也在努力学习。但是炫耀自己家庭条件的,在我眼中很可笑,把父母的劳动成果拿出来炫耀,有意思吗?有本事靠自己!另外,学校不是封闭的,学校外面的世界太花哨了,一墙之隔,就是两个世界。踏出校园之门,便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叫社会。学生时代的我们,经历了一些动荡的年代,娱乐的风行,流行歌曲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明星,“追星族”更多的是说我们这一代人。90年代,香港片的流行。娱乐了我们的生活,也娱乐了我们的人生。有部片子叫《古惑仔》的,我想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很少有没看过的。不能辨别是非的少部分人,受了影片的影响,觉得那样很威风,很有社会地位,纷纷效仿。一时间,社会治安出现了问题,经常有什么打架斗殴的事情是屡见不鲜。警察也无可奈何,毕竟都是16,7岁的孩子,未成年,也只能警告教育然后放了走人。是学校教育的不好?是学校管理不严?是家庭环境造就的?我想,这里面都有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人太多了!接下来说说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知识就是经济的年代,知识的爆炸,带动着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同样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年代。70年代的人们,已经挤身现在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并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他们很幸运,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交替的年代完成了学业,投身社会工作中去。并且他们的学历都不低,那个时候的他们读到大学的,很多都是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那个时候的专科生,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毕业了过后要找月薪3000的工作云云……不可以笑他的狂妄哦,他们说的是实话。他们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断层,他们完成学业的时候,正是知识经济爆发的初期,社会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哪怕你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但是只要有一纸文凭,用人单位都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留下,培养你。可是社会发展得太快了,等到我们把大学读完的时候,已经遍地是本科文凭了,职场我没有少去,招聘会我没有少去,如果想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本科文凭是起码。看着一堆又一堆的求职者,都是大学生,说起来都是大学文凭,我仔细一想,为什么就那么多人是大学文凭呢?工作为什么就那么难找呢?想了一下,结果出来了,问题,出在我们的上一辈和祖辈们身上。毛主席说“人多就是力量”,于是乎我们的祖辈们造就了我们的父母辈,和我们父母辈同辈分的人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谁没有兄弟姊妹?他们一结婚,就有了我们。试想一下,你的祖辈有5个子女,那么就代表着你有4个同辈的表亲或者堂亲,那同样的,和祖辈一代的人,同样也有5个或者更多的子女,那就代表着他们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家庭,更加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子女们,就是和我们同辈的80年代的我们!我们真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国家对以前的大学生,很多是免费的就读,还包分配工作,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就是自费了,为什么?根本原因是人多了,国家已经不能负担了。我们这一辈当中,也有很多是读完高中就没有读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我想都有,但是总体来说,和父母辈们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也是有关系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低保户?就是因为“文革”和“上山下乡”,就是因为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消亡,市场经济的崛起。前不久,人口普查出来的数据,中国现在有13.0756亿人口。多么壮观的数字,多么庞大的人口群体。我比较幸运,参加了工作,才发现工作中实践用到的很多东西,并不是来自所学的书本,更多的是社会,社会教给我很多东西。而且社会也在变革着,每天都有更新的事物出现。书本上学的东西,固然有用,但是学的,毕竟是前人的积累,如果自己不能适应社会,那么自己会被淘汰。80年代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竞争的年代,学历的高低,已经不完全是决定自己社会价值的标准了。高学历不如高能力,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70年代的幸运儿们,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我很讨厌那些30几岁就摆一副臭架子的老板们,在我的眼中,他们就是机遇好一点,生在了70年代罢了,他们同样有竞争,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80年代的我们!但是我们的压力太大了,因为毕竟同为80年代的我们人群太庞大了。在我所工作的单位,有这样一个同事,他是70年代的,比我们大了很多,他是个研究生,不过他和我们同样是做销售的。想起来真的是好笑,花了9年时间把大学和研究生读完,到了只有学历没什么能力,只有出来跑销售靠嘴皮子混口饭吃,实在是可悲。想想,以后的本科文凭找工作,都会很难找。本科文凭,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达到精通级的水平,而且又没有什么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高速度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有一张纸的大学毕业生。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总是摆得比较高的位置,觉得自己有多么多么了不起,其实那是不应该的。我都奉劝现在还有在读大学的80年代的我们们,自己仔细算算一笔帐。首先,读大学的开销,一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1万到1.5万是比较保守的数字了,4年下来怎么也得花掉4万到6万块。但是如果你能找到工作,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能帮家里节省下来4到6万块钱,何乐而不为?我不提倡不学无术,但是人都是要量体裁衣的,现在的大学生不比得以前的大学生来得那么有价值。这个是在招聘会上有体会的,用人单位宁可要学历和成绩相对低的中专或者高中生,都不愿意要学历高而且成绩好的本科生,觉得奇怪吗?用人单位的解释很直接,也很实际,如果我们聘用了你,把你培养出来了,庙小了留不住你,你要跳槽,我们怎么办?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的,人也是往高处走的。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你永远无法呆在一个无法实现你理想和抱负的地方。在我觉得,读大学并不是一个错误,但是同样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很多人一起抢一个饭碗的时候,很可悲,现在就已经有很多大学毕业的,一天在家里呆着,吃父母,用父母的。不是他们不努力,不去找工作,而是用人单位敢用吗?可能说得有点偏激,但是事实情况就是这样。现在的大学生,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不值钱。去年的时候有看到一篇新闻报道东北某个省市大学生报考研究生排长队,在我看来,真是无聊到了极点,一心只想拿文凭,一心只想搞学历,纵然是知识爆炸的年代,这样盲目的报考,只能造就4年或者5年之后又一次高文凭找不到工作的景象。也会象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研究生一样,从最基本的做起,和我们一样,跑销售工作。当然,我只是讲的一个层面,还有更多的问题,是我没看到的,没发现到的。最后,讲一下我们的家庭情况。其实这个,我前面都附带的有提到,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的家庭情况很复杂,我直言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的童年并不幸福,所以我看待那些幸福家庭的孩子们,很有一种羡慕的眼光。我其实是一个没有人管的孩子,我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为了我们的家庭的存在,努力的工作着。但是我自己心里很明白,如果母亲花更多的时间在我身上,那么我们一家可能吃饭都成了很大的问题。离婚率高现在基本上出现在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辈身上,还有70年代的人群中,真正完整的家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矛盾。我不想过多的说他们,他们毕竟已经代表着过去,我也不敢保证我自己的家庭会怎样,但是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允许我的家庭分裂或者破败。80年代的我们同样担负着很重的生活重担,不管你是男是女,因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必须报答的,那么,赡养父母的担子,会比我们现在的父母辈们重多了。为什么呢?我们的父母辈们他们都有兄弟姊妹,说到赡养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几个儿女同样孝敬老人们,而少数那些不肯赡养父母的,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社会的鄙夷。而到了我们这一辈人,没办法了,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就是以后结了婚,对方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一共加上来就是4位需要孝敬的父母辈,且不说父母辈对我们的期望能有多少,说难听点,父母当中若有一个人生病了,能坐视不管吗?还有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点滴,父母更需要照顾,没有兄弟姊妹的我们,能不倾力而为之吗?我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象我这样想,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良知的人,就应该这样想。父母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却得不到我们起码的照顾,他们会心寒的。家庭的重担,会压得我们喘气都觉得很费力。
4、我的观点:社会的改变造就了80年代的我们的特殊性,父母辈和祖辈命运的变革,直接影响到我们这辈,中国的特殊性也影响我们这辈。现在的我们,不管是在读书还是参加工作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是要社会的实践经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更好的掌握社会的动态,要以一个智者的心态来看待问题。浮躁,是我们这一代人目前的共性,我自己也不例外,我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收敛。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人际关系=生产力。这个是前面没有提到的,因为觉得比较重要,所以放在这里说。不管你是在读书,还是在工作,你的领导人,对你是怎样的评价,大部分不是取决与你的业绩,而是取决于你的人际关系。就象找工作一样,里面有人,工作就相对好找。说实话我觉得很丑恶,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又不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呢?求人不如求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自身的努力虽然是好,但是得到别人的帮助而能提升自己到更好的境界,何乐而不为?

我才疏学浅,就写到此了,观点可能片面。
[ 此贴被♀水爱水♂在2006-04-06 09:38重新编辑 ]
感念明天的天明!
Posted: 2006-04-06 09:11 | [楼 主]
楼兰故衣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1795
威望: 1695 点
金钱: 1840 静电币
支持度: 11160 点
在线时间:2170(小时)
注册时间:2006-01-01
最后登录:2016-08-29

 

看了后毫无感觉.
Posted: 2006-04-08 13:40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哇啦哇啦 Discuss & Talk aloud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