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转贴]04年度十大软件之最--英雄与小丑并存, 值得一看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alilette
级别: 嘉宾


精华: 30
发帖: 2139
威望: 1382 点
金钱: 0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3012(小时)
注册时间:2002-05-01
最后登录:2019-03-12

 [转贴]04年度十大软件之最--英雄与小丑并存, 值得一看

最能够"知恩图报"的软件——Firefox


Firefox是什么?也许两年前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认为我是不是"脸上发烧";也许一年前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一脸茫然;但是现在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觉得我是不是刚从火星回来。是的,Firefox今年特别火,火得有些吓人。尤其是在它的1.0正式版诞生后,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Firefox究竟是什么来头?说得通俗一点,它的故事跟中国武侠小说里面写的差不多。大概就是:从前有个侠客,武功天下第一,无人能出其右。侠客自然有侠客的风范,一向独来独往,不受拘束;侠客也有侠客的问题,容易树敌,容易树大招风。这时候另外有一个小混混,仗着自己家底厚实,抢了侠客的地盘,用让人不耻的手段让侠客逐渐被人遗忘。侠客自然不甘堕落,把自己的所有武功都传授给了收养而来的义子。在自己年迈快要落气的时候,侠客壮志未酬的对义子说
,你一定要勤奋练功,替为父报一箭之仇啊!于是义子苦练数载,开始了江湖的闯荡,也开始了复仇之路......
这个侠客就是威震一时的Netscape,这个当年的小混混就是现在称王称霸的Internet Explorer,侠客的义子则正是如日中天的Firefox。
被IE 打得落花流水的Netscape开放了自己的源代码,扶植起了Mozilla基金会,于是Mozilla浏览器诞生了。2002年9月23日, Mozilla基金会发布除Mozilla浏览器外的第一个版本浏览器,当然这个浏览器名叫"Phoenix",开发代号为"Pescadero"。 Mozilla取其名为Phoenix(凤凰)可谓用心良苦,大概是希望它能早日飞上枝头吧。这其实就是Firefox的前身。

时隔不到两年,Firefox走完了它的1.0版的所有测试版本,也完成了它收复失地的第一步。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步无疑是空前成功的。Firefox 1.0PR版本放出的19天内,超过300万人下载它。四十五天后,下载量突破一亿三千万,这个数字,在微软占绝对优势的领域,恐怕目前还只有 Firefox能够达到。到2004年9月底,它已经有了5.2%的市场占有率。而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则在今年首次出现了下滑趋势——跌破90%大关。

Firefox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它的仇人Internet Explorer,要不是Internet Explorer老是动不动就来"高危漏洞",Firefox或许没什么机会走进千家万户。自从2004年6月23日,IE Download.ject病毒爆发后,安全专家门当起了Firefox的免费推广员,他们不断的告诫用户:要让你的浏览万无一失,请换浏览器,IE没有解决之道,Firefox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在Mozilla的首页(http://www.mozilla.com)上看到"I suggest dumping Microsoft's Internet Explorer"(我建议大家抛弃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成了Firefox的广告词,我们甚至可以在《纽约时报》上看到Firefox的整版广告,而广告费是它的用户们帮忙凑的。

前不久,Mozilla基金会的开发人员公布了"Firefox 2.0计划",尽管没有公布Firefox 2.0推出的确切日期,不过据我预计应该是在2005年的秋天。至于IE,我们可以在其开发者的Blog上了解到一些新版本的蛛丝马迹,到底它会不会在 Longhorn问世前发布一个新版本,目前还不清楚,也许这正是期待的理由吧。

所幸的是,初Firefox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它把自己2005年的目标定为拿下10%的市场占有率。这是明智的,也是识实务的,毕竟微软不是Netscape,会轻易的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

最具有"冤大头"气质的软件——天网防火墙

2004年注定是广州众大天网技术有限公司极其郁闷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天网防火墙着着实实的当了一回窦娥。

随着Intel公司超线程技术的普及,拥有这项技术的CPU产品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过这些电脑用户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产品的时候,懊恼的发现"一上网就死机"的现象。一次两次他们还不以为然。次数多了之后,用户们开始探索"奔腾4电脑死机之谜"。顺藤摸瓜也好,一一排查也好,反正他们最后的结论是"天网和Intel的超线程技术之间不兼容,而罪魁祸首就是天网防火墙!"

于是各大BBS上开始不断有人谩骂,响应者众多,而天网的口碑也开始直线下降。很多用户开始转而使用国外的软件,包括Kaspersky Anti-Hacker、BlackIce,甚至干脆什么网络防火墙都不装。天网技术公司也没有及时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这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用户的怨恨。

天网防火墙2.61版本发布后,这种情况稍有改善,2.71版一切正常。流失的用户开始重新投入天网的怀抱。上个月月底,天网公司又发布了2.72 build1229版。

而事实的真相呢?其实根本就不全是天网的责任。Intel超线程技术诞生以后,一直存在和很多软件不兼容的情况,包括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当时,有部分报告就曾经指出:Windows XP SP1在开启超线程的计算机中运行可能会CPU占用率达到100%的情况,甚至有部分程序(包括微软公司的Word、Excel)出现不能运行的情况。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那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你的BIOS中——关闭Intel超线程支持即可。

为什么大家会把矛头指向天网防火墙,而不是超线程呢?这其实是所谓权威崇拜在作怪。出现死机或者CPU占用率100%的情况,问题要么出现在Intel,要么出现在天网。尽管Intel公司也是流年不利,但Intel怎么可能犯错,因为它是Intel啊!所以错在天网。"混蛋逻辑"让天网吃了哑巴亏。

"天网防火墙风波"也给各软件厂商上了一课,不管是新的硬件技术、硬件产品或者软件平台发布的时候,软件厂商只有及时跟进,并做好相应的开发工作,否则倒霉的只能是自己。当然作为用户来讲,也应该给予宽容,毕竟新技术的应用无论如何是需要一段磨合期的。


最具有"口才"的软件——腾讯QQ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说2004年是"腾讯年",可能只有一家公司不会服气——盛大。在这一年里,腾讯上赴港上市、注册用户量达到3亿5千万、QQ同时在线人数逼近1000万、网络游戏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万、QQ搜索一跃进入中国前四、QQ.com进入门户第一集团......2004年的腾讯身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Q王马化腾不但身家倍增,而且频频的出现在各个颁奖礼上,好不风光。

为什么笔者没有把诸如"最佳互联网企业"、"最会赚钱的软件"这些名号颁给腾讯,而是给了个"口才奖"呢?不为别的,即使腾讯的2004年有再多的成就,辉煌也掩盖不了尴尬。腾讯今年一连经历了几次影响广泛的风波,而这个每日"滴、滴、滴"喋喋不休的企鹅却能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将这些风波一一化解,功夫可谓了得。

去年初,不断有用户反映自己的QQ秀变成了"赤身裸体",天天这么光着身子跟别人聊天,实在有失礼仪。衣服究竟是被拔掉的?腾讯。为什么没事干要拔人家衣服?因为你的QQ秀过期了。浑噩噩的用户终于明白,原来这一身身漂亮的衣服都是租来的,人家没租金收,当然拔你衣服了。不过事情发展到后面却有些戏剧性,被拔了衣服的却成了免于灾难的幸运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腾讯公司把QQ秀自动续费的选项打上了钩。也许你的QQ秀已经过期,但腾讯已经帮你
续费了,免得你会出现"睡一觉起来,衣服都没了"的尴尬。腾讯公司将它称为"人性化服务"。

年中,腾讯推出了网络相册功能。网络相册倒是好东西,不过你想吃这道菜,得先看看菜谱上的价格!打开http://photo.qq.com/user_reg_tk.sht...渲杏姓饷匆惶酰?/a>

"五、 您同意将您上传之照片、文字授予腾讯全球性、免许可费、非独家、可完全转授权、及永久有效的使用权利,腾讯可以为了展示、散布及推广张贴前述内容之特定目的,将前述内容复制、修改、改写、改编后用于互联网增值业务或电信增值业务。"

够狠吧?也就是说你的东西腾讯可以拿来用,而且可以"永久"使用,如果觉得哪里不合适,腾讯也可以修改。对于这一"霸王"协议,很多用户可能不知道,知道的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吞。腾讯并没有对这一条款做任何解释,"衙门由我开,你爱来不来",腾讯公司深刻的理解了辩解的最高境界即是"不辩"。至于如果你使用了QQ网络相册,哪天在某个站点看到一副眼熟的广告图片,再去质问腾讯,它会告诉你"使用前请认真阅读用户协议"。自认倒霉的同时,你会明白所谓"天下无贼"真的是一种理想。

去年10月中旬,QQ又出现大面积无法登陆的情况。这次腾讯倒是在网民的一片痛骂之声中给了好几个公告,不过大都是"电信机房故障"、"系统维护"等等官方说辞。笔者并不是一定要看到腾讯公司告诉大家"我们服务器被黑客黑掉了"才肯罢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腾讯没有给我们(至少应该给QQ会员)一个合理的解释。去年12月份,QQ又出现大面积掉线事件,这次腾讯的解释是"电源故障"。我们暂且不论其解释的合理性,用户连续无法登录、无法发送消息,一句"电源故障"就打发了,腾讯是不是有点过于不负责任了?真不知道下次掉线事件发生时,腾讯又会给出什么理由。估计是机房网线被老鼠咬断了或者管理员重启服务器的时候选成了"关闭计算机"。

最具有"悲剧色彩"的软件——Winamp

任何人在谈到Winamp寿终正寝的时候,都会唏嘘感叹,爱恨交加。爱,是对天才程序员Justin Frankel——Winamp的缔造者的爱;恨,是对AOL这家"毁"人不倦的公司的恨。不管你是惋惜也好,无奈也好,或者因为早已经转用Foobar 而冷眼旁观也好,你都不能否认Winamp代表一个数字音频时代的事实。曾几何时,Winmap几乎就是mp3的代名词。11月份Winamp所在的 Nullsoft部门的最后一位原Winamp开发人员离开的时候,笔者曾经为IT168撰写一篇"祭文"《别了,Winamp!》,文中对 "Winamp之死"的原因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其实简单说起来,Winamp之所以到如今这个"收拾行李走人"田地,除了AOL公司难辞其咎外,还牵涉到一个"对天才的使用问题"。

一手撰写出伟大软件的Justin Frankel无疑是一名天才,但天才一般都有个特性——恃才放旷、桀骜不驯。一直以来,Justin Frankel和他的伙伴们都习惯了自由无束的生活,有事的时候大家一些通宵熬夜,没事的时候聊聊代码、拉拉家常。"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一旦将Winamp嫁与他人,矛盾就必然会纷至沓来。Justin Frankel习惯了我行我素,其上司多次看到他上班时间跑去喝咖啡,心里自然不舒服。而Justin Frankel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直在与AOL公司的官僚主义作抗争。长此以往,纸是包不火的,等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Justin Frankel终于爆发,愤然离开了AOL,只留下一句"AOL公司80%的人是笨蛋"。

Justin Frankel跟三国时代的杨休大概是一类人,当年的杨休不可能象Justin Frankel一样,干得不爽就拍拍屁股走人,于是干脆丢了自己的性命。Justin Frankel不同,即使没了Winamp,他依然可以从头再来。天才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

笔者一直在关注离开Nullsoft的 Justin Frankel,也在关注离开了Justin Frankel的Nullsoft。有意思的是,两者的命运各自不同。没了Justin Frankel的NullSoft已经关门大吉,而不再是Winamp老大的Justin Frankel却有了自己的新目标。最近betanews的记者对这位天才近期的活动做了一个采访,采访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近况。

Justin Frankel目前已经是一家新公司的主人,这家公司名为Cockos(http://www.cockos.com)。这家新公司...魅炊际荍ustin Frankel的个人爱好。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是实时的音效处理软硬件。

betanews 的采访中并没有涉及Justin Frankel在Winamp的日子,笔者感到有些遗憾。一般来说,按照惯例,如果一个人离开了某个圈子之后,真相就会慢慢揭示。但Justin Frankel却没有再谈起那段岁月,或许他不想再提让他难过的Winamp吧。

Justin Frankel能不能再次让这个世界为之疯狂,谁都不知道,但Winamp却已经激不起任何人的兴趣了。数字音乐播放在离开Winamp的日子里,好像地球依然在旋转,至少我们还有Foobar,还有iTunes,还有Windows Media Player。

"有的人死了,它还活着。"至少笔者的硬盘里至今还留着它的经典版本——2.81。

最让人失望的软件——Norton AntiVirus


2004末,当Symantec春风得意的将Veritas收入囊中的时候,不知道它还记得今年Norton AntiVirus让自己丢尽颜面的事情不?

" 屋漏偏逢连夜雨",世界第一安全厂商Symantec终于狠狠的摔了一跤。去年年中,有安全公司称其2002年发布的版本号为8.0058的Norton AntiVirus在碰到一些ASCII字符的时候无能为力。当时还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的补丁,不过还好这一事件并没有引起哗然。此后不久,又有安全公司出来说话了(为什么我要用"又"呢?):继而又出现Norton Internet Security中所使用的ActiveX控件存在漏洞,利用此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诱骗受害用户访问恶意网页,或者在一封HTML电子邮件中嵌入脚本在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上安放一个作为后门的恶意程序。

事情还没有完!安全公司的调查报告不会放过任何人,即便是软件巨人微软,更何况一个区区的Symantec。10月份,Norton Anti-Virus 2003、2004及2005版本都被发现有特定文件名不检查的漏洞,当文件名称为MS-DOS的预留设备名称包括AUX、CON、PRN、COM1、 LPT1等,程序会自动忽略而过不作检查,因此如果文件名称是上述名字就算是病毒也可通过Norton Anti-Virus。这可是大问题,Symantec在确认以后,赶紧发表了一个应急通告,而且指明通过Norton Anti-Virus的LiveUpdate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到了2004年的年底,又有安全网站"寻生事端",指出"恶意用户可以利用Norton Anti-Virus自身的漏洞轻易地关闭其自动保护功能"。这一问题的发现让安全人员对Norton AntiVirus失去了信心,他们开始用类似"难以置信,Symantec的产品居然会如此戳劣!"的评价,口气跟当初批评Internet Explorer如出一辙。

这边厢漏洞频频,那边厢市场当然会有反应。很多Norton AntiVirus的忠实用户开始转投McAfee、卡巴斯基等安全公司的门下。

客观的说,作为世界第一安全厂商,Symantec的Norton AntiVirus并非我们想像中的那么脆弱,而且在国外很多安全站点的评测中,它一直表现不错。不过这依然不妨碍我们对Norton AntiVirus的批评,对待这样一家被用户寄予厚望的厂商来说,我们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无独有偶,去年年中,中国的江民公司发布的KV 2005也引起了很多用户的不满。由于江民公司对盗版的打击,指使很多正版用户的升级许可也被剥夺。这一事件闹到最后,还出现了江民公司的主页两次被黑的笑话。江民被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迷茫,大呼:连安全公司都不安全,到底Internet怎么了?

最高下载量的软件——Windows XP SP2

如果你要问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软件,也许回答是Windows操作系统,但如果你要问2004年最受欢迎的软件,这个就不好判断了。那就用数字来说话吧!

自从微软公司今年8月6日发布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以来,全球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该软件的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06亿次!其中全球用户通过自动更新、Windows更新和下载中心获得了大约9000万套 SP2软件;其余的1600万套则通过零售软件包、免费光盘及新PC OEM预装等多种方式获取。

1亿次是个什么概念?难以想像。但微软公司为了发布了这1亿次的下载发行,却耗费了3亿美金!很多朋友都在骂微软安全漏洞多,骂微软横行霸道搞垄断,骂微软的东西我行我素不兼容通行标准,骂微软只知道赚钱狗改不吃屎。但看看这次Windows XP SP2的发行呢?可能很多朋友会跟笔者一样,由衷的感到微软还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的。

在Windows XP SP2发布之初,由于其与很多软件尚不兼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比如安装DivX解码器报错、BT下载变慢、杀毒软件非法操作等等。一边是微软大力宣传,要求Windows XP用户尽快将系统升级到SP2以策万全,一边却是用户的无动于衷,甚至想方设法的找办法抵制"烦人"的安装提示。就连IBM这些大公司也因为考虑到部署比较困难,遇到问题不好解决而提醒暂时不要升级。

微软公司为了Windows XP SP2的开发,可谓用心良苦,甚至让Longhorn为其让路,将Longhorn开发人员临时抽调到Windows XP SP2的开发队伍中来。而Windows XP SP2也比较争气,随着相关软件的改进,SP2逐渐被大家接受,而它在安全方面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Windows XP SP2的发行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笔者印象深刻。去年秋季,微软公司开始线上订购Windows XP SP2光盘,按照微软公司的意愿,这些免费光盘都是针对正版Windows XP用户的(微软中国),所有订购用户必须输入正版的CD-KEY方可通过审核。而当时国内有很多盗版用户也填写了光盘索取申请表格,而中国台湾地区的微软公司更是不需要填写任何系统信息,只需提供收件地址即可。填写申请的盗版用户有些忐忑不安,结果在一个月之后慢慢揭晓。事后证明,很多用户都收到了微软寄自上海、北京,甚至美国的邮递快件。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Windows XP SP2取得了如此高的下载率,安全问题依然是微软公司最大的软肋之一。Windows XP SP2发布以后,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漏洞的减少,看来我们真该感叹一句——"新一年,旧一年,缝分缝补补又一年。"

最具有"时代潮流"的软件——Gmail


电子邮件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Internet服务的第一大应用,至今亦然。尽管根据国外某调查公司的预测,2005年即时通信软件将取而代之,但已经习惯了使用它的网民显然不会轻易说拜拜。但自从第一次网络热潮以及免费邮箱收费潮之后,电子邮件又是最默默无闻的Internet服务。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收邮件、发邮件,这就跟谈话、吃饭一样稀松平常,谁也没有对它做过多的考虑。

不过Gmail的诞生改变了这一些,它让已经习惯了平淡,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网民"骚动"起来。之前一般的电子邮箱服务商都显得极其吝啬,要么10MB、要么20MB,大方点的也就100MB顶天。这次Google一下子成了互联网上最慷慨的电子邮件提供商,出手就是1000MB。也难怪大家都把它当成了愚人节笑话。

当网民们掐掐自己的胳膊发现真的有点疼的时候,它们有些茫然。习惯了节衣缩食,天天吃着罗卜白菜的人,突然看到一顿免费的大餐,迷茫是必然的。不过当他们习惯了Gmail之后又会觉得好像就那么回事。

Gmail诞生的事情,很多评论认为:Gmail不仅仅是容量大而已,它将改变人们的网络生活习惯。也就是说,Gmail会让人们抛弃邮件客户端,转变到以web为中心。不过到现在看来,网民的生活习惯没有被改变,反倒是Google和其他网络公司被改变了。

先来说Google的改变。Google公司显然是放弃了他的初衷——以web为中心,因为最近开始,Google公司陆续对Gmail用户开放POP3功能。也就是说,Google无意与邮件客户端争用户。开放了POP3功能的Gmail,也就只剩下"1GB容量"的优势了,至少对那些习惯于用邮件客户端收邮件的用户是这样。而且与当初Gmail刚推出时,众人排队等邀请的稀奇劲儿不同,现在的Gmail邀请已经泛滥成灾,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笔者就有一些Gmail邀请,送也送不出去。

再来说说其他网络公司的改变。首先一点,Gmail引领了一股邮箱扩容风潮。于是乎你1G,我就 1.5G,甚至2G,最近更有网络公司推出了1TB的超大容量免费邮箱,好像这些厂商的服务器硬盘顿时变得闲了起来一样。1TB是个什么概念?1TB= 1024GB,也就是数个目标主流的硬盘总容量那么大!当然,笔者更觉得这是炒作自己的噱头,如此大的容量,八辈子都用不完。其次一点,所有的收费邮箱在这次扩容过程中通通歇菜,网民不花一分钱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服务,为什么还要掏钱来买并不那么出色的服务呢?

有人说Gmail是一股风,这股风从Google吹到Hotmail、Yahoo! Mail,从国外吹到国内,风吹过了世界又将恢复平静。但如果风走了一切恢复原状,习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愿意去吃青菜萝卜吗?至少笔者还想着免费邮箱能够增加更多功能呢,最好哪天能够把最大附件容量提高到1GB!

Gmail的诞生好似那印度洋上爆发的地震,地震本身倒没什么,但它引发的海啸却波及全球。所以这个"最具时代潮流"软件的称号,Gmail当之无愧!


最"惹火上身"的软件——BT

2004 年的下载软件领域应该是BT的天下,这一年BT这种下载方式开始从阴暗角落走向前台。"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BT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如果要用金庸笔下的人物和武功去形容它的话,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倒着练成了"九英真经"欧阳疯以及怪异的"双手互搏"。

BT的2004是火爆而疯狂的。说它火爆,是因为它超过了其它所有P2P下载方式,成为互联网上最流行的文件获取工具;说它疯狂,是因为它不断的惹来争议、不断的成为话题、甚至不断的与"对簿公堂"扯上关系。

2004年的BT究竟惹了谁?
 BT惹的第一个东西是用户的硬盘。去年中,有关"BT下载究竟伤不伤硬盘"的风波闹得满城风雨,分别持"不伤"、"伤"观点的两派互换口水,到头来还是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

这一风波的结果是,一拨用户从此谈BT色变,直到现在也不敢碰BT一下,所谓"拒绝毒品,拒绝BT";而另一拨用户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他们到处寻找着如何让 BT下载更科学的设置教程;还有一小撮富翁、富婆干脆不管,"你不是BT吗,让你BT个够,反正现在硬盘降价了......"而BT这种下载方式就在这样的纷争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吸引。其实所谓"伤硬盘",大致可以称为"走火入魔",BT疯狂的速度让硬盘超负荷运转,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自然可能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BT惹的第二个东西是网络管理员。

疯狂的速度意味着大量带宽的流失,这让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其它不"变态" (BT)的用户怨声载道。我们经常能在办公室听到这样的抱怨:又打不开网页了,谁在BT?!BT伤不伤硬盘,那是自己的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钱多,想 BT就BT;但这抢劫带宽的事可就是大家共同的事情了。于是乎大大小小的网络管理员开始封杀BT端口。当然网内用户也不是省油的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们很快发现了数种"突破网管玩下载"的方法。

这样一来,网内用户和网络管理员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先是大打"技术战",玩尽"猫捉老鼠"的好戏。搞到最后,干脆来个"对簿公堂,法庭上说话"——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用户反对ISP封禁BT端口,准备付诸法律"的新闻。厦门的一位长宽用户为此还真的起诉了一把,结果是"败诉",不过法院认定"长宽限速、封BT构成违约"。这一判决基本上比较中庸,各打了五十大板。不过事后封禁BT端口的做法被大型网络接入商抛弃,用户终于可以自由BT了。

BT惹的第三个东西则是唱片和电影公司。

美国电影协会(MPAA) 先是找上了"BT之父"——Bram Cohen的麻烦,它们在2004年的12月向Bram Cohen发了个警告,这个警告无关痛痒,原因是Bram Cohen利用BT与别人交换的一款电脑游戏。但明眼人都知道MPAA的目的何在。面对可能面临的起诉,Bram Cohen当然付不起这个责任,如果真正追究起来,要求赔偿,恐怕把Bram Cohen给卖了要陪不起。他只能无辜的表示"他们交换的文件并不是我的东西,我对这些也无能无力"。

接下来MPAA开始大面积清扫BT 种子发布站点,对这些站点,MPAA采取了"直接起诉"的办法。瞬间,全球一共有100多家BT下载站点的站长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在MPAA提起法律诉讼之后的一个星期时间,这些站点被陆续关闭,象suprnova.org、youceff.com等站点都未能幸免。

MPAA之所以态度如此强硬,主要是之前他们已经从别的方法入手,但没有任何效果。他们先是采取骚扰的方法,对BT种子发布站点、BT端口协议进行干扰,这种方法显然只能局部为战,根本无法赢得整个战役的胜利;接下来他们又有了一种绝妙的创意——上传一些包含不完整文件的BT种子,企图来个鱼目混珠,打消BT用户的下载积极性。这招倒是有点机灵,但在BT面前没有任何效果——BT本身就有文件的完整性校验功能。

BT就是这么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东西,一方面它在文件交换上具有非凡的能力,承担了全球50%以上的文件交换任务;另一方面它又在别的方面是非不断。这让笔者想起了芝加哥公牛队的篮板王——"大虫"罗德曼。BT也许会有一天被MPAA打倒,成为第二个Napster,但相信P2P交换软件不会从此消失,BT的"变种"肯定会马上补上这个缺口。



最"损人不利己"软件:Mydoom/Netsky和/Bagle


2004年是病毒活跃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迎来了Netsky,我们遭遇了冲击波,我们经历了震荡波。笔者这里要讨论的不是人们如何跟病毒做顽强的斗争,也不是病毒害得我们有多惨,笔者要讨论的是这些病毒之间的有趣关系。

去年2月底,网络病毒爆发了。纠其原因,原来是Netsky、MyDoom、Bagle病毒作者之间互相羞辱对方而导致的。参与这场口水战的三个病毒分为两个阵营,对垒的一方是MyDoom、Bagle,他们被认为是垃圾邮件的制造者,因为这种病毒的多个变种会在被感染的计算机中留下后门,使它们成为"垃圾邮件僵尸";对垒的另外一方则是Netsky。

Mydoom.F、Bagle.I、Bagle.J把矛盾对准了Netsky的作者,它们在病毒代码中写道:"don't ruine our bussiness, wanna start a war?"(不要破坏我们的业务,想重新开战吗?);而代号为"Netsky.F"的Netsky病毒在其代码中包含了这样的字样:"Bagle - you are a looser!"(Bagle——你是个失败者!),Netsky的作者之前也讥讽过MyDoom的作者是在抄袭他的创意:"MyDoom.F is a thief of our idea!"

这种非常有意思的对话是一种技术的炫耀,这是一种对用户、安全厂商,甚至整个网络界的藐视。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几大病毒作者互相攻击的结果导致了病毒的空前爆发。当这些作者快意于互相攻击谩骂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否预感到了自己将可能面临的麻烦,也许震荡波作者的命运就是他们的未来。




最有社会公德软件: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

深受盗版之害的微软公司在亚洲地区搞起了"靠廉价来打击盗版是否有效"的试验,当然,微软不这么讲,它说这是为了"帮助经济落后的的国家和地区普及计算机水平"。

除了用低价格来引诱一部分"忠实"的盗版用户进入正版Windows阵营外,微软还有两个目的:其一,转移各国对其垄断问题的关注。一直以来,各国政府出于对本国"民族"软件企业的保护,对微软都有两大主要要求:铲除微软的垄断行为、要求微软开放其软件产品的源代码。此次微软的Windows Starter Edition是打着"帮助贫困国家普及计算机水平"的旗号而来的,而该技术的合作对象也正是当地政府。既然是为贫困国家"做好事",那没有理由不欢迎,微软也可以借此机会搞好群众关系。如果一味地用"大棒"政策,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由于这些地区盗版情况严重,赚得少总比不赚好,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赢得了社会效益。

其二,打击Linux。根据微软对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的定价为35.80美元,这与普通版本的Windows XP价格差别挺大,与很多软件商开发的Linux软件相当。此外,该计划还包括与硬件厂商合作的低价促销PC+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Office(298美元)、PC+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Microsoft Work Suite 2004(643美元)等"大礼包",而且微软承诺帮助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免费升级Windows系统,以及以便宜的价格升级Office软件。

明白了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来者何意,再来看看这个东西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是否值得起那个价格。笔者从国外的一位朋友那里获得了些关于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的实际使用信息,他的感觉是"便宜没好货"。这份基于Windows XP SP2的操作系统,与其说是"Starter Edtion",倒不如说是"Lite Edtion"来得更贴切。

如果说其中不支持多用户,不支持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简化了Windows XP的设置选项,这对于起针对的"初学者"这个用户群,我们可以认为这不过分的话,那么最多同时运行3个程序,每个程序最多打开的窗口数也不能超过3个,而且最多支持800×600的桌面分辨率,这几乎在故意打压用户的购买热情了。当然,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比普通Windows XP多出的东西——微软还专门发布了一张包含对电脑新手进行基本操作指导的帮助光盘。

从Windows XP Starter Edtion的发布我们还可以得到某种讯号:微软公司会在以后的产品体系中都加入类似的版本?2005年我们会陆续看到微软公司的Longhorn beta1、Office 12 beta、Windows 2003 R2等产品,也许未来我们同样可以看到Longhorn Starter Edition、Office 12 Starter Edition,当然服务器版本的Windows应该不会考虑。

有人说, 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是微软为用户投下了诱饵,当初级用户上手Windows XP后,自然会有部分用户可能转而购买其普通版本,也有部分还在使用Windows 2000甚至Windows 98的用户升级到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

到目前为止,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已经从泰国到印度,从马来西亚到俄罗斯,几乎围绕着中国跑了一圈,可就是对这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熟视无睹。很多人就觉得微软是不是小看了中国市场,或者怕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在中国没有市场?

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问微软,倒更应该了解一下中国官方的态度。从已经推出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的几个国家来看,政府都会出资与微软公司合作。如果同样的情况在中国,这将是一个非常耗费资金的苦差事。而且中国官方还在等着7月份发布跟日本、韩国联合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呢。

总结

2004年的软件市场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软件本文没有提及,比如Foxmail 5.0、Maxthon、iTunes for Windows、Google Desktop Search等等。总的来说,2004年的软件市场带给我们的回忆还是美好的。
Posted: 2005-02-27 13:01 | [楼 主]
gearedby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5
发帖: 840
威望: 174 点
金钱: 0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101(小时)
注册时间:2005-02-15
最后登录:2009-02-17

 

感觉还是微软是老大
Posted: 2005-02-27 21:58 | 1 楼
瞌睡虫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8
威望: 4 点
金钱: 1 静电币
支持度: 0 点
在线时间:4(小时)
注册时间:2004-02-20
最后登录:2006-09-24

 

病毒那段实在有趣
Posted: 2005-02-28 00:56 | 2 楼
cancelpj
好帅好帅滴碟仙~
级别: 贵宾


精华: 3
发帖: 442
威望: 360 点
金钱: 5401 静电币
支持度: 4 点
在线时间:36(小时)
注册时间:2002-11-25
最后登录:2008-07-24

 

微软从头到尾都很无趣

玩一辈子游戏,做一辈子朋友~~
Posted: 2005-02-28 22:27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电脑全方位 Computer Guide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