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vv
级别: 咿呀学语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2 点
金钱: 77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06-01-12
最后登录:2006-01-23

 太谷饼

第一章 童年


  第一节   小的时候

  今天和我的一个老同学说起太谷饼,让我想起了很多童年往事。
 
  我记得小的时候,因为我是从小在姥文字姥家长大的,8岁才回到俺娘身边,所以在当时,能吃上糕点那是一种奢望。除非是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姥爷(就是我外公)才会从合作社(供销社--当时商店的叫法)用政府供应的票券买回来给我吃,而且有时候若是有什么用场还不给吃,说是送人什么的。
 
  我记得那时侯,草纸糕是比较传统和大众化的流通糕点(其实我那个时候最喜欢吃动物饼干--我当时也就那么点出息,见笑了),是两角前四个或8个,好象还要粮票吧,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买好后就用草纸,一般是用两张纸叠放,打底,草黄色的,看起来和摸上去都觉得比较粗糙,还能看到草的粗纤维,且厚度不均匀,用现在的纸的规格来看,是120克的。但是看着还是蛮干净的。售货员把纸的四个角打对折包好,然后在上面盖上正方形的以红色为主色的并印有中国传统花纹图案的包装纸,暂且就叫“红盖头”吧,你别说,那个时候的包装虽然不是很讲究,应该是很“土”。但是“红盖头”却饱含着祖国千年的文化底蕴,用现代的话说,应该算是绝对的“中国特色”。如果谁要是现在有那时的“红盖头”(崭新的),我看也应该被列为“古董”收藏的范畴。----而现在应该统称为包装纸,然后用纸质的绳子很娴熟的打“田”字包,有时买的多,也可能打“井”字包吧--哈(跟军人打背包一样,不过就是那根绳子你得会玩儿,因是纸质的,表面不光滑,也就是摩擦力大,尤其在打结的时候,如果稍微用点力,就会断,力小了又捆不紧,看来按照当时的条件,打包也应该算是技术活儿。我估计我学会用绳子捆东西就是那个时候受到启发的,哈哈)。草纸糕主要是用白面和鸡蛋为原料,加少许油和糖烘烤而成的(有时也添加别的面粉,比如玉米面。我想一是成本降低,二来颜色看起来象放了很多鸡蛋,但是吃起来根本没有鸡蛋味儿,当时这个情况按照现在的说法,不知道属不属于造假售假...),所以吃的多了会上火,但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分析,鸡蛋配料的比例一定是很少的,反而发酵粉到是比较多,根据就在于你掰开看看里面是不是很小的气眼就知道了,一般的小店货色,气眼大小不一,而且很不均匀,吃起来就象你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走路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深一嘴浅一嘴的),有时还能蹦出个石子儿什么的(这种情况下,我也舍不得吐掉,就充分发挥舌头的功效,象盲人摸象一般把石子儿给剔出去,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一般情况是石子儿经常已经被磕成数瓣,所以一个一个搜索起来,就很困难,搜索到了再剔出来反复如此,就象解救遇难的矿工一般)。还有就是因为鸡蛋放的少,入口比较涩,以及可能那个时候的糖的质量也不怎么好,有时候味道都发苦。但是即使这样,终究是奢侈品啊。我姥爷遇上高兴的时候,就把锁在小柜子里的我们想偷都无法得手的“好吃的”给我一块,我那时高兴的跟啥似的。可是我有个毛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就是越是好的东西吧,就越舍不得享用,自己先攒起来,这样的后果一般是两种情况:一个是被我的舅舅或哥哥发现了,强行霸占(我那时侯俺没有身体优势啊…)或者被家猫偷吃(我小的时候曾经发动过N次人猫大战);再一个是没有被发现,但是等到我想吃的时候,它要么霉变,要么变的其硬无比,象个铁蛋,就是鸡蛋放少的缘故。这种情况只好用水泡着吃,也许喜欢吃泡饭就是那时渐渐养成的吧。也许就是因为喜欢吃泡饭,所以也是来南方的一个牵强的理由吧(待续)。文字
Posted: 2006-01-27 12:3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哇啦哇啦 Discuss & Talk aloud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