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莫扎特二百五十年-----张五常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莫扎特二百五十年-----张五常

  莫扎特二百五十年



  一九九一是莫扎特谢世二百周年,举世纪念,演奏会频频,电台不断地播出他的音乐。今年是莫扎特诞生二百五十周年,举世的纪念又来了。一生一死,五十年一次,一个世纪有四次之多,而莫扎特是二百多年前的人,历史上没有一个伟人有这样的能耐。政治家不能,科学家不能,艺术家也不能,其它音乐家没有一个可以相比,而莫扎特只活到三十五岁。以举世纪念作为量度伟大的准则,莫氏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朋友,你有没有这样想过呢?当然,以这准则量度伟大可以商榷,但我应该是第一个发现莫扎特是历史上被举世纪念次数最多的人,给我一点分数吧。

  苏子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杨慎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孙髯翁说:「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朋友,这些文学大师提出的千古不易的哲理,都被莫扎特一个人推翻了。

  英国一位逻辑大师曾经说,莫扎特是上帝之子。上帝无疑帮助了莫扎特。首先是音乐这回事,与其它造诣有别。乐曲写下来,顶级的永远存世,撕之不破,锤之不烂。音乐不像文学名著,有兴趣的可能要到图书馆去找;不像艺术画作,欣赏真迹要到博物馆去。你坐在车上,打开收音机,音乐悠然播出来。是的,在音响科技发达的今天,音乐家鸿运当头,而莫扎特的声誉与日俱增,音响的发达,盗版频频,听得方便等,有大助焉。一百年前纪念莫扎特不及今天来得隆重,而今天一个世纪四次的举世纪念,多半会永远地继续下去。这样看,莫扎特的纪念纪录永不可破,于是独自地伟大到无尽期。能不可羡乎?

  也不是靠音响发达那么简单。写乐曲的人无数,举世频频纪念的只有莫扎特一个。其它因素也因为他是上帝之子。

  首先是天才有多个层面,数到第一百层会轮到区区在下。莫扎特的天才的特别之处,是没有层面,因为不容易相信,但事实俱在,你不信也无奈何。张滔曾经给我一本关于莫扎特的书,其中有当时见过莫扎特的人写下的评论或给朋友的信件,读来有点像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什么一阳指,什么九阴真经,过瘾,但不可信。我们知道金庸是虚构,但二百多年前的人怎可以虚构一个莫扎特呢?

  莫氏过耳不忘众所周知,但几天前读某报,说莫小孩的父亲打他,逼他练钢琴。不对。年长四岁的姊姊说得清楚,她的弟弟从来不练琴。弟弟跑到钢琴去是为了作曲,试弹自己的新作就算是练琴了。然而,记载说,莫扎特是欧洲当时的一位顶级钢琴演奏家。很小年纪时,莫扎特嚷着要参与提琴四重奏。没有尝试过,而在场的都是提琴高人,作为提琴名教师的父亲经不起小莫的哭哭闹闹,让他尝试,是第一次,老父听着、听着,流下泪来。

  一位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非常难得的荣誉),在欧洲听到十二岁的莫扎特的表演,写信到学院说:「昨天晚上我听到一个小孩即席作曲、演奏,要求什么他就在钢琴上演奏什么,不亲眼见到不会相信。」跟着他建议该学院考虑让小莫作院士。

  莫扎特的作曲天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相近的也没有。十一岁作歌剧本应天下奇闻,只是如此这般的例子数之不尽。莫小孩长大后,欧洲当时备受推崇的作曲大师海顿对莫扎特的父亲说:「在上帝面前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我要对你说,你的儿子是我认识的与听过名字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品味好,而更重要是他对作曲的法门懂得通透。」

  莫扎特的故事说之不尽。第九钢琴协奏曲(K二七一)的故事值得一提。一位显然很了不起的女钢琴家,从老远跑到莫扎特的故乡,要求他为她写一首钢琴协奏曲。这就是K二七一,第三乐章困难度极高。在此之前莫氏的钢琴乐曲都不太难,是为学生或富人而写,难度高不会被接受。这次要求来自一位顶级琴手,他就没有顾忌了。重要的是,一些专家评论说,莫扎特从神童跃升为大师,始于K二七一。那是一七七七年,二十岁。我曾经在《还敛集》公开地要求郎朗演奏此曲,不果。

  故事多,但好些不对。莫扎特之死不是被谋杀的。他生时大部分时间不穷。一位美国经济学者考查过,莫氏收入可观时每年大约今天的二十五万美元。只是喜欢宴会,挥金如土。说他的老婆不事振作,败家,也不对。现有的证据是莫氏有个好太太,懂得理财,但不容易约束他的乱花。莫氏遗留下来的书信不少。写得好,感情丰富,但有时很粗俗,而有时写信借钱,求得很可怜。曾经与一位热爱莫扎特的、粗口可与我打个平手的学问天才畅谈莫扎特,我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凡是懂粗口的有识之士,必有文采!」这定律或可引用到黎智英那边去(一笑)。

  在所有古典音乐作曲家中,我对莫扎特有偏爱。认为没有相近的,而二十年来我选听莫氏之作多于其它的加起来好几倍。不是因为我真的懂得古典音乐,而是因为我不懂。莫扎特的音乐不像巴赫或贝多芬,听者要懂得分析一下,要知道某作品是在说什么。莫氏的音乐不用懂,只要喜欢听,其它可以完全不管。记得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说过如下的话:「很多人要明白我的画作。其实他们不需要明白,只是爱就足够了。」这是艺术的真谛吧。

  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历史上唯一的任何乐曲形式都应付裕如的人,没有一样不达到顶级。三十五岁谢世,在音乐天才大都短寿的时代不算特别。令人痛惜是他死前一年内的作品登峰造极,使后人遐思如果能活下去,今天的音乐会是怎样的。在他最后的七件作品中,《魔笛》(MagicFlute,K620)、《竖笛协奏曲》(ClarinetConcerto,K622)与《安魂曲》(Requiem,K626),好得离奇。《安魂曲》中的Lacrimosa,据说是他最后自写的一节(死后由一位学生续成全曲)。这节是我听过的最忧怨的音乐。

  莫扎特懂多种语言(耳朵好,学得易),数学天分高(二百年后有研究说音乐天才与数学天才有关连),而他对其他艺术的品评了不起(艺术有一般性也)。喇叭是例外。他讨厌喇叭,任何形式不染指。

  莫扎特最令我拜服之处,是每到生活困苦时,他的意志让他站起来,写出最好的音乐。
這是淚花晶瑩的世界,然而是美麗的
Posted: 2006-02-14 19:4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