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转贴]冯小刚的玻璃屋顶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嗭唟哛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50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1(小时)
注册时间:2005-06-04
最后登录:2006-10-09

 [转贴]冯小刚的玻璃屋顶

苌苌=文 2006年10月9日

我国对《哈姆雷特》的窜改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初的早期话剧文明戏就开始了。名字起得五花八门,比如《乱世奸雄》、《报大仇韩利德杀叔》、《篡位夺嫂》,最近的这个叫《夜宴》。

冯小刚说他要拍正剧,观众又在电影院笑了。好多人笑话台词,我说他们应该去学习学习莎士比亚的剧本,导演说得好:“有些人说台词很西化,我就觉得这个观点特别可笑。什么叫西化?哪位看过英文的原著?你们看到的都是被中国国学功底很深厚的大翻译家翻译的中文。”看《哈姆雷特》的某个中译本,里面说:“朕念吾手足先王哈姆雷特崩逝不久……”这位译者就没人笑话,可见还是人们对冯导太苛刻了。还有葛优的表演,凭什么人家一出场就笑,把先前经验带进电影院的观众才有问题。

都说冯小刚向张艺谋导演致敬,就好像电影中的厉帝,继承了皇兄的国家,还有他的女人。其实把冯小刚和张艺谋、陈凯歌相提并论,这事不太公平,毕竟后两位都曾证明过自己有人文精神。从《黄土地》、《霸王别姬》到《活着》,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都做了贡献。之前,冯小刚的电影人民群众喜欢,但冲出国门难,因为格局不够大。这次,冯小刚想拍个大电影,可格局还是不够大。这是他与张陈的全部不同——先天缺乏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气质。

张艺谋和陈凯歌有知青背景,这代人有历史使命感和以他们的视角对人性的体察,这也是我们能从知青文学中感受的主题。他们早期的电影对社会总是有反思和启迪,张艺谋在《活着》被禁之后,人就变得有些虚无;而陈凯歌虽然被证明有些眼高手低,但他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骨子里的贵族气。即便在《无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存在——光明大将军的出场十分威仪,到后来失去身边所有,亦保持着尊严。他身上有股气质,就是看透了生死和功名利禄,对“失去”的无谓。冯小刚的市井背景,使他的电影与前两位在气质上有很大差距,多少投资也弥补不了。

冯小刚是人民群众的导演,社会焦虑紧张,大众都指着年底在他的贺岁片中找乐子。他的优势是对社会百态的洞察力,所以能创造许多令人会心的幽默和脍炙人口的短语,别的导演学都学不来。平民性是冯小刚的长处,到了《夜宴》中,成了他的软肋。在《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可以看到冯小刚为生存挣扎了很多年,即使日后成了成功人士,他想象不出不曾为生存挣扎过很多年的人的思想境界。

成功人士经常产生虚幻的感觉,以为自己干什么都成,于是冯小刚就动了他的软肋。冯小刚说过他教葛优怎么演皇帝,“说话不用太大声,你看领导们说话都不大声,他们周围的人还竖着耳朵听。”领导是什么?不出三代还是农民。他就是这样想象他的天子,拍出来的帝王捉襟见肘(不是排场方面),甚至有些委琐。《夜宴》中,所有形而下的情感,来自冯小刚的先天不足。理解不了形而上之道,哈姆雷特身上所具有的使命感、沧桑感和虚无感,他也就体味不到,而这正是莎翁剧本里最本质的东西。

古希腊悲剧中,有好几个复仇的故事,《俄瑞斯忒斯》、《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而《哈姆雷特》在戏剧史上更为长盛不衰,家喻户晓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个复仇的故事。俄瑞斯忒斯的复仇行动短暂,迅捷,哈姆雷特则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彷徨,那些大段的内心独白和思考给予这个角色的多义性,是几百年来,舞台上发掘不尽的主题。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也是把自己比作“负重的大地”的哈姆雷特身上的气质之一,这是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根源。哈姆雷特的厌世来自他的阅世,看透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弊端。当生命中有了复仇的主题,他开始思考生存与毁灭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肉体形式存在与否,而是怎样活才是高贵。比之“如何死”,“如何生”更让他为难。他拉上与他不相干的各色人等来寻找他活着的意义:“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冷眼、傲慢者的冷眼、官吏的横暴和费劲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并不是他本人的遭遇,而是下层百姓的生活,可见一个王子与生俱来的胸怀。

普罗大众的情感在哈姆雷特身上很稀薄,这是成长环境使然,选择太多,也就不知道什么叫渴望。他身上带着那种浪荡子的气质,对生命、爱情、权位都很漠然。除了切身的深仇大恨,无论奥菲莉娅还是他的母亲都不可能超过他的“自我”。奥菲莉娅可以为他所利用,她的死不会让他悲愤涕零。而一旦得知母亲与叔父同流合污,便咒骂她是“最恶毒的妇人”。

跨越时空的悲剧必有它传世的缘由,冯小刚对此无知无觉。《夜宴》是个不难看的电影,但也是个不会让人记住的电影。让王子的重要性让位于母后,也许是从商业战术的考虑,借章子怡国际巨星的光。章子怡戏重了,就加强了周迅的戏分(不确定是否有这个逻辑)。在以《哈姆雷特》为蓝本的戏中,女性如此强势,马克·穆勒见了章子怡膝盖软也难免。冯小刚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他一定要给每个人的行为赋予意义。比如青女的死,先帮助王子演戏,然后喝毒酒,留下悲悲切切遗言,却不如奥菲莉娅来得撼人。兰波一定不会给青女写诗。 “在繁星沉睡,宁静发黑的水面上,一身雪白的奥菲莉娅像巨大百合花。”奥菲莉娅采花时掉到水渠里,在无人知晓中淹死了,冯小刚一定觉得这种死法挺浪费的。

冯小刚缺乏悲剧细胞,因为他不知道悲剧都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他给每个人都按上人性化的一面,原来很强烈的矛盾,被他搞得暧昧不清,原剧中的悲剧力量就这样消散掉了。王子的惆怅和逃避,剧中人的悲伤,总停留在银幕的里面,缺少一股可以强烈牵动观众情绪的气质。莎翁的高贵还在于不屑解释。在《哈姆雷特》中,观众始终有个疑问,母后是否对弑君一事之情,她的冷漠让哈姆雷特的心彻底悲凉。《夜宴》中的母后,不仅解释她这样是为求得生存,廉价地汲取观众的同情,还和王子有不伦的感情,而弑兄的皇帝居然为了爱喝下毒酒,拜托,咱不是要拍厄普代克的实验小说。如果说《哈姆雷特》中的杀父娶母有当头一棒的痛楚,在《夜宴》中就像一阵随风而起的鸡皮疙瘩。市井的欲望在这部电影中横飞,一个王朝的故事最终变成了江湖小曲。

莎士比亚是个农民的儿子。写剧本前,做过马夫、杂役等低等工作,广泛接触了各阶层的生活。他的作品不管是写宫廷,还是写市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塑造的各种人物以及字里行间的人文气质,所以作品才会流传至今。莎翁笔下,最常出现的一个角色叫福斯塔夫。长得不好看,爱胡说八道,一出场就令人乐不可支。他最大的本事是能言善辩,在所有重大的政治、经济,道德问题上抖机灵,恣意嘲笑一切正经人的传统理念,包括启蒙人文主义的各种理想。这个角色很受欢迎,可他永远当不了主角。
Posted: 2006-10-17 12:1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影音讨论 All about Movie & Music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