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6 » Pages: ( 6/6 total )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论粤片五星



——吴楚帆、白燕、红线女、张活游、周志诚

在《中国电影》第三期上看到一篇文章,那文章的题目是:《给青年读者们的信--略谈影片<春>和<秋>》。在那篇文章中,对于那两部香港拍摄的影片,由编导到演员到服装布景,一一都有论述,有适当的估价,也有中肯的批评。关于觉新和克定怎样结束了一生,也透露了消息。因为这篇文章是那两部小说的原作者自己写的,比旁人的转述更其精当些。而《中国电影》这杂志在海外又还很少流通,所以介绍一些片段出来,想必读者也有兴趣。


谈到《春》和《秋》的演员时,原作者说:“我首先得提起吴楚帆先生,论他的外型,他绝不能扮演觉新。倘使觉新有那样魁梧的身材,就不会事事让人,处处退缩,别人看见他即使不退避三舍,至少也不敢任意欺侮。可是觉新时时在人前低头,事事贴谅别人,委屈自己,忍辱苟安,任人摆布,把痛苦咽在肚里,用叹息安慰寂寞,看见自己的幸福一个个让别人毁掉,仍然怀着一片好心空等将来。这一切吴楚帆先生演得入情入理,十分自然。甚至在他帮忙别人把他所爱的人送进虎口,自己躲在房里为这个损失落泪的时候,观众也忘记了他那个巨人般的身形。他的痛苦和挣扎得到了观众的同情,观众真替他担心,时时都想伸手拉他一把,让他勇敢地站起来。他最后终于站起来了。这个镜头使得观众多么高兴地吐一口气,吐了这口憋了很久的闷气。”


谈到白燕所饰演的蕙表姐时,原作者说:“蕙的形象也常常留在我的脑子里,特别是她疯狂地挥动着双手哭着、嚷着,不肯穿嫁衣、不肯上花轿的那个镜头。”他又说:“我赞美白燕女土的演技,她让人看到一个可爱的多情的少女,却掩饰了编导先生在她的性格处理上的缺点。”


红线女所饰演的翠环,原作者给予相当高的评价,他说:“我至今还记得她悲痛地在桥头唱歌和怀着绝望心情想在湖水中找寻归宿的两个镜头。我很感谢红线女女士的无言的表演,她让我看到一个纯洁的少女的内心,她对不幸者的同情,她跟恶势力的挣扎和她对幸福的渴望。她和另外两个婢女偎在一起为自己的命运叹息的时候,我们家里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保姆简直没法制止畅流的眼泪。我们常说‘心心相连’,她的演技的确把观众的心跟演员的心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她不发长篇大论,她跟观众‘以心相见’,所以一声叹息,一瞥眼光,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一句短短的话,都能打动观众的心。她的演技使人忘记了剧本中那个不自然地发展的悲剧。”


对于张活游所饰演的觉民和周志诚所饰演的五老爷克定,原作者说:“觉民是以正面人物的姿态出现的,观众欢迎他,但是他的笔挺的西装我看起来总有不舒服的感觉,倘使他少讲几句话多做几件事,除了‘劈兰’以外他还有更多的鼓舞妹妹们的办法,怎么会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又说:“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五老爷克定。我看见他,就起一种厌恶的感觉。他不是我的小说里的那个纨袴子弟。克定固然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是他并非天生怪物,也不是流氓瘪三。有人认为做坏事的人一定生成怪相。我那个男孩看电影,银幕上每出来个人,他马上就要问这是好人或是坏人,他一见克定,连问也不问了,指着克定说:‘坏人’,因为面孔摆在那里。然而生活并不常常是这样简单的。”


提到觉新和克定的最后命运时,原作者说:在真实的生活里觉新并没有找到像翠环这样关心他的人,他也并未得到新生,他终于让“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把他送上死路,在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破产”路上的时候,他从容地服毒自杀,留下妻子和五个年轻儿女,柜子里只剩了十几块钱,事情发生在一九三一年。至于五老爷克定,则最后过着乞丐的生活,一九四○年病死在监狱里。


原作者认为《春》和《秋》的影片的改编,与他的原著是有距离的,但他说“撇开个人的情感,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来讲,他的总印象是:“它们有缺点,但也有好处。它们还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为两部影片里有编导和演员们自己的东西,而且他们多多少少发挥了各人的创造性。值得提出的,是这样的影片并不是那种非常正确,叫人找不到一点毛病的富于教育意义的论文,它们是激动人心的戏。即使你不满意它们的某些情节甚至整个的故事,然而你只要看下去,你总不能完全无动于衷。”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6-02-23 19:43 | 75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傅青主不武而侠



梁羽生将傅青主放在他的小说《七剑下天山》里,把他写成一个武术很了得的人。我最近读书,看到一些有关傅青主的材料,不过却是“文”的。可是虽然不武,却相当“侠”,就把它写在下面。


  傅青主原名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才改字青主。他的祖籍是山西忻州,长在太原。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明亡后隐居起来,自称居士或道人。他虽然戴上黄冠,却未忘国家之事。他在山中曾有《风闻叶润苍先生举义》一诗云:“铁脊铜肝杖不糜,山东留得好男儿。橐装倡散天祯俸,敲角高鸣日月悲。咳唾千夫来虎豹,风云万里泣熊罴。山中不诵无衣赋,遥伏黄冠拜义旗!”头戴黄冠而仍拜伏义旗,可见他的入山不过是一种掩护罢了。


  傅青主虽然入了山,但仍然无法避免清朝统治者的注目。在顺治十一年,他曾被捕在太原下狱,而且受了刑。可是他抗词不屈,绝食了九天,并写诗文以自况,有“秋夜一灯凉”之句。他把受苦难的监狱当成认真的修道之场,经受着坚贞的考验,与文天祥同样感人。


  到了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词科,傅青主被荐,但他严加拒绝。第二年,清朝统治者檄临邑长到他家里去,名为促驾,实则等于绑票。他说有病在身,不能去。可是被当地的官老爷命人把他连床抬起便走,他的两个孙子也只好跟了去,一路侍候。这位老先生到了离京师三十里的地方,拼死也不愿入狱。有一批公卿去迎候他,可是他睡在床上,既不迎,也不送,索性不给他们面子。那班公卿报告皇上,终于只好放他归山。放他时,还“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他不领情,却非替他戴顶帽子不可。跟着,有一位冯相国便特地找到他,对他说:“请您老人家勉强替我进去谢一谢吧。”但傅老先生硬是不肯。那位冯相国也只好说他病重,叫人抬了他走。到了午门,他已经满眶悲愤的眼泪。那位冯相国亲自把他挟持下来,叫他行谢礼,他索性扑在地上。他们没法,只可说:“算了算了,这也算是谢过了。”其志节有如此者。


  他做学问功夫,主张用批判的方法,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辨别汲取。他曾说:“一双空灵眼睛,不惟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看古人行事,有全是底,有全非底,有先是后非底,有先非后是底,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底,至十百是中之一非,十百非中之一是,,了然于前,我取其是而去其非。其中更有执拗之君子,恶其人,即其人之是亦硬指为非;喜承顺之君子,爱其人,即其人之非亦私泥为是,千变万状,不胜辨别,但使我之心,不受私弊,光明洞达,随时随事,触着便了。”他是主张独立思考,不泥于前人所见的。


傅青主诗文学问,写字绘画,样样都能。而他表现在书画中的崇高志节,更为后人所称道。前人曾有批评云:“青主之字,不如其画,画不如其学,学不如其人。”着眼点也首在做人,非常中肯。傅青主论书法时,也着眼于艺术家人格与艺术品的统一,他说:“余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自是贱态。”他说赵孟覜字如其人:“心术坏而手随之也。”论到写字时,他又说:“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也是这位老先生人格的体现也。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6-02-23 19:45 | 76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郁达夫主要的一面



——美人香草闲情赋,岂是离骚屈宋心


  我对旧诗有偏好,在近人之中,又特别喜欢郁达夫。他的诗卓越风流,情深意婉,为他人所不及;所以凡是遇到有关他的文章,都以先睹为快。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一本《郁达夫南游记》,立刻就买来读了。


  收在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是郁达夫在南洋时在报上发表的译著,共二十二篇。另有三篇附录:郁达夫给王映霞的信、郁达夫在马来西亚、赠呈达夫先生。


  郁达夫在南洋是一九三八年末,但书中所收文章,有几篇的写作时间是在这以前的,


  这本书收集了郁达夫零散的文章,可以替《郁达夫全集》作一点补遗工作,对于关心郁达夫文学事业及身世事迹的人,自然是很有好处的。有一点更值得特别指出来,那就是:普通人提起郁达夫,多把他当成一个所谓“颓废文人”,这自然是片面的看法。在这本《南游记》里,有许多篇文章,都足说明郁达夫是一个极端爱国的、有血性的人。他对抗战的关心与胜利的信念,他对奴颜婢膝的人的厌恨,他对朋友和青年的热情,都赤裸而充沛的表现了出来。透过这些文章,对于郁达夫的为人与性格,可以增加了解。


  郁达夫在一九四○年三月写道:“我们的抗战最后胜利,是固定的事实,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所争的就是时日迟早问题。”但“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望了。”同年五月他又写道:“现在的欧战,虽则一时似乎对英法有点不大顺利;但我相信最后胜利,必在主张正义人道的一方面。纳粹疯犬决不能征服全欧,同倭寇的决不能征服我中国一样。”他写左拉,可没有忘记中国的抗战和欧洲人民对纳粹的抗争;他纪念左拉,特别标出这位作家的“对未来光明的努力追求,和正义人道的拼死的主张”。在《文人》这一篇里,提到张资平和周作人的附逆时,他说:“文化界而出这种人,实在是中国人千古洗不掉的羞耻事,以《春秋》的笔法来下评语,他们该比被收买的土匪和政客,都应罪加一等。”又说:“即以我个人的际遇而言,老母在故乡殉国,胞兄在孤岛殉职。他们虽都不是文人,他们也都未曾在副刊上作过慷慨激昂的文章,或任意攻击过什么人,但我却很想以真正的文人来看他们,称他们是我的表率,是我的精神上的指导者。”他特别为文介绍“印人张斯仁”,是因为他在抗战军兴之后,在南洋各地刻印数千,全数助赈。他在那篇文章里说:“从事篆刻的人和用印的人,都要有人格作背景,然后其印能传,这印也方有意义;这和中国的书法是一样的。譬如岳武穆写的字或用过的章,传到现在,当然是我们的国宝了。倘使是秦桧的书法和所刻所用的印章,即使现在还有,我想也是没有一个人肯出重价来购而珍藏的。”足见郁达夫的看人看事与做人做事,主要着眼于节操出处的一方面。他是一个爱人爱国都不惜拼死以赴的人。必须看到他这主要的一面,对他才能有恰当的评价,也才能对他终于在南洋殉国,得到恰当的了解。


  几年以前,有一位郑子瑜先生编过一本《达夫诗词集》,在这本《郁达夫南游记》里,又发现了一些“郑编”所未收入的诗,我想读者之中,有人是与我有同好的。
我想喜欢郁达夫作品的人,都会买这本书,但有一点却不得不提出来,即书中文字标点错误之多,也是很少见的,甚至是整行排错到另外一页去的,这就未免过于粗滥了,所以我得了这本书,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憾!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6-02-24 19:50 | 77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后记(百剑堂主)




  《三剑楼随笔》自一九五六年十月开始刊登,一共登了三个多月。我们三人,一共写了近百个题目,约为十四万字。


  我们这三个多月来所写的东西,印成书时,编排次序照旧,但在文末依次注上三位著作人的名字,以资分别。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是有意一仍其旧,另一方面也是顾到读者的趣味,因为我们觉得:在我们而言,每一个人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而兴味也有所偏,若任一人絮絮不休,未免自己乏味,人家也乏味。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在读者而言,集中地看我们一个人的,反不如分散开来看,食而兼味,倒胃口的可能性或会少些。其中只百剑堂主在结集时删去了几篇。


  《随笔》陆续发表后,我们除了接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外,还接到一些文稿,或者是就我们所写的东西提出补充的,或者是提出不同意见的,我们接到后,真是又兴奋,又感谢。为了把大家的意见都拿出来商讨,我们都介绍与报纸的编者,有些已发表出来。其中如高唐先生的《乌头马角终相救》,知今先生的《吴汉槎案始末》,何鲁荫先生的《棋坛掌故二三事》,我们都收在这本书里,一以补我们的不足,一亦志文字的因缘。因为与《随笔》中的文字也有相关,也一并借录入内。这些“剑”外之文,为了使《随笔》内容更充实一些,都让我们借光了。


  写文章是乐事,但有时也是“苦”事,我们有时为写一篇千多字的随笔,也常常要翻几本书,查不少材料。老实说,下笔千言,其实也并不难,最多一个半钟头担保了事,“倚马”的滋味如何,我们未尝试过,“倚桌”的速度还是有一点把握的。问题只在于“下笔”之前,要费相当时间去组织材料,核对材料。我们总求能给读者一点东西,所以自问是认真的。至于工或不工,那就不敢说了。这次所以敝帚自珍,一方面是因为有人要印;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看到南洋有些报纸,都在转载这些随笔;内地呢,也有人写文章来,补我们之不足。这些情形也鼓励了我们,使我们减少了脸红,增大了胆量,所以有人要印,也就印了。


  在这里,我们想顺带谈一谈“报纸文章”的问题。报纸者,千千万万人日常必读之刊物也。它一定要能普遍,因此,它又一定要通俗。通俗又分两面,一要内容多种多样,为广大读者所感兴趣,一要文字能为雅俗共赏。是故摊开稿纸,往往所怕的倒不是不能振笔疾书,相反的,却是慎防自说自话,不顾他人死活。“三剑”不才,身当其会,有时也按剑相顾,喟然叹曰:是甘还是苦,得失寸心知。这似乎是笑话,但也并不完全是笑话也。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6-02-24 19:51 | 78 楼
«345 6 » Pages: ( 6/6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