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故人似玉由来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故人似玉由来重

故人似玉由来重

            ——《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及古物南迁

          朱传荣

  那志良先生比我的父亲朱家溍年长,进入故宫的年代也更早,他们虽然是故宫博物院的同事,却曾经近半个世纪不能互通音讯。1948年分别,直到1994年,父亲参加文博界代表团访问台湾,才又见到了他的“心如大哥”。2002年,王淑芳大姐来北京,看望父亲,带来了那先生去世的消息和《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这本书。

  父亲曾向故宫博物院和紫禁城出版社提议,出版简体字本《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一书,这个提议得到了郑欣淼院长的赞同和紫禁城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并责成我具体负责此书。

  抗战时,父亲还没有正式参加故宫工作,只是到1944年冬季,才因临时展览被借调。但因为祖父和伯父都曾在故宫工作的关系,所以故宫的各位同事,总让父亲有种如同父兄的亲近感。南迁的过程虽然未曾亲历,却是父亲特别关注和赞叹的。他为自己的同同事骄傲,也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同事。出版《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是他托付给我的一件事,但这件事做成的时候,他已经看不见了。

  为方便今天的读者理解那先生和他所从事的事,编辑此书时,我查阅了故宫博物院的档案,并从本社出版的《故宫旧藏人物照片》、《帝京旧影》,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胜概》、《清宫中珐琅彩瓷特展》等书中选编了一些文物和历史的照片,照片的说明有些是原书的,有些是我写的。那先生的著作,凡是可以借到,也都拍了书影。

  在编辑了《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之后,一直沉浸在对往事的怀想中,急着想告诉给别人,我知道的那志良,我知道的古物南迁。

  说是怀想,不是追忆,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  


  1994年,那志良与老友单
士元阔别45年后,重逢于台
北故宫博物院。
  书的作者,叫那志良,有些老北京住家的人就问我,那先生是不是旗人。我不知道。听着像,没问过那先生的家人,在故宫职员的登记名册上,写的是“京兆宛平人”。那先生1908年生人,1998年去世,活了九十岁。一辈子工作在故宫,工龄比故宫博物院的年头还略为长一点,因为入故宫时,那先生参加的是“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时间是1925年1月。10个月以后,故宫博物院才正式成立。

  书名叫《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念起来很上口,所以没有多想,后来,有人问什么叫“典守”,一时回答不出来,查词典,没有。查“典”字的本义,其中的一种是“主其事也”,应该就是这个词的用意吧。

  国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贵重物品,不是哪一个人,哪一家族的财富,没有价格,无从补偿,不可有差错。所以不是看守,不是监守。而是,平时视如身体发肤,紧急关头又要高于身家性命。

  这是那志良先生为“典守”作出的注解,用他质朴无华的文字,用他七十年的工作经历。

  万恶的日本鬼子来了,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故宫理事会决定,并报国民政府,`同意开始文物南迁。1933年2月5日夜里,“天黑了,警察局来了电话,说外面已经戒严了。于是车辆开始移运,一辆接一辆,陆续而行。我们这些押运人员,坐着警车,赶到车站去,准备装车。车行在路上,显得非常寂静,除了车辆之声外,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唱歌,有非常凄凉的感觉。……车行路线,是由北平西站出发,沿平汉线南行,到郑州后,改循陇海线东行到徐州,再沿津浦线南行到浦口。”

  从这一天夜里,近两万箱,近百万件文物,开始了数万公里的南迁历程。历时十五年。


古物南迁包装箱

四川广元明月峡古栈道
  战争中的国家,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生与死常常是一个刹那间的事情。

  “那一批运到长沙的文物80箱,才危险呢!在我们走后不久,长沙的火车站被炸了,那天,旁边的旅馆中,正有人办喜事,不但新娘新郎都遇了难,所有贺客,也一同被炸死了。那里负责人庄尚严先生可慌了,长沙被炸,岳麓山边的湖南大学也不保,我们最重要的文物藏在那里,岂不危险?他们赶快请示办法,回电叫他们赶快迁运,以贵阳为目的地。他们想尽了办法找运输工具,才找到几部车子,大半是南京逃出来的公共汽车,往西南去觅地储存了”。

  文物运输的过程,困难重重,路况差,车辆失修,还有时是天气恶劣,本不是上路的时间。在冬季翻越秦岭,既是突出的一例。

  “车开出时,已经是落雪了,雪越来越大,他们在途中一个小村庄,停下来吃午餐时,听到说前面的山,已经塌方了,普通的车辆,还可以勉强通过,运古物的车子,怎敢冒险前进?停了一天,不敢前进,雪越发的大了,有几尺的深度,车道被雪盖住,也看不出路径来了。”

  派出送食品的车,冒着同样的危险,“车开出不久,就看到山上山下,一片白色,路被雪盖满了,找不出车迹,车子摇摇晃晃,盲目地走,不是碰到一块大石,就是陷入一个深坑,深恐滑入山涧里去,不但司机的两只眼,瞪得圆圆地,注视前方,吴、杨两位先生也时刻提醒司机,哪里有深坑,哪里有块大石头、,总算是托天之福,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司机所穿厚厚的衣服,一半已被汗水湿透了。路修好后,这批车才开抵汉中”。

  翻过车,遇到过轰炸,甚至整个峨眉县城在大火中烧毁,而近百万件文物,仍然是毫发无损,冥冥中,似乎有天神在佑护一般,那先生自己也发问,都说古物有灵,炸不到,摔不碎,是真的吗?

  我生也晚,在一个浮夸的年代,从认不全字的时候就会在作文里使用“惊天地,泣鬼神”这样的词汇,但只有在接触到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时,才真正从内心涌出了这六个字。我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因为她所经历过的苦难,因为苦难中无数像那先生这样的前辈。

  就在如同天神般佑护文物的同时,那先生却不能对自己的家人尽一点为人子,为人夫的责任。

  “我是公务人员,家中生活,全靠我每月的薪水,现在薪水汇不回去,起初,还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我的家庭,是克勤克俭的,存款还可以维持,日子久了,存款用完,就发生问题,我写信给院长,请他准我回北平。”

  “他的回信来了,无论如何,我不能走,说他已写信回北平,叫张处长把他家里的东西,尽量出售,卖得钱,悉数给我家中使用,叫我安心做事……”

  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感觉只有惊讶。为了让下属安心做事,院长会有这样的安排?是书生气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真诚。无论是待人,待物,俗话说:“将心比心”,院长已经这样安排自己的家事,还能中止典守的工作吗。除了尽心竭力之外,恐怕任何人也做不出其他选择。

  “那先生的父亲终于没有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在困苦中去世了。人死不能复生,失去父亲的痛苦是巨大的,无法挽回的,但我想:马院长的这份诚挚,同那先生这份尽责尽忠,正是八年抗战能够胜利,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地方吧。

  “经过五丁关时,车子要在山上盘旋而进,我坐的是末一个车子,看到前面的车子在山上盘旋,好象是满山的汽车,非常壮观。走到明月峡时,一旁是高山,一旁是悬崖,古松连绵,甚是好看,押运古物,虽是苦事,也有他的乐趣”。

  “我们走到剑阁的时候,万树丛中,远远望到栈道旧迹,顿时想起唐明皇避难到四川的事来,又想到前人曹伯启的《南乡子》词来了。我最喜爱他这首词,原文是 :

  蜀道古来难,数日驱驰兴已阑,石栈天梯三百尺,危栏,应被旁人画里看。
  两握不曾甘,俯瞰飞流过石滩,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古馆清灯夜更寒。”

  据那先生说,后来他终于请长于书法的欧阳道达先生写了已幅“南乡子”,挂在家里,作为对押运文物的纪念。

  在四川期间,那先生始终没有中断求知和研究,说到成都时记载着:“这里的学风很盛,在书道街上,满是书铺子,我在一个旧书店,买到一部清瞿中溶著的《奕载堂古玉图录》。这是一本我早想要的书,总也找不到,在南京时,听说龙蹯里的国学图书馆有一本抄本,可是没有图,我马上去借抄,抄了不多,抗战军兴,图书馆把它装了箱,不再借阅了,我只抄了半本,颇觉可惜。这次买到这本,他的序文中说,他也是在国学图书馆抄的,知道有许多人想要此书,他就出资把它印出来了。这是一件很大的喜事,这书终于买到了。”

  又说,当时有一种竹的笔筒,乍看很有意思,仔细看看,发现并不是适合雕刻的竹材,因为竹子雕刻最大的忌讳在于纹理的混乱。等等。最初,我只觉得那先生有闲情逸致,再读,三读的时候,才感觉到,爱亲人,爱山川,爱文化,才是坚苦卓绝生活中最强大最持久的力量,先贤有“爱的力量永远比恨大”的名句,或者就是这个意思?家国天下,大小虽然不同,道理是相通的。

  典守国宝的经历如同一所特别的学校,造就了一代特别的人。这种特别在于,即使只是在讲述中,在阅读中接近这些典守者的过去,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变得容易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今夜,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念着从未谋面的那志良先生,马衡先生,想念我的父亲,这些永远充满着爱心的前辈,这些永远值得我尊敬和以为骄傲的故宫同事们。

  把他们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和记住,是我应尽的职责。因为我也是故宫人。
Posted: 2004-04-03 20:4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